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8年,中央为彭德怀开追悼会,妻子浦安修要参加,遭彭侄女反对

 茂林之家 2023-02-08 发布于湖南

1978年12月24日,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彭德怀元帅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彭德怀生前的战友、亲属都来到了现场。

而就在这个时候,彭德怀的前妻浦安修提出,自己也想到追悼会现场来进行哀思。

可是,很多人得知这个消息,纷纷表示反对,认为浦安修当初已经和彭德怀分道扬镳,不应该出现在追悼会上。

文章图片1

革命伴侣

浦安修和彭德怀的婚姻本是一段佳话,可最后的结局却令人唏嘘。

在遇见浦安修之前,彭德怀已经有过两次婚姻,但都以悲剧告终,以至于彭德怀人近中年,还是单身一人。

彭德怀因为此前婚姻的阴影,也基本没怎么考虑过再婚的事情。可作为战友的陈赓却替彭德怀着急,总想为彭德怀牵线搭桥,只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而原本浦安修和彭德怀之间,天南地北,毫无交集。直到浦安修17岁这一年,因为心中对于革命的向往,她千里跋涉,来到了延安,成为了延安的新学员。

文章图片2

在学校里,浦安修的表现非常突出,她本身文化素质就很高,所以在学校里进步很快。

而且,她办事积极,性格活泼,在学校里既是学习模范,又是文艺骨干,在运动场上,也是一抹靓丽的风景线。

这个年轻出色的女学员,很快就在延安出了名,陈赓也听说了。

对浦安修做了一番了解之后,陈赓觉得,这个女学生和自己的战友彭德怀非常般配。

所以,陈赓便向彭德怀提起了这件事情。

可刚开了个头,彭德怀便强烈的反对。彭德怀认为,自己戎马半生,很难再去组建一个稳定的家庭了,即便是陈赓介绍的人,也未必与自己合得来。

文章图片3

对于彭德怀的反对,陈赓早就料到了,他并不着急,而是决定给彭德怀和浦安修制造一些见面的机会。没多久,这个机会就送到了眼前。

延安举办了一场篮球比赛,浦安修是参赛选手之一,陈赓苦口婆心的劝彭德怀放下工作,与自己一起去看比赛,彭德怀不明就里,便答应了陈赓一同去。

没成想,这一去,彭德怀和浦安修之间,还真的点燃了爱情的火花。

浦安修在篮球场上矫健的身姿,深深地吸引了彭德怀,整场篮球比赛,彭德怀的目光都始终跟随着浦安修。

文章图片4

这些反应被陈赓一点不落的看在眼里,球赛结束之后没多久,陈赓便又寻了几次机会,让彭德怀和浦安修一起吃饭,一起交流,渐渐地培养他们的感情基础。

彭德怀和浦安修的感情在陈赓的撮合之下,急剧升温,很快就进入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在当时,他们是很让人羡慕的一对。

虽然他们在很多方面差异都很大,彭德怀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粗人,而浦安修是个年轻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经历不对等,性格不相同,能走到一起,实在是件很稀罕的事情。

但是,感情的事情往往很奇妙,两个看起来南辕北辙的人,却在一起度过了几十年细水长流的岁月。

有一段时间,左权的女儿左太北一直借住在彭德怀的家中。

文章图片5

左太北

她把彭德怀和浦安修视为自己的另一对父母,她回忆说:

“彭伯伯和浦阿姨几乎没有吵过架,甚至大声说话都没有,尤其是彭伯伯,虽然在外脾气有些大,但在家里,他很尊重浦阿姨!”

很多与他们夫妻俩接触过的人也都表示,这对夫妻感情非常融洽,而且有共同的革命目标和理想。

危机重重

在革命年代,日子非常艰苦,作为将军夫人,浦安修并没有得到过什么优待,反而吃了最多的苦。

因为彭德怀长期在前线,所以夫妻俩聚少离多,有时候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

但是,浦安修一个人扛下了这些苦,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而是默默的在后方支持彭德怀,彭德怀在前线也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己的妻子。

文章图片6

他们之间,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但却是真正经过了血与火的考验。

这样的感情,是跨越生死的,原本应该比和平年代的爱情更加坚固。可谁也没想到,建国之后,战火硝烟散去,他们的感情反而出现了裂痕,并最终走到了一拍两散。

其实,在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夫妻俩的感情依然很稳定。而转折,发生在60年代。

