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虑”是成长的利器

 行为逻辑 2023-02-09 发布于天津

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2276

写作目的:帮助更多的人提升智慧

有位网友问我:“您好,我是在微信上看到您,最近老是着急,也知道原因就是能力不足而又想要的很多,贪心不足蛇吞象,导致胸胁憋闷,相寻求破解之法,晚上打扰,实在不好意思。”
这位朋友内心是焦虑了,用他的话说是着急了,只不过他的焦虑得影响到了身体。
我告诉他:“着急是因为不具体,你要想清楚你具体因为什么事着急,然后用笔写下来,再写下具体解决方法,最后去行动就行了。”
其实,焦虑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当你你遇到问题,尝试不断去解决问题,就是在成长的路上。
大部分人的焦虑是因为眼界太窄,看得太近,所以,当问题来临时,不知如何解决,他们希望自己能有远见。
还有的人焦虑是因为比别人看得远,能够比常人预见到更多问题,但是,别人却看不到看不懂,很多时候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犯错,这也会使人焦虑。
第一种人焦虑主要是看不透事物本质,缺乏远见。
《学经》说:
人恒无疾,则易遗身健之行,疾不致病,则难知养体之德。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发生不代表以后不会发生,所以,我们要懂得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做事,而不是每天得过且过得过的活着。
即使目前没有疾病,也要注意保养、锻炼身体。
因为生老病死是规律,特别是生活规律不正常的人,这会提高生病的概率,人们在生活中要清楚的觉察自己,懂得“养”。
任何事物在它展现出美好的一面时,不好的一面也在悄然而生,我们要有这种意识。
树生百尺,花香意浓,众滕附焉;水积千顷,叶葱影曳,浮萍生焉。故冬不至,叶不落,则树离于根;天不旱,水不竭,则江海轻其源。
我们不能只看到“树生百尺,花香意浓”的美好的一面,也要意识到“众滕附焉”的事情,不能总在享受着“水积千顷,叶葱影曳”的惬意,也要看到“浮屏”生长的迹象。
所以,缺乏远见,不懂规矩的焦虑,只有在问题出现后才知道着急、后悔,原因就是美好的时候过于放纵,以至于脱离本质,就像树木在枝繁叶茂的时候,陶醉于自己的繁茂,等到冬天的到来,叶子掉光了,才知道根的重要;就像江河湖海总以为自己宽广无垠,只有当天旱水竭时,才知道源头的重要。
为什么总说要保持一颗清静之心,就是因为当你内心清净时,才能更好地看清事物的规律,而不会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发现规律更多的需要智慧,能按照规律自然地去做事更多的需要心性。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