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虚空济 2023-02-09 发布于山东

八佾篇第三15-17

⑮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⑯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⑰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入太庙,每事问。子,指的是孔夫子,太庙这里指的是周公庙,孔子去周公庙,参加助祭的时候,“每事问”,每一件事情都要详细地过问,比如说关于祭品、祭器、祭礼、祭乐等等,每一件事情都要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这个时候有人说,孰谓,就是谁说,鄹人之子知道礼,孔夫子是以知礼著称的。鄹,是一个鲁国的地名,当时孔子的父亲在鄹这个地方做过大夫,孔子也是在这里出生的,所以鄹人,就是指的孔子。

我们可以看出来,用“鄹人”这两个字,其实对孔子是非常不敬的,是有一种鄙视的含义在其中的。谁说鄹人之子知礼乎?都说他以知礼著称,这一看也不知礼,到了周公庙每件事情都要问,他怎么会知礼呢?他什么也不懂。

子闻之曰:是礼也。孔夫子听到了以后说,这就是礼。懂与不懂都要去问,这恰恰就是知礼的表现。为何懂与不懂都要去问会是知礼的表现呢?它体现的是一个人内在的恭敬和谨慎,就是因为谨慎才会每件事情都去问,以免有变动而不知,出现差错。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是不是如此?我们通常思维的常态,可能领导跟我们说一句什么话,可能父母和我们说一句什么话,可能朋友和我们说一句什么话,没等话说完,我们就说,知道了。

实则不一定知道,他可能说的话,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但是在我们的思维方式当中,好像不耐烦听他人把话讲完,我们内在并没有恭敬和谨慎。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一个做领导的人,我们是不是喜欢这样的员工?

当我们讲一番话没等说完,他就已经开始自以为是的知道了,这个时候他去做,往往都是做错的。

比如说,我们跟自己家的孩子说话,通常可能话没等听完,他就说,知道了,我知道怎么做了,你会发现都是不耐烦。

就是因为内心没有了这份恭敬和谨慎,才会认为什么事情都知道了。任何事情都会发生变化的,也许别人昨天和今天与我们说的话相同可能结尾的部分并不相同,可是我们并没有耐心把话说完,所以,孔夫子说,“是礼也。”恰恰因为每件事情都问,这个才是知礼的表现。

当我们内心有了恭敬,有了谨慎,有了谦卑的心态,我们才能听别人把话说完。遇到事情无论懂或者不懂,我们都会去问,是我们内在有恭敬。是因为我们有谦逊的态度,是我们做事情有谨慎的态度,所以我们才能每件事情都会去问。

我们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去到了别人的公司,或者我们去到了别人的家里,你不知道人家,或者他的企业有没有什么样的忌讳,什么样的事情是能做的,什么样的事情是不能做的,不能按照我们过去的思维,我们在家里是什么样子,我们就怎么做,或者说我们去到其他朋友的家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到了现在这个地方,依然可以那样去做。 

所以就是因为我们内心知礼,我们有敬畏之心,我们才会去问,这个手巾我是可不可以用,这个地方我可以坐吗?这个恰恰是一种知礼的表现,是因为我们内在有了恭敬之心,有了谦逊的态度。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指的是射箭,皮,指的是箭靶,箭靶通常都是用布或者皮做的。“射不主皮”,射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射穿箭靶的,是以射中为目的,只要射中靶心即可。

为何呢?“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因为每个人天生的力气是不一样的,这个“科”就是等级的意思,不是一样的等级。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所以射箭的目的,是为了射中靶心,不是看谁能射穿,因为每个人天生力量的等级,就是不同的。这个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和道理。

这里孔夫子讲了一个射箭的事情。我们通过这样一件事情,要明白背后的道理,每个人天赋是不同的。

比如说我们去用人,我们更多地应该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努力地做事情,是不是有诚意的,是不是有敬畏之心的,而不能去看他天赋的部分。

比如说,我们非要去把一个口才不好的人,锻炼成为口才极佳,这个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我们非要把一个力气小的人,让他去做非常沉重的体力工作,这个是非常难改变的事情。

比如说,一个人在某一方面他是没有天赋的,可是我们非要他达到标准和要求,这个是很难的。

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会知道怎么用人,我们用人的长处,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这个非常之关键。

