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肠道容易长“息肉”?肠内若有息肉,身体会有哪些症状?

 杏林书房 2023-02-07 发布于黑龙江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体内一些细微变化也能在检查的时候显露无疑,所以肠息肉逐渐被人们发现。

说起肠道息肉,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说过,通过肠镜检查能够被及时发现,而息肉是粘膜异常生长后出现的一种组织。

息肉主要分为肿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在炎症得到控制后可以部分自行消失,而腺瘤性息肉是实体瘤,通常不会自行消失,并有一定的恶性倾向。

人们对这种情况并不是特别的了解,所以也感觉到非常担忧,害怕息肉会慢慢的演变成癌症或者其他的身体症状,从而给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和负担。

为何肠道容易长出息肉?

遗传因素: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一些息肉和染色体的异常,或者是家族基因的异常有关,有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可以由父母传给后代子女,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这主要是由于家族中的一些遗传基因或平时的生活习惯所造成,并且其发病的几率也非常的高。

饮食因素:很多结肠息肉的患者因为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或者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所导致,特别是一些患者经常喜欢吃一些高蛋白、高脂肪、辛辣刺激、腌制的食物会容易造成腺瘤性息肉等情况的发生。

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大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发病率就会显著降低。

肠道感染:一般炎性息肉可能与肠道慢性炎症相关,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腺瘤性息肉,肠道慢性炎症是导致炎症性息肉发生的重要原因。

有临床资料统计,在结肠息肉患者中,大约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患者都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

经常便秘:当出现排便不及时的情况,憋大便,甚至便秘的情况,会造成粪便在肠道内不断堆积,粪便的粪渣、异物、毒素会刺激肠道粘膜上皮,造成肠道粘膜发生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导致肠黏膜出现慢性炎症,易生长息肉。

什么是肠道息肉?

息肉是指突出于粘膜面的一种赘生物,不管息肉的大小、形态及其组织学类型如何,只要它是突出于粘膜面的一种赘生物,都统称为息肉。

肠息肉一般在体积较小的时候,没有症状表现,通过检查才能查出来,主要是心情不好,长期抑郁,遗传、增生性肠道息肉与与炎症有关,一般无病变可能,肠道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最常见危害也最大,占全部肠道息肉的60%以上,平均癌变率达10%。

肠内若有息肉,身体会有哪些症状?

①大便出血

肠息肉一般会导致患者的大便干燥,异物刺激黏膜,导致患者出血,附着在大便的表面,形成大便出血,引起疼痛、瘙痒等症状。

出血量不多,血的颜色可呈暗红色、鲜红色或者仅仅表现为隐血试验阳性,较大的肠道息肉也可以引起腹痛、腹胀和腹泻等症状。

②腹部疼痛

患有肠息肉的早期症状,会出现腹痛情况,这也是肠息肉为典型的症状表现,一般疼痛感会维持在腹部中间,痛感分为隐痛、绞痛、胀痛和间歇性疼痛,较大的息肉可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腹部隐痛,同时,还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肠梗阻、肠套叠等现象,加重腹痛的症状,可表现为持续性的腹痛。

③肠道梗阻

肠息肉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肠道梗阻,患者在下蹲时可能会出现肚脐周围疼痛,另外,还会出现排气、排便不通畅的情况。

肠息肉会发展为肠癌吗?

不少人查出肠息肉后,医生建议最好切除,可是,有一些患者却不当成事,觉得医生是吓唬病人,并且,觉得自己身体里面的肠息肉,不痛不痒又不出血没必要管。

息肉发展成为癌,需要经历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这一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经历的时间,通常为5-10年。

95%的肠癌是由肠息肉发展而来,所以推广肠镜普查,及时发现息肉,处理息肉,可以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率,大家在这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

注意:患有肠息肉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避免进食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