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孤独的一首诗,只有22字,开篇便不凡,迄今传唱不衰

 长风文史 2023-10-23 发布于广东

每天诗词故事  记得关注长风


公元696年,这一年是武周天册万岁二年。

原本归附于唐朝的契丹部落遭受自然灾害,于是向营州都督赵文翙求助。赵文翙看不起契丹人,不仅没赈济契丹难民,反而对契丹首领李尽忠大加辱骂。

李尽忠和部下孙万荣叛乱率军攻陷营州,一时势强,唐军莫不能当。

此种情况下,武则天指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东征。

武攸宜,是武皇的亲侄子,借着这个身份,在京城养尊处优惯了,对行兵布阵并不精通,到了前线后,两眼一抹黑瞎指挥,致使唐军很快陷入困境,军心大受影响。

正在武将军一筹莫展之时,一个随军参谋站出来说道慷慨陈词,提出一系列作战建议,并表示愿意做前锋亲率一万士兵替大军杀出重围。

谁知,他的满腔热血换来的是武攸宜的忌恨。

武攸宜不仅未采纳他的建议,还说着“一介书生懂什么打仗”、“出什么风头”,“你在教我做事”等不屑之语将这个参谋轰出大帐,并且还宣布将他贬为军曹。

这个失落的的参谋就是陈子昂。

陈子昂,年少任侠不识字,到了十七八岁才幡然醒悟要读书。

他也是个天才,专心读书的他仅仅两三年就学有所成,去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但由于唐初科举录取率比较低,而且还看中考生背景人脉资源,所以陈子昂接连落榜了。

他还是个善于发现总结的男孩,所以在第三次考试前他策划了一出吸引眼球上热搜的好戏。

他在长安闹市中,花高于市价几十倍的重金买下一张好琴,在众人准备看“猴戏“的情况下,又和大伙说今天不弹琴来吊足大家胃口,又说明日此时,在宣阳里大街现场弹奏,大家可以去观赏。

到了第二天,果不其然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将陈子昂团团包围。众人翘首以待陈子昂弹琴时,陈子昂又不按常理出牌。

他把琴高高举起,一边说着“诗比琴好”等莫名其妙的话,一边重重地将琴砸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在场人一片目瞪口呆,陈子昂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于是瞅准时机把自己的诗文发下去,一边发还一边介绍自己,蜀人陈子昂,写诗水平比弹琴好多了。

就这样,陈子昂一炮而红,他的诗文也收获无数好评,当时的京兆司功王适读后,忍不住惊叹道:“此子必为文宗矣!”。

效果达到了,陈子昂在这一次的科举果然金榜题名,进士及第,自此踏入仕途。


可是一腔热血、满怀抱负,却又慷慨正直、耻于逢迎的陈子昂在官场混得并不如意。

当时是武周当政,武则天任用酷吏,宠幸宵小,陈子昂看不惯,屡次上书武则天要求改变。

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且很容易得罪人,所以最后落得个君主不喜、群臣排挤的下场,后又被当作“逆党”送进监牢。

陈子昂始终认为自己没有错,上级下级都不理解他,满腹心事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那段时间里,他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寂寞与孤独。

出狱后本想远离朝堂参军报国,但又碰到了武攸宜这种上级,又发生了降职被轰不被理解的烦心事。

被轰出大帐的参谋,不对,现在应该叫军曹,这军曹情绪低落,内心悲愤不已,他落寞的身影在残阳如血、人沸马嘶的军营中显得格格不入。

陈子昂感觉这个世界很大,人也很多,但自己的内心却无人能懂。

他独自登上不远处的幽州台这一古建筑,他站在台上极目远眺,百感交集,那种无边无际的强烈的孤独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一首震烁古今、慷慨悲壮的千古绝唱脱口而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道出了孤独的最高境界,同样仅凭这22字,也足以让陈子昂响彻千古,即使过了千年,他的名字仍在唐诗的丰碑上闪闪发光,他被后人誉为唐诗之骨、唐诗之祖。

诗歌开头两句写的是一种生不逢时的抑郁愤慨之情。

在我陈子昂之前,有多少明君贤相,演绎了出无数幕激动人心,宏伟壮丽的历史,可惜我陈子昂生得太晚了,没有赶上。

“后不见来者”,在这个大地上,未来又将有那些明君贤相,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挥斥方遒,可惜我看不到了。

因为我陈子昂非常不幸,不早不晚的生在这个倒霉的时候。

两个不见,包含了万千思绪,有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有壮志难酬的孤独寂寞,有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索之情。

诗的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借景抒情,抒发悲伤的情绪,孤独无望,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

这首诗描绘作者孤独凄绝的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无视的遭遇,在那个世道,和作者自身一样,都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天大地大,竟无一人能理解自己,这种感情悲壮而又不失浑厚,更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有划时代的意义,能够穿透时空,让读者感同身受,泪流满面。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