那个时候,彭德怀被免职,搬到了吴家花园,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作为妻子的浦安修,生活状态自然也大受影响。

原本,浦安修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党委副书记,可自从彭德怀被免职,浦安修的工作也岌岌可危。

文章图片7

虽然她的岗位得以保留,但是,每天却有不同的人轮番找上门来,和她谈心,而谈的内容无非都是关于她和彭德怀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之中,有不少浦安修的同事认为,现在彭德怀的处境非常尴尬。所以,浦安修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师,应该尽快的和彭德怀办理离婚手续,划清界限。

这还算好的,更严重的是,每天还会有一波又一波的调查组找上门,要求浦安修交代一些关于彭德怀的事情。而浦安修当然不会交代什么,于是,迎接她的是更加频繁的审查。

几天下来,浦安修便觉得自己的精神趋于崩溃。

文章图片8

严重的精神压力,让浦安修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彭德怀。甚至,又经过了一段时间审查之后,浦安修开始认真思考,自己要不要离开彭德怀?

因为,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浦安修觉得,只要离开彭德怀,自己就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就能继续留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

可话虽如此,离开彭德怀,浦安修并不能彻底的下定决心。

她和彭德怀毕竟是多年的夫妻,彭德怀并没有对不起浦安修的地方,在这样的危机时刻,作为夫妻的他们本该互相扶持。

可是,此时已经脆弱到极点的浦安修,已经想不到除了离婚之外的办法。

文章图片9

终于有一天,浦安修下定了决心,写下了离婚协议书,并立刻把协议书交给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党委。

可是,离婚协议书不仅需要浦安修上交,最重要的是彭德怀本人签字同意。

现在,彭德怀正是最艰难的时候,几乎是众叛亲离,还陪着他的,也只有当年的秘书和司机而已,如果连相濡以沫的妻子都放弃了他,那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浦安修虽然已经做出了离婚的决定,可他却始终不知道该如何拿着这份离婚协议书去面对彭德怀。可是,北京师范大学方面一直在催促,浦安修的内心越来越惶恐。

文章图片10

北师大这边,则一早就把浦安修的离婚报告交给了中央。

这件事情,很多人都希望中央能够表个态,可是,离婚毕竟是家务事,当时,接到报告的邓小平就是这样回复浦安修的:“这是家务事,我们不管。”

这件事情关乎到彭德怀和浦安修多年的夫妻感情,所以,邓小平以及中央都希望他们两个能够开诚布公的谈这件事情,以一个最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文章图片11

劳燕分飞

浦安修依旧不敢和彭德怀当面谈,最后只能拜托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帮助自己转述。

彭梅魁得知浦安修要在这个时候离婚,当然非常生气,可又无法劝说浦安修回心转意,最后只能将浦安修的意思,原封不动的转达给了彭德怀。

彭德怀听到这个消息,果然非常震惊,心如刀绞。他没想到,自己的第三段婚姻还是以这样的方式悲剧收尾,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就这样走到了悬崖边。

彭德怀已经年老,他当然希望妻子继续陪伴着自己,可在沉思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彭德怀对侄女彭梅魁说:“梅魁,我的问题没有结束,她的压力太大了,离就离吧,这也迫不得已,是政治需要,她也只好走这条路。”

文章图片12

彭梅魁

听到彭德怀本人这样说,彭梅魁只能在心里叹气。

最后,彭德怀又告诉彭梅魁,让她把浦安修请来,他要正式的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了。

这次,浦安修不得不直面彭德怀,她的心中满是愧疚,但是,离婚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

当时见证了两人离婚的,除了彭德怀和浦安修两个当事人之外,还有彭梅魁和杨献珍,彭德怀特意要这两个人在一旁看着,以显得郑重。

在浦安修到来之后,彭德怀强忍住自己悲伤的情绪,拿起早已准备好的一个梨,一切两半,把其中一半推到了浦安修的眼前。

文章图片13

有个讲究,夫妻爱人之间,是不能吃切成两半的梨的,因为这就意味着分离。

彭德怀看着两人面前被切开的梨,对浦安修说:“我同意离婚,但不吃梨,因为我内心里是不愿意分手的。安修,你要是坚信我彭德怀是个无辜受害者,你就不要吃梨。如果你有丁点怀疑我,就请痛痛快快地吃掉属于你的那半个梨,从此我们一刀两断。”

说完这话。彭德怀有些哽咽了,一旁的杨献珍实在看不下去了,他眼见浦安修拿起半个梨,要往嘴里放,便焦急的阻拦道:“安修,不要吃梨!”

