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选集》思考笔记(一)

 阳刚VS轻柔 2023-02-08 发布于江苏

新的一年我有一个目标——把《毛泽东选集》认真读一遍,之后我会不定期把我的思考笔记发布,这次先分享第三卷和第四卷几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读起来。

一、《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改造我们的学习》

先自己看一遍原文,再听一遍学长的分析,选取其中两个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1.我们很多的问题是「只会引用,不会应用」

很多时候人们会以为文章里引用越多的名言和金句是好的,其实不然,越是华丽的辞藻堆砌,越表示功底的匮乏,即只会引用,用引用的内容来掩盖自己不会思考的本质。

好的模式应该是懂应用、懂方法,并且会自我迁移,不断变化出新的内容来。比如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可以先尝试自己来解决,想想从自己看过的书、做过的事能不能迁移出一种可以应用的模式,解决某一件或者某一种问题,研究研究,就会发现不靠别人,自己也能越思考越明白。

2.工作中要克服「主观主义的态度」

警惕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接触工作后,一定要先观察、思考,知道一个任务是怎么产生的、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达成什么效果、怎样是又好又快的方法。

花一点点时间去系统化地琢磨,远比按照自己主观臆断的想法去努力有用得多。最好的偷懒是一次做好,最好的方法是先系统化思考,再高效去做事。而不是做了很多,错了很多,反过来才知道自己要改。

要懂工作的「规律」。

二、《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整顿党的作风》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毛选》难读?其实是因为畏难情绪,觉得教员的文章肯定是高屋建瓴,自己没达到那个理论高度,其实不然。真正读进去你会发现,任何人都能读懂。

今天这篇文章比较长,我不分享具体书里的内容,来说一下我怎么拆解这篇文章的,我给方法命名为「关键结构法」。

大家上学的时候肯定都在语文课上被老师要求过划分文章结构,类似总分总,分分总这样的说法。

《毛选》里的文章基本都符合这样的规律,会有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的说法,也会有什么、什么、什么这样的追问,根据这些关键词,我们就可以先跳读,梳理出文章的关键结构,做到心里有数。

以这篇文章知识分子的问题为例

1.我们是如何看待知识分子的?

真的知识分子是尊重的,但有些人不配称为知识分子

2.顺着这个逻辑走,分析为什么不配。

拆解知识分子这个概念,什么是知识?现在的知识分子是如何成长的?

把这些东西弄清楚之后,就能看出来很多人,他的知识是不行的。

3.他们的知识为什么不行?知识是片面的,还不会真正应用。

4.如何才能行?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变为实际工作者,使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去研究重要的实际问题。

5.哪怕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会不会存在问题呢?

会的,因为有局限性。(一分为二)

一种尽信书(教条主义),一种尽信人(经验主义),二者是从不同极端发生的问题,都是片面的,需要克服的,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样来看,问题是不是层层递进?

三、《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先分享方法。这篇文章依旧是篇幅很长,可以采用昨天分享的「关键结构法」,列出主要内容的小标题,把书读薄。

由于书里的内容会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不太切合,所以读到好的点,可以去想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去对照分析,去验证。 而不是看了就翻,过一会就忘了。

下面我来举个例子。

我们讨论问题应该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定义出发。

比如考研,很多人在刚接触考研的时候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习完全没有章法,把专业课的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去看、去背,非常低效。

应该怎么学呢?找到真题,捋出高频考点,列出重点,根据二八定律,把这种高频、重点的内容抓住,就可以拿到80%左右的分数。

这就是从实际出发,考试要清楚自己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制定自己的行动方案,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没有目标,只知道背书,要背到何年何月呀,要懂方法。

顺着这个例子再说一下「条理化」,我在学生时代背书就很快,不是说我能一字不差,我的方法是记忆关键词,比如一个名词解释,我不会直接去背,而是拆解出很多关键词,把关键词记住了,用自己的话去组织记忆,就很容易记住,也不会丢分。

