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足迹】《为何家会伤人》1-3

 话题铺子 2023-02-07 发布于甘肃

第一部分: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第24节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品句1: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

爱不代表永远在一起,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中国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太强了,导致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守在自己的身边。无疑,这个过程其实是在向世人告知,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这是我的物件儿。

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有一种错位的“爱”。父母彼此关闭了沟通对话的通道,转而都向孩子倒苦水。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孩子有多郁闷。父母还会煞有介事地解释说,就你这么一个我可以倾诉的对象了,我好命苦!

孩子是要长大的,长大的孩子是要和父母告别的。能够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只有自己的爱人,能够陪伴自己灵魂到深远之处的只有书籍、爱人和朋友。我写给自己的座右铭是:思想源于孤独。每个人都是孤孤单单来到这个世界的,离开的时候,作为爱人,总有一个是后走的,自然也是孤孤单单的。对他人的过度依赖,只能让真实的本我逐步丧失。人的身体是独立平等的,人的精神当然也应该是独立且平等的。所以,我们的孩子自然也一样。

品句2:而他,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

孩子终归是要离开父母的,父母的家充其量是助力孩子成长的一个驿站,这个家只是父母两人的最终港湾,却不是孩子的。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移情别恋”自己心爱的人儿。所以,和父母的分离是必然的的,那就趁早摆正心态,别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物件儿。

谁是我们的最爱呢?陪伴我们终老的人才是我们的最爱啊!

品句3: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

心理学上有恋父情结,有恋母情结,这是对孩子依恋父母的病状总结。但不是只有孩子会出问题,孩子出问题,源头很可能在还是出在了父母身上。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依恋,便有恋子和恋女现象的出现。父母先孩子一步病态了,指望着家庭的氛围及关系正常发展,实在是太过勉强。这一点,作者在稍后也有提及。

我们选择结婚,不是把对方视为生育机器才走到了一起,而是因为我们爱慕对方。既然我们爱慕的是我们生命中的另一半,就不应该让后来者顶替了原本最重要的人。否则,家庭关系会错位。再往后产生的影响便是让孩子的婚姻可能会不幸福。我们从新闻中听过不少案例:儿子结婚了,依旧跟母亲睡,妻子被忽视了。与此同时,婆婆对这种现状很满意。这样便会导致严重的婆媳问题。当然,婆媳关系不好绝非都是婆婆依旧要和儿子睡在一起,其他多种干涉有关自己儿子的事情都算影响婆媳关系,影响夫妻关系的因素。

以下4小节都是基于23、24节中的内容所展示的案例及分析,故略去品句环节。如果能看懂23和24节,案例要表达的信息一目了然。

第25节    不健康的模式(一):烦丈夫,爱儿子【略】

第26节    不健康的模式(二):“没”丈夫,爱儿子【略】

第27节    不健康的模式(三):太愚孝,轻妻子【略】

第28节    你的家庭,你做主【略】

第29节    势必要分离的,不是最爱

品句1: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第24节“品句”1~3都是都是在表述这个问题。我们父母的健康夫妻关系需要我们的离开才能得到保证,同理,我们自己的健康夫妻关系也需要我们的子女离开才能得到保证,继续推而广之,我们子女的健康夫妻关系需要我们的离开才能得以维系。如此看来,在这个社会中,最基本的家庭单元中的核心成员只有丈夫和妻子。这样,我们才能对离别有一种健康的看待方式。离别代表成长,离别代表幸福!

本书第一部分的品句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分享将进入本书第二部分《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