我们培养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说,这个孩子在写字方面是没有天赋的,我们非要求他把字写得多好,我们自己痛苦,他也很痛苦。这个孩子在画画方面是没有天赋的,我们非要拿自己的孩子和画画优秀的孩子相比,我们自己也会很累,孩子也会很痛苦。

所以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不同,我们要看到每个人的优点,每个人的缺点,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该怎样去培养一个人,该怎样去教育我们的孩子,该把什么样的人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让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天赋的人,去做相应的事情。因为为力是不同科的,每个人的等级天赋,都有所不同。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去,就是去掉、废除的意思。告朔,在周朝的时候,周天子在每个冬季之初,都会召集诸侯,颁布历书,这个历书,就相当于现在的日历,里面记载着节气,每个月的初一有没有闰月等等这些事情,把历书颁布给每一个诸侯以后,诸侯带回去藏于祖庙,每个月的初一祭祀。

祭祀的时候,会用到饩羊,把羊杀掉以后,但是没有经过烹煮,这样的一个羊,称为饩羊。每个月初一的时候举行祭祀,用饩羊,然后开始听政,听诸侯国的朝政,有这样的一种祭祀活动,一种礼仪。

这个时候,子贡说想要废除掉供奉饩羊这件事情。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啊,你爱的是羊,我爱的是其中的礼。

子贡之所以说想要去掉饩羊,它是有当时时代的背景。

到了鲁文公的时候,就开始每个月自己已经不亲自去祭祀和供奉了,只是让人杀了羊以后,把它送到那里去,在这种情况下,子贡认为还有什么意义吗?已经失去了祭祀的意义,已经失去了礼仪,干嘛还要再送去一只羊呢?所以说,不如把它废掉了。

这个时候孔夫子说,子贡,你爱的是那只羊,我爱的是那个礼。羊还要送的,为什么呢?如果连这只羊都不送了,这件事情就被彻底的忘记了。有这只羊,起码还有存下来的痕迹,大家还会知道有这样一个祭祀的活动,如果连这个形式都没有了,这件事情就会被彻底的忘记了。

所以孔子是不赞同把羊去掉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夫子还是想挽回礼仪的,还是想挽回这件事情,所以留下了羊,用来做警醒。

我们学习八佾篇,开篇就会讲到,三桓很多行为是不合礼的,我们讲到这里就不难看出,礼崩乐坏的时代,不光是季氏越礼,从国君开始,都开始不守礼法。上行下效。从上开始就不守礼,所以下面的臣民,自然也就会有很多越礼的行为。

所以说礼崩乐坏,大道既隐,失其秩序,天下大乱,从上到下都开始不守礼,这个秩序自然就失去了平衡,会导致天下大乱。

我们再来延伸一下,到我们生活和工作当中,其实也是一样的,有一些看似形式上的东西,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有的,有一些形式上的东西,也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去纪念,让人们心里还能有礼的痕迹存在。

比如说在一个企业当中,也经常会举办各种活动,这种活动看似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但是实则也是为了激发内在的团结,内在的友爱,内在的互助。所以说孔夫子留下羊这件事情,也想挽回大家内心的道德,是想通过还有羊这一件事情,不能失去了这个礼,不能失去祭祀的活动,从而想挽回内在的仁德之心,显然并没有达到。

可是无论达没达到,都要去努力地去做事情,要努力地去担当。

比如说,我们在一个团队当中,当发现大家外在的行为开始不守礼,不守规则的时候,我们也会通过一些形式、一些活动,让大家变得更团结。实则根源也是为了激发大家内在的义气,大家内在的那种担当和奉献的精神。

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要为了形式而形式,而是要看到形式背后的义理。只有我们自己懂得义理,才知道我们做一些形式上的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自己的心里是有主旨的,我们自己的心里知道我们要去努力和达到的方向。

一旦内在开始缺失,外在的形式必然也会开始逐渐地缺失,当我们发现人的内在、团队的内在是缺失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形式来激发某种内在的诚意,工作的敬畏之心,内在的仁爱之心,内在的义气的担当。如果内在也在缺失,外在也在逐渐地消失,我们再不懂得及时地挽回,那件事情大势已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