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宅基地“去”还是“留”?国家定调发展走向,“大型搬迁”在路上

 泉水jaypkwvu4e 2023-02-08 发布于安徽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2023农历新年也就算正式过完了,对于需要赚钱养家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群体而言,在历经半个月的休息与调整之后,也即将踏上返工的征程。

农民工打工赚钱实属不易,不仅常年需要忍受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没有老婆孩子热炕头。毫不夸张地说,假如在农村也能月赚万儿八千的,几乎没人会选择背井离乡。

遗憾的是,当下农村的空心化问题愈发严重,新一代的95后、00后更加熟悉与向往城镇生活。在这种背景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及盘活宅基地资源便更加任重而道远。

事实上,国家加速推动乡村振兴与产业经济发展,一方面是为了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另外一方面则是希望乡村经济的发展能够鼓励农民返乡就业(创业),进而增加经济收入。

文章图片1

然而,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而言,他们所担心的是,乡村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发展是否会损害最基本的宅基地权益,比如近期话题热度最高的易地扶贫搬迁,又会如何落实呢?

众所周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而产业基础薄弱又是限制经济的一项重要因素。鉴于此,国家在《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新型城镇化将采取采取产业园区与周边安置社区“双区共建”的方式。

此外,还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将产业园区与安置社区相结合,在保障农民住房的同时就近提供就业机会。如此一来,似乎已经敲定未来5年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走向,针对“空心化”严重的乡村以及城市近郊乡村,大概率会成为“大型搬迁”的典范。

文章图片2

而提及搬迁,农民最为关心的无非是两个问题。其一,是否会有赔偿;其二,原有宅基地应该如何处置。依照以往经验可以明确的是,易地扶贫搬迁会有赔偿,但标准不一。至于宅基地的处置,则需要看地方所采取的什么措施,集体共建与农民自建,宅基地的处理方式不同。

那么,从农民自身的角度而言,宅基地究竟是该去还是留呢?在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关于宅基地去还是留的问题,除了不同家庭之间经济因素的考量之外,宅基地“变现”价值的高低与地域也有很大关系,甚至存在明显差异。比如,空心化问题越是趋于严重的农村地区,则宅基地越不值钱;而人口密度大或者经济发展较为好的城郊集合处,则宅基地的留存价值更高,农民也不会将宅基地白白放弃。

目前,与宅基地相关的改革措施有闲置宅基地资源入市、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合村并镇、易地扶贫搬迁等等,而无一例外,宅基地作为农民家庭最重要的“资产”,无论如何处置,都直接与经济因素挂钩。所以,关于宅基地的“去”或“留”,农民都相当谨慎和重视。

文章图片3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老人会选择到农村养老,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养老成本相对较高,另外一方面则是子女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压力本身就很大。而这样一来,宅基地及农房便成为低成本养老的关键。

总而言之,推动城镇化无可厚非,但在此过程中,农民是否愿意放弃或者留存宅基地,主要还是要视自身的情况而定,国家推动各项改革政策最终还是要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之上。不过,就当前多数农村地区的发展形势来看,留有宅基地或对农民更有益!当然,在多数情况下,宅基地能否保留与地方政府的规划与是否推动合村并镇也有关系。所以,对农民来说,密切关注国家政策也很有必要,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