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德在人先 利居人后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 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译文】 追求名利时不要抢在他人之前,进修德业时不要落在他人之后;当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过自己的身份地位;当修养品德时,不要达不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标准。
17、退即是进 利人利己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译文】 为人处事,行走世间,谦退忍让才是高明的做法,因为退让往往是更好的进步的基础;待人接物,宽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因为便利别人实际上是方便自己的根基。
18、看淡荣辱 远离骄矜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 弥天罪过,当不过一个悔字。 【译文】 一个人即便有盖世的丰功伟绩,如果他居功自傲、自以为是,功劳很快就会消失殆尽;一个人即使犯下了滔天大罪,只要能虔心忏悔、改邪归正,也能赎回以前的罪过。 19、洞悉世态 低调通达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 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 辱行污名不宜全推, 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译文】 完美的名誉和高尚的节操,不要一个人独自拥有,和别人一起分享,才不会惹发他人的猜疑或者忌恨,远离灾祸、全身保我;有辱操行和败坏名誉的事,也不要推卸得一干二净,应该自己主动承担几分,才能避免锋芒太露,有利于蕴养德行。 20、目光放远 胸怀放宽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 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 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 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译文】 不论作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就是不要做得太绝,这样造物主不会嫉妒我,甚至于鬼怪也不能对我有所伤害。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一切功劳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为此而招致外患。
21、愉色婉言 家庭和睦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 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 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 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译文】 家庭里应该有一个真正的信仰,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一个真正的原则,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坦诚以待、心平气和,神色愉悦、言辞温婉。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父母兄弟之间就会丝毫没有隔阂,心意和情感沟通融洽,这比起坐禅调息、观心内省还要强上千万倍。 22、动静合宜 道之真体 好动者,云电风灯; 嗜寂者,死灰槁木。 须定云止水中, 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译文】 生性好动的人就像云中的闪电和风中的孤灯一样,飘忽不定;而一个嗜好寂静的人就像火种熄灭的灰烬和枯枝槁木一样,毫无生机。这两种情形都过于极端。一个人的状态,应该像在安定的云中有飞翔的鸢鸟,在静止的水中有跳跃的鱼儿,动静相宜,顺随天地,这才符合有道者的精神境界。 23、攻人毋严 教人毋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译文】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希望太高,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
24、净从秽生 明从暗出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 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于夏月。 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译文】 粪土里所生的虫是最脏的,可一旦化为蝉却只饮秋天洁净的露水;fu败的野草本不发光,可一旦孕育成萤火虫以后,却可在夏天的夜空中发出耀眼的光彩。由此而知,洁净的东西常常从污秽中产生,明亮的事物常常在黑暗中潜藏。
25、自我审视 再现真心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 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 情俗意识,尽属妄心; 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译文】 一个人表现得心高气傲、目中无人,无非是一种不能真实面对自己的骄矜、虚浮之气,只有消除这种矫揉造作之气,至真至诚、刚直无邪的浩然正气才会出现;一个人心中的七情六欲、种种心理活动,都是由于虚幻无常的妄心所致,只有消除这种虚妄、混乱的妄心,善良的本性就会显现出来。
26、事悟痴除 性定动正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 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 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 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译文】 酒足饭饱之后,即使再品尝山珍海味,也感觉不到食物的浓香美味;鱼水之欢之后,再回想淫邪之事,也无法激起男欢女爱的念头。所以人们如果经常能用事后的醒悟和后悔的心情,来破除面临另一件事情开始时的迷恋和痴妄,那么就可以身心清净,一切行为自然都合乎义理。
27、抱负远大 心智淡泊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 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译文】 身居权贵要位、享受高官厚禄的人,不能没有退隐山林的澹泊潇散之气;而幽居山林清泉、闲雅清净的人,也应该胸中怀有经世济国的高远志向和远大理想。 28、不争功劳 不矜成就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 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译文】 为人处世不必费尽心思去博取功名,其实只要能够避免错误,就已经是在慢慢建功立业;帮助别人不要奢求对方感恩戴德,其实只要没有在他人心中留下怨恨,就已经是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功德。 29、折其两端 取其平衡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 澹泊是高风,太枯是无以济人利物。 【译文】 勤劳多思是一种良好的美德,但如果过于认真、把自己弄得太苦,就无助于陶冶性情,而使生活失去乐趣;清净寡欲本来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如果弄得过分枯燥、毫无生机,就根本不能有益于他人和社会。 30、永葆初心 不受纷扰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 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译文】 对于在事业上遭受挫折、处境窘迫的人,应当体察他当初的本意和最初的意愿;对于事业功成名就、事事顺遂圆满的人,则要观察他此后的道路上能否坚持初心。 翻译仅供参考。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 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