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肿瘤-从这个典型病例简单探讨对肾脏囊性肿瘤的病理诊断。

 明哥病理芳草地 2023-02-08 发布于山东

      病例:59岁男性,发现左肾结节一年,腰痛一月住院,术中见左肾上极囊肿5个,彼此相挨着,内含浑浊液体,临床诊断左肾复杂性囊肿。

      病理大体所见:灰白囊壁组织一块,大小2.5cm×1cm×0.5cm,囊内外壁均光滑,壁厚0.1cm-0.2cm,切面灰白灰红色,质软。

      镜下所见:

HE:纤维囊壁较薄,囊壁内未见残留肾小管及肾小球结构,局部可见单层或复层上皮细胞,囊内壁见较多毛细血管。

HE:有些囊壁可见单层立方上皮,毛细血管较为突出,表面局部见单层上皮,有些透亮,有些上皮脱落。

HE:毛细血管呈网状沿囊内壁分布,血管内充满红细胞,表面似有一层上皮细胞,扁平或立方形。

HE:纤维囊壁可以菲薄,内衬立方或透明细胞,没有成片或显著成簇透明细胞聚集。

HE:纤维囊壁依然没有残留萎缩的肾小管和肾小球,仅见充满红细胞的毛细血管网,未见明确衬附上皮。

IHC:CAIX标记出沿着毛细血管网分布的肿瘤细胞阳性。

IHC:CKAE1/AE3标记出HE看不到的沿毛细血管网分布的肿瘤性上皮细胞。

IHC:CD10显示局灶阳性。

HE:PAX8显示肿瘤细胞核表达。

           病理诊断:(左肾)结合免疫组化符合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肿瘤。

       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肿瘤(Mutilocular cystic ren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2016版肾脏肿瘤WHO将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更名为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肿瘤,该肿瘤更名的主要依据是文献中200多个病人经过超过5年的随访无复发和转移。但其形态学诊断标准要求肿瘤完全多房性囊性,内衬单层肿瘤细胞(偶见复层),细胞核都是低核极,WHO/ISUP(G1或G2)。纤维间隔内可见成簇细胞,但并非实性或膨胀性生长。无坏死、血管侵犯及肉瘤样改变。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与肾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相似,表达PAX8和CAIX,大部分肿瘤存在VHL突变和3p缺失,提示与CCRCC在分子病理水平具有相关性。

    肾脏囊性病变病因很多,如遗传性、发育不良性、肾病综合征、压迫性(肾积水)及肿瘤发生囊性变。而肾囊肿病理诊断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肾囊肿境界是否清楚,是单发还是多发,大体有没有肿瘤形成的结节。

    2、患者年龄,是先天性、原发还是继发性的,如先天性多囊肾,肾结石或输尿管狭窄引起的肾盂积水导致的无功能肾囊肿。

    3、纤维囊壁内是否有萎缩的肾小管/肾小球结构,如单纯性肾囊肿和肾盂积水引起的无功能肾均可见(一般有残余萎缩的肾小管/肾小球结构,不考虑肿瘤性病变)。

    4、囊内壁是否有丰富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一般充满红细胞(常见于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肿瘤)。

    鉴别诊断:

    1、非肿瘤性囊性病变,囊肿壁一般没有复杂结构,纤维囊壁内可见萎缩的肾小管/肾小球结构,如单纯性肾囊肿或先天性肾囊肿。

    2、低级别的CCRCC伴广泛囊性变:有经典CCRCC区域,囊壁上有膨胀性肿瘤细胞结节,可见广泛玻璃样变、出血、以及含铁血黄素沉着,囊壁内没有萎缩的肾小管/肾小球结构,囊壁上也没有充满红细胞的丰富毛细血管网。

    3、肾脏伴有上皮样囊肿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罕见组织学变异型;囊肿衬覆立方、靴钉样上皮细胞(可能为内陷的肾小管上皮,PAX8,CK7阳性表达),纤维囊壁为间叶性肿瘤成分,分布有分层现象,紧邻上皮下的为致密的苗勒样短梭形细胞(弥漫表达HMB45,MelanA,ER,PR,CD10),远离上皮呈平滑肌样的梭形细胞(弥漫表达SMA,Desmin,散在表达HMB45,MelanA,ER,PR),残留有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经典形态区:HMB45和MelanA可局灶或点状阳性。

    总之,肾脏囊肿性病变还有很多,大多能找到残余肿瘤的特点,如部分囊状分化的肾母细胞瘤;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包括囊性肾瘤);乳头状肾细胞癌囊性变;嫌色性肾细胞癌囊性变;MiTF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囊性变;获得性囊性肾病相关的肾细胞癌;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管状囊性肾细胞癌;还有非肿瘤性病变,如遗传综合征的肾囊肿等,我们只要取材全面,仔细观察,结合相应的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指标,均能获得准确的病理诊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