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一不小心又掉进了“舒适区”

 话题铺子 2023-02-07 发布于甘肃

1

昨日去亲戚家拜年,期间和亮仔还有亲戚家的小女孩一起玩纸牌游戏。

一开始只有我和亮仔玩,我们玩的是“干瞪眼”。玩了几把后,小女孩也加入了进来。她和我们玩了一把“干瞪眼”后,发问我们是否会玩“抓王八”的纸牌游戏。我当然会玩,但是亮仔没玩过。因此,我习惯性地想让游戏主题继续围绕着我们的节奏来,毕竟这样亮仔可以玩得开心点。于是,我开口道:“我们还想继续玩干瞪眼。”

2

可话出口后,我意识到这样有问题。尽管小女孩可能和我一样,都是站在有利于自己的一面提出打牌规则的改变与坚持,但如果还在熟悉的游戏里玩耍,思维模式与眼界并不会有多层次的拓展与提升。于是,我立马又改了口:“那你来给我和亮仔讲讲游戏规则吧。”

小女孩流畅地介绍了游戏规则,我假装第一次听游戏规则,全程配合。末了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听着还挺有意思,看看谁会当王八被我们抓起来!”

亮仔一听可以让人变成“王八”,果然也来了兴趣。于是,在小女孩的介绍下,我们实战了一把。亮仔玩得哈哈大笑,看得出来,他很开心。打牌的过程中,他学会了不动声色的调整牌序,以及接到倒霉牌的宠辱不惊。那样子看起来,很老道!

3

如果起初我执意继续玩“干瞪眼”,那么“捉王八”的乐趣就没有了。不仅如此,更要命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的培养机会就被我给白白浪费了。

玩罢,我的内心禁不住感慨起来。就算再怎么喊要接纳新事物,我们都会有躲进“舒适区”的意识与倾向。

从这一点来看,对于个体,对专业、喜好或习惯的过度强调与自信,可能意味着在“走钢丝”、“跳独舞”。而这反过来可能会让我们的生活和成长少了那么几分意义非凡的乐趣与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