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园林中的梅文化

 苏迷 2023-02-08 发布于上海
《苏州日报》2023年02月06日 A11版

□钱宇澄

梅花,原产于中国,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早在《诗经》中就已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及“山有嘉卉,侯栗侯梅”等记述。汉晋之后,人们开始逐渐发掘梅花的人文内涵,南北朝时陆凯在《赠范晔》中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此后“一枝春”就成为梅花的别称。唐宋时期,梅花因其形神兼备的特质,而被文人雅士赋予了更多拟人化的品格,并在唐诗宋词中高频率出现。特别是在宋代,大量梅花的典故和文化寓意逐渐成形,人们对梅花的专业研究也不断深入,苏州人范成大归乡后著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本梅花专著《范村梅谱》。

文人墨客结合梅花幽香耐寒等生长特性和人文典故,归纳提炼出了淡泊隐世、傲雪励志、清雅脱俗、坚贞高洁、禅意表达、吉祥祈愿等文化寓意,并使之成为重要的文化象征符号之一。随着梅文化的广泛传播,梅花寓意渐为社会各阶层所接纳和推崇。在不同的意境下,梅花能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寓意,时而可以象征清高正气的君子,时而又可以是归隐山林的高士,又或是磨砺心志的斗士,抑或是刚柔相济的雅士等。

苏州园林中的梅文化寓意,与园主的志趣修养以及精神寄托是密切相关的。园林不仅是高雅的艺术空间,同时也是园主生活的世俗空间。所以苏州园林中梅文化既有通过高雅意会的抽象间接表达,又有世俗文化中的具象直观表述,正如梅文化寓意中同时包含了出世归隐和入世磨炼的中庸特质一样,其在园林中亦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综合展现方式。

梅花有归隐山林、向往世外隐逸生活的寓意。宋代林逋在西湖孤山留下了“梅妻鹤子”的典故,他写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后世咏梅的千古佳句。文人雅士也常以茅屋边广植梅林来自喻隐逸山林的隐者高士。诗人范成大归隐后,曾在石湖别业的玉雪坡种梅,还在宅边购地建梅圃。其在《梅谱》序云:“余于石湖玉雪坡既有梅数百本,比年又于舍南买王氏僦舍七十楹。尽拆除之,治为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吴下栽梅特盛,其品不一,今始尽得之。”明清时苏州园林中的甪直梅花墅、弇山园梅坞、归田园居梅亭、凤池园梅岭、怡园锄月轩和南雪亭等大多取此归隐意象,以梅花表征园主归隐山林、怡乐自耕的生活态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怡园的锄月轩,又叫“梅花厅”。“锄月”两字取自宋代刘翰《种梅》诗中“自锄明月种梅花”之意。厅南种有梅花数十株,旁有取意向往文人雅士在梅林中饮宴雅集的南雪亭,整体营造出了一种园主向往隐逸山林的意境。

梅花有傲雪励志的象征意义。这是对儒家所主张的入世磨炼态度的积极回应,与其归隐山林的出世隐逸寓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人取梅花傲雪斗霜的特质,引申出不屈奋斗的拟人化品格。古人常会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和“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诗句勉励莘莘学子通过苦读奋斗去取得成就。同时梅花也可用于鼓励在逆境或尚未取得成功的人,一些文人的书房就曾直接以“梅花”冠名,如明代张岱的书房即取名为“梅花书屋”。苏州园林中可园的梅林即有此寓意的表达。可园曾是正谊书院园林,园中“一隅堂”取意《论语》中“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堂外遍植梅林,意在营造一种勤学氛围,并给学子们传递出刻苦求学的心理暗示,梅花励志的文化寓意在此意境下得到充分表达。

梅花有清雅脱俗的品质。梅花因其生于幽谷却暗香四溢,又因其高雅脱俗能与仙境产生联想,而被古人称为“清客”或“清友”。其与生俱来的清幽雅韵、不娇不艳、凌寒慎独的特质为文人士大夫所推崇。王安石《绝句》中“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讲的就是梅花绝世而独立、凌寒独自开的品格。苏州园林中沧浪亭瑶华境界意为栽种梅花似仙境的场所,其名源自宋代韩世忠园中梅亭所用匾额;还有如狮子林暗香疏影楼和双香仙馆、拙政园雪香云蔚亭、虎丘冷香阁、求志园香雪廊等也都有此意境。

梅花还具有坚贞高洁的品格。在“岁寒三友”和“四君子”中都有梅花的身影,其坚毅的特质被人视为君子的品德。无论是雪压枝头,还是寒风凛冽,依然花香自来,迎雪盼春,表现出“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气节和操守。文人崇尚其坚强的毅力和敢于斗争的气质,希望通过梅花来达到自我勉励的效果。苏州园林中怡园岁寒草庐、退思园岁寒居、可园浩歌亭边梅林、狮子林文天祥梅花诗碑、天平山庄梅屿等,都能让人联想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文人精神。正如狮子林文天祥诗碑中所云:“静虚群动息,身雅一心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文人常用坚贞高洁的梅花来勉励自己立雪精进。

梅花还蕴含了诸多吉祥寓意,园主通过梅花形图案的运用来传递精神层面的祈愿。这些梅花文化符号涵盖了门窗、砖雕、铺地、陈设等园林装饰中的方方面面,如有寓意长寿吉祥的梅鹤纹铺地图案,有寓意喜上眉梢的喜鹊梅花纹落地罩,还有寓意梅开五福的花窗造型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