浦安修面色发白,双手颤抖,她看看劝阻自己的杨献珍,又看看和自己相伴多年的彭德怀,不由得泪如雨下,她哭着说:“你们的话在撕咬着我的心,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场面了……”

文章图片14

说罢,她便把梨咬进了嘴里,宣告了夫妻二人正式分手。

彭德怀没有说话,他拿起自己面前的梨,看了半天,最后很生气的砸在了地上。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浦安修知道,自己今天吃下了这半个梨,以后就再也没有办法去面对彭德怀了。

他的心中对彭德怀有很多不舍,但此时此刻,她只希望自己还能过正常的生活,所以,她也只能对彭德怀说一声对不起。

这成为了他们夫妻俩人生中的最后一面,浦安修用离婚这种方式,得到了部分的解脱,可是心里的折磨却一日重过一日。

文章图片15

她没有办法彻底的忘记彭德怀,而事实上,因为当时的情况特殊,所以,她和彭德怀的婚姻关系在实质上也可以视为没有解除,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中央依然承认浦安修是彭德怀的夫人。

覆水难收

星移斗转,彭德怀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癌细胞在他的体内扩散。

1974年,彭德怀病危,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人们考虑到,他和浦安修虽然离婚,可当时是迫不得已,并不是完全的没有感情,彭德怀没有孩子,在最后的时刻,他肯定还是想要见浦安修一面的。

文章图片16

所以,很快就有人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找到浦安修,对她说:

“彭德怀重病住院,你是否去看他?由你决定吧。”

几年来,浦安修一直刻意回避彭德怀的名字,但是一听到彭德怀病重,她还是非常担忧,忙问对方,彭德怀现在到底什么情况?

当听到病危两个字的时候,浦安修非常紧张。可是,当对方追问她到底要不要去探望彭德怀的时候,她却突然沉默了。

因为这些年来,彭德怀这个名字对浦安修来说,不仅意味着他们曾经的婚姻爱情,也意味着无休止的审查,意味着感情上的失败。

文章图片17

浦安修依旧很恐惧,她害怕自己平静的日子被打破,所以,她最后还是选择逃避。对方看到浦安修没有去探望彭德怀的意思,也只好离开。

而这件事情,成为了浦安修一生的遗憾。

她没想到,她和彭德怀真的要永别,她再也没有办法亲自对彭德怀说一句抱歉了。

也正因为这样,当1978年,中央给彭德怀恢复名誉,并举办追悼会的时候,很多人并不同意浦安修前来参加,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就是反对者之一。

浦安修自己也没有抱太大希望,但她依然想提出这个请求,只为了再送一送彭德怀。

文章图片18

中央经过研究认为,浦安修应该在场。

从法律上而言,她依然是名正言顺的彭德怀夫人。

而且,当年的事情并不能完全去怪罪浦安修的个人选择,那更多的是时代造就的悲剧。如果没有外部的连番打击,也许,彭德怀和浦安修可以安安稳稳,白头偕老。

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浦安修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为当年的愧疚,她也一直在努力的弥补。

她一直搜集整理彭德怀的资料,为后世研究彭德怀的生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对于很多与彭德怀一样遭遇的人,她也尽最大的可能性去帮助他们。她也始终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职责,因此,从各个方面来说,都不应该拒绝她前来参加追悼会。

文章图片19

于是,中央不仅同意浦安修来参加追悼会,还依旧认可她与彭德怀的夫妻关系,同时又让她担任了全国政协常委。在人生最后的日子,浦安修始终在追念彭德怀。

在1991年,弥留之际的浦安修把自己生前全部的稿费捐献给了国家。

她始终在补偿,可惜,时光不能够倒流,很多遗憾,早就无法弥补。

参考资料:

彭德怀《彭德怀自述》

张绍良《彭德怀浦安修风雨情感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