大的内容我也会做思维导图,记住小标题,所以简答、论述也可以轻松搞定,专业课当年就是这样都达到了130分左右。

现在工作后,我也依旧这样,拿到任务先拆解,做事不盲目,有条理,极少返工,把这个思路分享给大家。

四、《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学习和时局》

分享其中比较触动我行动的观点

1.不直接否定一切,保持怀疑和学习。

任何时刻都要保持分析的头脑,尤其是对于复杂事物,要多次做深入的分析研究,警惕教条主义的尽信书问题和经验主义的尽信人问题。

不知道的东西不随意评判,知道的东西也不随意下结论,多问为什么。

2.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定期检查自己身上的包袱,分清哪些是不切实际的期待,分清哪些是可以努力的方向,使自己的精神得到解放。

学会思索,养成分析的习惯。不要什么都直接张口去问,尝试自己去搜索,自己搞明白,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

而且多数时候,我们自己搜索学到的东西会比最初想问的东西更全面、更有逻辑,像是铺开了全新世界的网,也会因此而得到更多愉悦感。

放下包袱,你担心的事现在不会发生,发生了未来也会有解决的方法。

真的是这样的,给自己放下包袱,精神就会得到解放,把当下过好了,未来才会好。现在什么都不做,只会让时间白白流逝,后来懊悔。

五、《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真的太佩服教员了,不仅能够对局势有着客观而全面的把控,还能够科学应对,准确提出可行的措施。从文章中选取一个点来和大家聊聊——怎么做好群众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1.做很多切切实实的工作。

实践第一的原则是贯穿整个《毛选》的,所以第一步就是做事,做很多切切实实的工作。想要影响别人,带动别人,不是靠说的,而是靠做的。

教员讲广泛地联系群众,自己就是先和群众同吃同住,了解语言、了解文化、了解需求,做到了这些才能说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懂群众的需求,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

所以做事是前提。

2.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其次就是要注重宣传,我不止一次想过在环境那么恶劣的情况下,教员是怎么做到的一边指挥,一边开会,还能不断写出好文章的。每一篇都是对局势的科学分析,鞭辟入里,引人深思。

后来我反应过来了,这是进行群众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事情群众并不了解,甚至很多干部也是模棱两可,这时候就需要有人站出来进行说明白,讲清楚,指导工作。

那么多人、多么多问题,怎么说呢?怎么说到位呢?写文章!用文章的力量去影响别人,所以任何时候都要记录,用文章扫除掉不清楚的“思想灰尘”。

3.给予人民群众力量支持。

做事和宣传是为了什么?使人民认识到真实情况和动向,对前景充满信心。

在教员的文章里很少看到负面的情绪,基本上都是分析,对问题的分析,对局势的分析,对敌人的分析,对党员的分析,对群众的分析。

因为分析多了,对问题就看得更透彻,对发展前景也就更有信心。所以要传递这份信息与力量,让人民群众在了解的基础上,在看清的基础上,保持清醒的头脑。

六、《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关于重庆谈判》

这篇文章特别适合和《论持久战》一起看,而且是现在看。

在疫情之下,很多人说应该放开,也有很多人赞成严管。有没有发现呢?在严管的时候,大家都在问什么时候可以出去?而现在真正放开之后,却很少在大街上看到人(仅说我们这边)。

为什么人会矛盾呢?是因为对这个情况的认识不全面,认识的局限性会让人判断失误,总觉得只要不是现在这样的,就是更好,殊不知我们面临的环境可能会更糟糕。

而在今天的这篇文章里,重庆谈判之后很多人不理解明明谈不拢,为什么还要成立《双十协定》呢?教员说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去看。也就是系统分析,看清形势。

怎么说?去了就是正视问题,击破了谣言,签订了协议,就可以要求兑现,虽然纸上的东西不等于现实的东西,但是最起码有了争取和平的正面机会。所以分析之后,去是利大于弊的,一定要去。

这样分析之后,作出的决定就少了很多主观错误的可能。保护人民的基本利益,容许做一定程度的让步,打破谣言,获得国内外的支持,逐步取得胜利,不着急。

现在我们的状况也是,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也会是曲折的,要认清客观的规律。同时要把困难想得更多一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先稳住,再求进步。

