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足迹】《为何家会伤人》2-4

 话题铺子 2023-02-07 发布于甘肃

第二部分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本部分共有39小节,话题从夫妻双方转至夫妻与子女的三方。

第25节    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品句1:

“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在他们心中,孩子就是永远不懂事的小孩,永远不知道怎么做事的小孩,他们得时时刻刻为孩子的一切事情操心。”

日常生活中,听得较多的话便是“他还是个孩子”、“他还小”、“在我眼中,你永远是妈妈的孩子”。作为成年人,没有办法正视孩子成长的过程,始终觉得自己拥有绝对话语权,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一种伤害。

品句2:

“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中国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

这的确是中国家庭中的常用方法——“我每天这么打拼,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你吗?你却这么不争气!你说吧,你打算怎么办?”“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其实,我们真的是在给孩子演示错误的沟通方式。准确的说,这不是沟通,这是胁迫。只不过,我们打不愿意承认。当然了,有的家长是意识到了不愿意承认,有的远还没有这是个问题呢。

第26节    别老挑儿女的错

品句1:

“从意识上看,这些妈妈是担心儿女成长得不够健康,但其实,我想他们担心的是儿女的独立,是儿女与自己必然的分离。”

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真人版的《大家来找茬》。其实,这里边的道理很容易弄明白:大人都不喜欢被人挑剔的感觉,为何孩子要喜欢?我们留给孩子的成长空间到底还是有改进之处。挑剔孩子,是在不知不觉中向孩子宣布,他还不行,还是待在爸爸妈妈身边比较棒。

第27节    置换了焦虑的内容

品句1:

“在我看来,那些永远能发现儿女的“成长问题”并为之深深焦虑的妈妈,其实置换了焦虑的内容。……就是说,她们真正焦虑的,并不是儿女的成长,而是与儿女的分离。她们自己缺乏独立,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的感觉,这种黏在一起的感觉消除了孤独,也消除了我们生命中经常要遇到的无意义感,即空虚。”

这是一个大家不愿意承认的事情,大家会认为为孩子焦虑的理由是正当的,因为只有现在做好了,将来才能好。问题是,孩子的将来真的是我们能规划出来的吗?快算了吧,谁能预言谁的孩子将来朝哪个方向发展?不能!那为什么要让孩子的生活被排得满满当当?见不得孩子闲下来,因为孩子闲下来了,作为家长的价值就不太好体现了。孩子一旦进入自己的世界,是会忽略或者屏蔽家长的存在感的。

品句2:

“一般而言,进入十三四岁后,孩子就会进入一个漫长的叛逆期,父母让他们向东,他们偏偏向西。但他们不是非得要与父母过不去,而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自己为自己做主,从而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孩子在向我们做展示,发信号,做家长的真的接收到了并明白了信号的意义吗?

品句3:

“更重要的是,她要活出自己的生活,让她的能量贯注到自己的生活上。太多中国父母过于关注孩子,一个关键原因是,他们的生命已乏善可陈。”

中国式家长的可悲之处在于始终在被环境、人和任务牵着鼻子走。所以用疲于奔命来形容这个群体是无可非议的。家长在小学低年段都有很高的话语权和威望,但进入高年段和中学后,大部分家长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做的事情便是送入辅导班。可家长在这个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变无聊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已经错过了拓展自己视野和增加技能的好时段。因此便有了作者所谓的生命已乏善可陈。

品句4:

“不要渴望彻底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只要孩子守住了“好学习不做坏事”这一底线,就不要总想着去和孩子谈心。”……“反省一下你自己,你是不是特别害怕孩子离开你?”……“丰富你自己的生活。”……“改善你与丈夫的关系,把你的情感重心从你与儿女的关系转移到你与丈夫的关系上来,让丈夫来填补你的情感空洞。”

总结一下,用通俗的语言说就是:管差不多就行了,该干嘛干嘛去。你的家庭里边,你的重心是爱人,不是孩子。给孩子自由,交流多不代表你作为家长的责任尽到位了。我带过的学生中,有不少都是小学管得太多,中学直接彻底抵触家长的情况。

第28节    精神分裂如何发生

品句1:

“在特别讲孝道的地方,一个孩子最容易成为权力狂家庭的受害者。他被父母伤害,但所有家人都说,父母是爱你的,你不该有痛苦。到了社会上,大家也这么说。去看书,书上也这么说。最后,他只能分裂。”

我曾经听过这样的话:“你的爸妈怎么说你,他们都是对的。你听就是了。”“不管怎么样,你就得听我的!”

