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智力扶贫”到“资源致富”

 熟年人生 2023-02-07 发布于上海

充分发挥党派和沪贵合作作用资源的思考与建议

一、贵州省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通过贵州省近4000万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全国兄弟省市的支援下,贵州已摆脱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二是战胜近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疫情防控中经济逆势而上、经济恢复好的省份之一保持十年全国领先的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3、近三年连续位居第1,实现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三是“十四五”开局势头良好。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昂头向上、全面拓展的美好前景。

从相关数据获知:

是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双千工程”和十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农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协同发力,旅游业井喷式增长。

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处于高潮,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贵阳成为全国十大高铁枢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国排名第4民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

三是数字经济增速加大,已连续五年全国第1、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两年全国第1一批国家部委、行业和标志性企业大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建成贵州·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贵阳成为国家互联网重要枢纽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呈全面铺开状态,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位居全国前列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国第1

五是改革开放成效明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数博会、酒博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重大国际开放活动成效明显

在迈向2023年的重要新时期,正是贯彻党的20大全面开局第一年,也是疫情三年后,经济发展面临全面恢复的发展新时期,贵州省将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民族山地文旅产业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占比明显提高,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产业经济链迈向中高端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整个经济建设还将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二、民主党派由智力扶贫向助推高质量发展迈进

为了使中国多地区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得到基本平衡,党中央早已部署由多民主党派对口支援。如中国民主促进会长期致力于助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民进中央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号召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率领全国各省级民进组织倾情帮助贵州,特别是在参与定点帮扶黔西南州安龙县和对口帮扶毕节市金沙县的教育卫生事业、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11月下旬。笔者有幸随民进上海市委参加贵州毕节市金沙县的“智力扶贫”,见证了民主党派多年来积极参与中西部地区的智力扶贫事业。

2009年“同心·彩虹行动”实施以来,民进上海市委会领导多次到金沙开展教育帮扶捐赠活动,为金沙县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据悉,累计到金沙开展送教送医活动25余次,为金沙举办西部教师培训班20余期,累计培训教师、医务工作者3200余人次;捐赠物资价值约470万元,捐赠资金110万元援建青山幼儿园等学校,捐赠助学金33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约193人次;在“书香彩虹”行动中捐赠图书21.3万册,价值428万元人民币;在金沙中学建开明图书馆“上海馆”,现已到1.3万多册。

2022年12月上旬,民进中央办公厅印发《民进中央关于助力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助力贵州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

按照《意见》,民进中央将把继续开展帮扶工作与助力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整合会内优质资源,汇集民进力量,努力形成一批参政议政成果,促成一批支持政策落实,推动一批项目落地。

具体将从“聚焦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建言献策”“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聚焦健康贵州”“聚焦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聚力乡村振兴”“聚力智力支持”“聚力区域合作推进项目和人才建设”等七个方面,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意见》落地落实,民进中央还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强化五级工作联动,并将形成长效机制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

这就表明:民进中央将在党的20大后,在巩固发展原有的智力扶贫基础上,“充分调动整合会内优质资源”,助推贵州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进行了战略性调整!

三、贵州将迎来生命健康、休闲文旅等的发展新高潮

疫情三年,尤其是这次2022年12月上旬以来的海啸般的疫情感染,让中国亿万民众切身感受到“每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人们对生命健康及休闲文旅等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将更为迫切,也为贵州省的多彩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振兴、休闲文旅等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高峰。

贵州“十四五”发展时期,将在做大做强十大工业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生态特色食品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巩固提升中药民族药,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推进生物资源产品和药物新品种研发和产业化。

在黔北重点发展民族医药和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做大做强十二个重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挥森林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林禽、林菌、林药、林蜂等林下经济和林特产业。深入推进药食同源试点,打造一批黔药区域品种和品牌。

尤其是文旅方面,坚持以国际化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高品质开发旅游新业态,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

大力发展世界名酒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旅游带,推动“旅游+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避暑康养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的新业态。高水平完善山地旅游服务设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四、党派优质资源与贵州重点发展产业十分匹配

这次民进中央提出的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七个方面中,“聚焦健康贵州”“聚焦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聚力乡村振兴”“聚力智力支持”“聚力区域合作推进项目和人才建设”等五大方面,各级民进组织有相当充沛的专家和企业优质资源,完全与贵州的后十年“钻石十年”十分匹配。

现任民进中央和上海民进市委领导等,基本都对对于生态环境、文旅产业、双碳经济、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等产业发展等,本身都有着特殊专业的贡献。也有着非常专业的领军和整合资源卓越领导力。

包括民进中央最近多年开展的长江流域环境治理、区域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企业家等,都可以在助推贵州省高质量发展上,大展身手,大展宏图。

五、以大力振兴山地旅游为抓手,深入拓展资源致富

贵州的文旅,尤其是以民族和山地旅游为特色的,多年来一直是贵州的产业经济中明珠产业。2021年,贵州旅游接待总人数6.4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42.16亿元,增速分别为8.03%、15.91%,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游客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带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达到13.7%。两年平均增速达到9.2%,高于全国5.3个百分点

后十年,贵州省可以通过以下主要路径,加强与党派资源优势等紧密合作。

一是加强与民进中央的“七大行动”助推计划予以密切对接;

二是加强与民进上海市委(民进的发源地)加强专家人才等方面的密切合作;

三是加强与在沪的相关国际机构,如联合国工经发上海投资中心、“世界城市日”、绿色技术银行、国际进博会等密切合作,可以争取“世界城市日”可持续发展年鉴上,列入贵州城市的先进案例;

四是加强与上海的枢纽型、特色型的商会、行业协会密切合作,如: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上海市现代社团秘书长工作促进中心、上海市地市级商会联合会等;

五是加强与上海市的相关国际、国内智库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囊作用等。

尤其是贵州省要进一步切实发挥总部在贵阳市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组织作用,充分调动国内外相关优势资源,以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为特色的贵州省文旅产业(事业)为重要抓手之一,促进贵州的新一轮全面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球唯一以山地旅游为定位的国际组织,国际山地旅游联盟2017年成立至今已五年现有五大洲33个国家和地区共189个团体和个人会员。

贵州拥有体验和投资山地旅游的绝佳环境。发展机遇无限能源资源富集,资源禀赋十分突出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62.1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以上,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国第一

贵州是民族文化的大观园,居住了49个民族,其中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要推动联盟从供给端着手创新开发满足新消费需求的健康休闲生活方式山地旅游产品;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年会论坛”、“国际山地旅游日”、“世界名山对话”、区域山地旅游推广活动等为基础平台,共建国内外对话交流合作的新机制。

2023年,贵州需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善于争取和通过外力整合有助于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贵州可以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2023年1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