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ieulafoy 病

 小小竹排江中游 2023-02-09 发布于黑龙江

Dieulafoy 病(国内称杜氏溃疡病)是一种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畸形引起的出血,畸形的动脉直径通常为1~3mm,80%以上的 Dieulafoy 病发生于食管胃连接处的B6cm之内的胃部,通常是在小弯侧,可能是由于这个区域的血液供应直接来源于胃左动脉,因而会出现这样粗管径的粘膜下动脉畸形。而胃的其他部位的血液供应来源于粘膜下血管丛的分支,这些分支的管径较小,故发生较粗管径动脉畸形的可能性较小。临床症状 Dieulafoy 病是一种较少见的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本病男性较多,突然大呕血为首发症状,也有以黑便为主,反复发生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 

病理特征杜氏病的病理特征为:(1)病变底部胃粘膜缺损,伴类纤维素坏死;(2)在缺损部有粗大的厚壁动脉祥;(3)粘膜肌层下有纤曲而结构异常的动脉;(4)邻近动脉有粗大的厚壁静脉;(5)固有层有淋巴组织汇聚。疾病诊断1、内镜可见孤立性浅表溃疡或糜烂,约为2-5 mm 大小,基底常有动脉突起;出血部位多在胃一食道连接处6 cm 以内的小弯侧。2、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在活动性出血速度达0.5 m // min 以上时,可见造影剂从胃左动脉分支进入胃腔,明确出血部位及性质,因而阳性率高。3、放射性核素闪烁摄影也可用于诊断杜氏病,其在胃肠道出血速度达0.05-0.1 m // min 时,即能测定到放射性核素从血管内外溢到胃肠腔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