笑话,这算是什么逻辑?辈分不等于道理本身。长辈的虚荣心爆棚了。而虚荣心的背后就是作者所说的权力狂。

品句2:

“请“看见”痛苦者的痛苦感受,确认他们的痛苦感受是多么真实,不要粗暴地进行评判,更不要朝相反的方向说。你以为,你在让他看到正能量。殊不知,你在继续将他朝分裂的方向推。”……“最后强调一句话: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孩子的感受需要家长去感知、体会,而不是漠视它的存在。武断的言行,只是我们家长自以为的正确,孩子的眼中不是这么看的。

第29节    痛苦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略】

第30节    神经症在幼年时播种成熟期发作【略】

第31节    案例:大企业副总的了恐艾症【略】

第32节    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

品句1:

“现在,你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看着他们,你却在想,他们是何等无忧无虑,他们是何等快乐!……其实,他们的青春期,和你的青春期一样,充满着莫名的忧伤。”

还是那个问题,我们自己经历过的东西,竟然以为孩子已经不会再有了。我们依旧再用自己的坐标衡量孩子。我们遇到的,孩子也会遇到。有个典型的例子:小学生现在流行的那些打油诗或者改变歌曲在我们那个年代就已经有了。比较典型的有“小鸟说,呀呀呀,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学校就像是一个不停在进行知识和打油诗复制传播的场所,哪一样也没有变少。因为,孩子在做着一茬一茬的传授和交接。

第33节    抑郁源于丧失

品句1:

“忧愁,而且是莫名的忧愁,是青春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因为,青春期处于一个不断“丧失”的阶段。……抑郁情绪均来自“丧失”,我们心理世界的任何一部分重要内容的丧失,都会引发或轻或重的抑郁情绪。”

大人常说的一句话:“年纪轻轻的,哪来那么多烦心事!”少年的烦恼其实不少,所以远不像诗词中所说的“少年不知愁滋味”。而且,孩子很容易把太多的事情当真。一旦当真,压力和抑郁的数值会陡然而生。大人不觉得有什么的时候,孩子都会觉得是个事。哪怕大人随口一说的话,孩子可能都会很在意。这还只是家庭当中的情况,一旦孩子进入校园,我们所想象的只是学习这件事情只能是一种纯理想状态的假设与一厢情愿,分心的事情着实一大把。考验孩子的在于,他如何去平衡这些事情。

品句2:

“无论新的关系、新的生活多么美好,这种抑郁都不会消失。……消失不会发生,发生的是平衡和抵消。……也就是说,当改变发生时,迎来的新的心理内容产生了好的情绪,辞去的旧的心理内容产生了不好的抑郁情绪。如果好的情绪多于不好的抑郁情绪,那么这个人整体上就会处于快乐状态。……相反,如果不好的抑郁情绪远远多于好的情绪,那么这个人就可能会陷入较严重的抑郁状态。这是青春期抑郁症的核心因素。”

痛苦不会消失,烦恼也不会消失,烦恼带来的抑郁更不会消失,孩子在遇到烦恼的时候,世界的运转并没有停止,所以他依旧在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倘若喜忧参半,那么积极和消极的感受就可以进行相互抵消。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在孩子起始成长阶段所带给孩子的影响就会出现两个分支,要么平稳度过,要么被阴影反噬。

第34节    青春期必然叛逆

品句1: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前者意味着丧失,是辞旧;后者意味着获得,是迎新。在这对矛盾当中,如果后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尽管不断地有莫名的忧伤袭来,我们仍然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整体上是积极的、阳光的。相反,如果前者占据了主要地位,抑郁情绪就会成为我们的主导情绪。但问题是,我们的文化中,不鼓励孩子的独立性。”

