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新冠状病毒爆发,我选择留在武汉过年

 一休谈 2023-02-08 发布于湖北


1

前天有个朋友跟我视频,问我现在情况怎么样?我说还好。然后他顿了顿说,网线不会传播吧?吓得我都不敢咳嗽了。

网上听说有家里老人不相信疫情的严重性,不肯戴口罩。武汉这边只要出来,看到的所有人都戴着口罩。要知道此前,武汉中度雾霾,我都看不到什么人戴口罩的啊。

有次我戴着N95在电梯里遇到了邻居,邻居还奇怪为什么我如此武装自己。现在不一样,电梯看见大家都已经戴上了N95。可见普通民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


2

很早之前就打算发文,但是每天的情况进展实在太快,一开始确实有很多文章是凑热闹,抨击吃野生动物的,批评武汉人不该跑出来的,各种上升到道德层面。

说句客观点的话,武汉上百所高校,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还有来旅游,做生意,路过的。说白了,大多数人是回家过年,也不能全扣上“逃离”的帽子。毕竟大家早就买好了回家和出行的车票或是机票。

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性强,武汉又是中国春运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武汉的客流量每天都很大,南来北往。单单武汉站每天的客流量就十万以上。

最近有好几个人问我为什么封城之前,有这么多不负责任的武汉人逃走?也不是这样。这个数据大体就是那天的客流量。当然也有人临时买票离开,那也只是个别。


3

去年12月底我还在海南陪爸妈,亲人发信息给我,说武汉发现肺炎。让我最好不要去海鲜市场。

1月2日我从三亚飞回武汉,准备按原计划过年去深圳。此后一直到20号还因为有事去过武昌、汉口、汉阳和江夏,那时候虽然说疫情爆发,但是并没有人戴口罩。汉口人民也在收拾店面,等着回家过年。

互联网上开始出现各种调侃的图片和信息,我也没多想。毕竟上面没有重视,人民不会突然紧张起来。

21号那天觉得可能疫情已经很严峻,于是退了机票,不给社会添麻烦。一开始注意力全在能不能全款退机票和酒店上,上午还发了一条微博,呼吁各大平台免手续费退票,结果中午就收到酒店和各种门票火车票可以退的消息。

此间武汉的道路上来往车辆依旧很多。

22日,去了东湖听涛景区遛弯,门口车辆不多,里面人很少,应该都是开车过来的。大家都戴着口罩,只是有的不合标准。

晚上去了群光广场,人很少,遇到来吃饭的人也是戴着N95点菜,所有的服务员都在,都戴着医用的蓝色口罩。因为客人少,一桌有3、4个服务员会过来服务。我想了想过年可以来这边吃饭,看电影。

卖包包的导购员对我说,今天只是晚了点,人也没有特别少,春节正常营业。没成想,后来新电影也下线了。


4

23号凌晨收到了10点封城的消息。

因为原计划去深圳过年,我的冰箱里一颗菜都没准备呀。急需购物!自以为是个反应很快的人,事实证明,也只是自以为。等到我赶去附近的超市时,蔬菜已经没有了。

有个小伙抱了一怀抱的笋,一个大姐在一堆快坏的小西红柿里找好的。才10点零5分啊。后来我才知道有的超市是8点开门,但7点就有人来买菜,8点就卖完了。武汉人民起得早,大爱鲜鱼和蔬菜,不得不佩服。

这也让我想到了野生动物一事,在汉期间,了解到当地物产丰富,蔬菜品种多样,鲜鱼价钱便宜。还真没听说有人吃野生动物。

吃也是个别人吧,毕竟那么大的生鲜市场在那里。武汉的服装和建材是销售到全国各地。那么野生动物也是这样吧,野生动物这个尚未有证据的猜测,总是叫我起疑。当然,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23日跑了三家超市,等我过去的时候都已经没有绿叶蔬菜了。没错,粮油肉蛋供应充足,但是春节囤货加上疫情囤货,像我这样没买到菜的也许不在少数。


5

大年三十晚上我一人在家吃年夜饭,吃的袋装螺蛳粉,因为没有菜,只能用葱花代替。有朋友问为什么不网购啊?有好多APP呢,一个小时就送过来了。

怎么说呢,把位置换成武汉就了解了。京东到家现在只能看到门店休息和大闸蟹。我采购的口罩和矿泉水都在半路上,几天没过来。盒马鲜生打开以后,只剩几种水果,点了之后显示库存不足。

最靠谱的,还是去超市。当然,美团外卖小哥也在奔波。

楼下的大米先生春节期间正常营业。虽然只有一个炒菜和一个服务人员,外卖订单多的时候,各种忙不过来,但是能够营业真的很感激。

越是非常时期,越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是树立品牌的绝佳时刻。说是24小时营业的生鲜市场早早关门,每天人很多的老乡鸡23日中午就不开了。


6

今天有个武汉人问我哪家超市还正常营业,说自己窝家里两天了,明天猥琐地开车出去看看。

正常开的超市也不少,粮油肉蛋供应充足。没有出现哄抢,购物排队井然有序,但是绿叶菜卖得很快。亲民超市的菜卖得更快。武汉人对蔬菜的需求量平时也很大。这几日,应该也委屈了不少人。

部分高端超市99.8一公斤的茼蒿,我真说不上哪里特别,估计味儿足吧。但是服务确实高出一大截。服务员的态度不一般的好。


7

从封城到出租车单双号限行,再到过江隧道关闭,再到即将到来的机动车限行。还好今天上午买了一些蔬菜。

很难想象接下来如果遇到家里有人生病,武汉市民怎么把家里的病人送到医院?

每当看到有人说“武汉加油”的时候,真的会感动。真的。有时候看了会哽咽。尤其是看到春节联欢晚会的那个朗诵的节目,泪目。上了年纪了,容易激动。

我在网络上看到了很多批评公共部门的声音。批评很有价值,批评能引发注意。

但是我认为除了批评之外,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换成你来做决策,你会怎么做?做一个市的最高决策人,怎么调动资源,怎么研判形式,怎么处理好优先级,这些绝对不是很容易的问题。

不只是武汉,周边的城镇同样在坚持,全国人民也都需要注意安全不能松懈,决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有些口号还是需要喊的,是关心,是动力,也是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