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和困难作斗争,最后才能真正战胜困难。

七、读《毛泽东选集》是人生的一条“捷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毛选》,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越来越懂得需要填充什么样的知识,《毛选》是人生的一条“捷径”。

这套书是毛主席多年实践的结晶,也是他人生智慧的总结,为我们提供了站在伟人的肩膀上进步的源泉。

他在中南海住处的藏书有9万册;

收集有20个版本的《红楼梦》,叮嘱同志要想评价《红楼梦》,须读5遍以上;

23岁时给友人列出要读的77种经、史、子、集;

24岁时读10万字的《伦理学原理》,写了12000字的批注;

读了17遍《资治通鉴》;

……

这些,都是与毛主席有关的读书记录。

他曾说: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对我们而说,读书是一种兴趣或者一种选择;而对毛泽东来说,读书是一种精神存在和思想升华的必要方式,是一种生活常态,甚至是一种历史责任。

那他是怎么读书的呢?

第一、博览群书、活学活用。

毛主席是出了名的博览群书,不只表现为数量大、领域广,他还注重阅读一些在特定环境中流传不广、很少去关注的书。

既喜欢阅读学术性、专业性很强很深的文史和自然科学论著,也看古代笔记和各种笑话作品。

为何如此,大概可以用他力道甚足、意味甚深的名言来概括:“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把看到的内容活学活用,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这是毛主席的第一个读书方法。

第二、读书有目标感。

读书大抵要经历三个阶段,1.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漫无目的去读书,读完也留不下多少内容。2.开始有目的地去阅读,开始了解自己的兴趣、倾向和需求,积累阅读量。3.广泛地、大量地去阅读,把更多的书纳入同一个主题里面,让它们在里面彼此碰撞、对抗、融合,最终留下来自不同渠道的精华信息,来“为我所用”。

很多人到第二阶段就停了,难以突破书本,迈向实践。而毛主席早就说了要警惕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书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背的,尽信书也就不如无书。

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目标感,才能够创造性地提出了很多方针、政策,也带领我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读《毛选》,让我的心态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得不说,能够静下心来读这套书,对人的帮助很大。

读一篇文章,我会先看一遍目录,并且了解创作背景,大概知道文章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在这个基础上,把全文的逻辑点串一遍,分析教员是怎么对文章进行论述的,虽然会慢一些,但真的受益匪浅。因为里面反复强调的,都是最朴素的道理。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人知道读书多不是知道,关键在于用知识解决问题,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

克服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让人知道脱离具体的实践和局部的经验都是不可取的,要广泛占有资料,多调查,多研究,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成为科学的方法论。

实践第一位的观点告诉我们,一切认识都离不开实践。在实践中获得认识,认识逐步深化,再次指导实践,然后一直实践一直认识。

感性的认识要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才能更科学指导实践。哪怕是从书上学习到的东西,也是别人通过实践而来的。

没有实践打底,很多道理理解不了;同样没有实践去检验,很多道理只会停留在初级阶段,无法升级。

大概了解是一回事,遇到情况立马就能想到解决方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关于那句很有名的“听过很多道理,但就是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在说道理听起来都简单,能不能实操,成为自己的实践才是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观点告诉我们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只要是选择里面都有矛盾,同时任何选择都不是完美的,一定有随之而来的问题。

我们的一个认知误区就是:总想找完美的选择,觉得某个选择就会给我们带来完美的结果。这样的认知其实是无限拔高了我们对生活的期待,这样寄托自己的想法,接下来必定是无尽的失望。

生活本就是起起伏伏的,有乐观,就会有悲观;有开心,就会有难过:有满足,就会有失望。看清这些真相,才能够理解人生的无常,降低预期,知足常乐。

矛盾的特殊性观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事的时候,不一概而论,不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在做事和与人交往时,遇到不同,不要着急先去想想,自己有没有理解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让我们看清自己,矛盾的特殊性让我们理解他人。

关于这套书的精华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我们会慢慢参透。这里我仅仅抛砖引玉,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读经典、悟人生、常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