分步骤、分年龄、分阶段和孩子学会和解、告别,让孩子从依赖中脱离出来,鼓励去探索未知世界,让孩子明白脱离并独立是一个自己成长和迈向成熟的标志。我们总觉得孩子独立意味着叫做不听话,其实不是孩子错了,是我们错了。

品句2:

“我们的文化,喜欢好孩子,”胡慎之说,“经典的好孩子,在家里听父母的话,依赖父母,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依赖老师。这样一来,这个孩子的独立空间就会受到挤压,他会觉得不是为自己而活,于是就缺乏动力。他可能会出色地完成老师和家长交给他的任务,但却表现得比较麻木,对很多事情都缺乏欲望和追求,这也是抑郁的一种体现。”

父母和老师以及周围人眼中的“好孩子”很可能最终会演变和成长为失败的人。因为我们洗脑了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用规则禁锢了孩子探索周遭世界的愿望与可能。有时候,我们扮演的不是一个充满爱的人,我们更像是坏人。因为我们毁掉了很多种成长的可能,而让孩子像是工厂里制造的螺丝钉一样,规格和尺码都是统一的。

第35节    “好孩子”易有两个恶果

品句1:

“那些过于好的“好孩子”,他们的父母控制欲望太强,一直让孩子按照他们的安排来学习和生活,而根本没有给孩子独立的空间,甚至严格抑制孩子的“叛逆”。这样的话,这些好孩子的青春期就没有一个正常的“叛逆期”。这会造成两个恶果:……叛逆期推迟……缺乏生命力……太好的“好孩子”,会有一种通病:缺乏激情。因为,他们努力学习也罢,努力工作也罢,都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为了满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

这段话就不解读了,和上边想要表达的内容近似。

品句2:

“青春期之前,一般说来,父母是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神”,孩子们普遍对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这种心理让他们依赖父母。……但进入青春期后,这种崇拜心理一般会消失大半,孩子们会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学家等。这种心理的转变,会让孩子们变得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大大下降,父母应做好这种思想准备,明白孩子这种心理转变背后的积极意义。”

大部分家长都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跌落神坛。我们要做的不是愤怒和发脾气,而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坦然接受这件事。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又何苦要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样子呢?坦然些,和孩子一起成长,其实挺好的。

品句3:

“不要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强烈叛逆行为,譬如离家出走、早恋等大动干戈,要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适当反思是不是对孩子控制得太厉害了。一般说来,强烈的叛逆行为是对父母强烈控制欲望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适当变弱,孩子们的叛逆程度也会自然而然地下降。”

检讨自己的过失,要比只是看到孩子的过失要好很多。因为有因必有果。


品句4: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不要再把“乖”“很听话”还当作优点来看。相反,做父母的应该感觉到焦虑和担忧,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独立的世界,减少他的依赖心理。”

“乖”是大人喜欢的,但那违背了具备探索精神的人类的本性。调整我们自己吧,别让好想法演变成了坏结果。

品句5:

“胡慎之强调,青春期的心理,即便对专业人士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他的一个德国老师曾说,当处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时,能有 20%的成功率就很不错了。……看上去,这是一个悲观的数字。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专家、家长和老师都难以做到用一套严格科学的控制手法让青春期的孩子健康成长,应该让他们独立成长,让他们自己去体味生命的酸甜苦辣,并最终成为他自己。”

人是没有办法被他人控制住手脚的,也没有人喜欢完全被他人左右。所以,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算不上是失控,相反,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只不过,这些表现让大人敏感、脆弱的神经一下子无法接受。

品句6:

“中国父母夸孩子时,基本都会用到这个词——听话。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强调感情的中国人,既缺乏心灵层面的链接能力,也不习惯身体的碰触,而只是追求干巴巴的语言链接。”

“这个孩子真听话。”其实,这句话让人很难受。

第36节    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略】

第37节    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略】

第38节    家长应该先学会聆听【略】

第39节    成熟的父母先了解孩子的感受

品句1:

“换句话说,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假如父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孩子就不会做过分的举动,而张琳的儿子自然也不会再拿“动了杀心”相威胁。”

其实,孩子出了问题,我们要做的还不是去处理孩子的感受,而是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很多时候,大人的情绪已经炸毛了,连解决问题的余地都没有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