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随谈今天上午,当我随手打开手机网络视频时,一帧杭州某名称含“随园”的养老公寓映入我的眼帘之中。曾记得,这是我的一个清华同班同学的养老居所。就是这个“随园”的名称,引起了我莫大的兴趣。既打开了我前几天《黄姚古镇》之行的记忆闸门,又联想起了有关“随园”的来龙去脉。![]()
葵卯年春节过后不久,元宵佳节之前,我随家人外出随心旅游,途中落脚中国十大古镇之一的《黄姚古镇》。比起其他几个古镇而言,《黄姚古镇》有其独特之处,即千年以来,它是唯一的一个原汁原味保存下来的活古镇。 2月3日上午,我们一行在古镇随处游览,当转悠到一处民宅时,只见门口挂一木牌,写有“游客止步”字样,我不免好奇,遂抬头一望,砖砌门洞正上方,一块匾额上的“随园”两字,着实让我惊诧不已。要说这两个字,初看很平常,细想的话,倒是蕴含文化艺术韵味。能给房屋取名“随园”,足见其主人抱有潇洒活脱、随遇而安的人生情调,兴许还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鉴于此,我即刻拍摄下来,以示我们旅游的见证。为何“随园”两字会让我予以特别关照呢?一言以蔽之,皆因为这两个字非同寻常,富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渊源。 打开尘封的历史,我们便可以见识到“随园”文字和《随园》园林的百年沧桑。我们都读过中国名著《红楼梦》,有学术浓厚兴趣的朋友可能还读过《红楼梦》原貌最早期的手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无人不知,作者就是名人曹雪芹。那么,《随园》的前身,就是时任江南织造的曹雪芹祖父曹寅家族的私家园林。坊间曾有传说,《红楼梦》绘声绘色所描写的《大观园》,就是后来的《随园》前身。此后,任职江南织造的隋赫德迁居于此,取名《隋园》。然而,由于经营无方,管理不善,《隋园》衰败荒芜,沦为茶肆。据清代著名文人、时任江宁县令的浙江钱塘(即今杭州)人袁枚自述,他舍官弃职,退隐江湖,用重金购得《隋园》,再经过他精心规划设计,成为当地别具一格的江南名园,遂将《隋园》易名为《随园》,自号《随园》主人、《随园》老人。在《随园》,袁枚写下了不朽的名篇《随园诗话》和《随园食单》,一直居住到他百年老去。颇为遗憾的是,在太平天国年代。由于开荒种粮,《随园》被毁,夷为平地,成为农庄。从此,天下名园《随园》便不复存在。到了近代,1923年7月,《金陵女子大学》将校址移迁于原《随园》的遗址。历史上的《随园》具体位置如今已很难确定,但其大致方位还是可以划定,即位于现在的南京五台山附近、旧名小仓山一带。《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和《随园大厦》等单位的建筑就在此范围之中。如今,《随园》的实景,虽然荡然无存,但《随园》的声誉,仍旧光照千古。《随园》的遗址,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随园》的前世今生,让我兴致所至,于是随心随手,遣词造句,作“《随园》随谈”纪之。《pengxq书斋》主人 彭学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