分享

你是初中生?可你的数学思维模式说你是……

 话题铺子 2023-02-07 发布于甘肃

       小数数学人教版教材在六年级的时候已经为学生们介绍了“负数”的相关概念。这为初一理解好有理数进行了有效铺垫。但是,小学阶段的不少思维模式如果延续进入初中,无疑是要吃亏的。你会让人判定你的数学思维模式及习惯还停留在小学阶段。

数字范畴的扩大


        小学阶段的数字,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的有: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然而这并不是数字表达形式的全部,以0为界限来看,学生们只接触到了0和正数(大于0的数字)部分。换句话说,孩子们接触的所有数字前边都省略了一个符号——“+”。这对于新接触的负数来说,多少是有思维负担的。及时理解并反复练习非常重要。这种思维的调整能够加速等式中的理解和运算。

分数无效形式的舍弃


        在小学阶段,自然数和分数相加或相减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叫做带分数的分数。但这种分数表达手法在初中并不提倡使用。即进入初中,这种方式需要抛弃。带分数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运算所设置的内容。如果进入初中后,学生还在运算中多一次转化成带分数的运算,这说明孩子还没有能够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并主动不愿舍弃小学部分的无效表达形式。

多种途径分数化


        小学在学习分数时,常常会有自然数和分数进行运算的题目,这个过程中,能够快速将一个自然数理解为分母为1的分数,是学生能力卓越的一种表现。然而,在进入初中后,这将变成一种必须要掌握的理解和运算技巧。此外,能够快速把5看作35/7,把1看作7/7,8/8,10/10等也是一种必须要培养的运算思维,这将提升学生对问题的逆向拆解能力。

字母在运算中成为主流


        代数思想其实在学生们接触到四则混合运算的各种性质时就已经有所涉及了,比如说乘法分配率,教材使用字母来表示的,(a+b)*c=a*c+b+c。这种字母化的表达模式在初中的数学中将会成为一种常态,快速调整思维,不要总是每道题目都坐等一个具体数字,将是拉开学生彼此之间水平的其中一个维度。要知道,你将会有不少题目的最终答案是一个字母,或者字母数字的混合形式,而非一个纯正的数字。

赋值思想的出现


        特殊值的使用。假设a=1,假设a=2这样的做法将会越来越普遍,如果方程思维和应用题中对工作量看作1的做法还不能够灵活驾驭的话,这种假设思维会受到一定地制约。所以,提早熟练非常关键。

尽早习惯分数形式的运算


        小学阶段的运算习惯培养会让学生较为依赖一种自然数结果、小数结果的答案,分数结果要是出现也能接受。但是往往会有一种下意识的习惯是将分数继续运算化为小数。这在运算中实在是得不偿失,分数和分数的运算能够通过约分和通分进行高效转化,而这是小数所不具备的。

        中学的数学已经不再是小学模式应用题的天下了,但是应用题的思维方式转移到了不同的题型当中。尽早转变思维模式和习惯将让你能够有更充裕的时间享受你的中学时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