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谈马拉松的时,我谈些什么

 罗卜笔记 2023-02-09 发布于广东

初识马拉松

偶然的一天看到一篇文章的推送,让我很好奇,大意是“明天深圳马拉松,某某公交和某某路段暂时不能停靠和进入”。一场马拉松好像影响了大家的生活。

但好在只有半天时间,一般在马拉松前一天晚上清场,设置路障,安排工作人员和义工维持秩序。

那会的我不跑步,虽然是周末,我可以选择不出行,即使出行好像也不用经过马拉松路线,对我个人影响不大。

但一场赛事,参与好几万人,加上组织工作人员和义工等,也要好几万人在同时维持现场,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跑步运动员的黄金时刻哈。

近距离接触,是在南京城墙门口,那天正好旅游到玄武湖,也不知道在组织马拉松活动,就在路边看着突然跑来一群人,经过我眼前,让我很震惊,也让我好欢喜。

第二次接触是深圳马拉松,有几个朋友在跑,我只是晚点去终点接他们,并没有去感受那个氛围,只是看到很多人陆陆续续都跑到终点,为他们点赞,为他们战胜自己鼓励加油。

参与马拉松

直到我自己开始跑步时,我是跑了两个月,大概跑了180公里不到,就迎来自己的首场马拉松,激动中又带着担忧。

一般参与马拉松都会有这样的状态,开始听到某某马拉松要开始报名,就一直期待的;等开始报名时,在官方信息一出来就快速报名,然后等抽签;抽签时间一到,快速查询,看看是否中了没有;中签,很开心,很兴奋;不中签,内心失落,安慰自己,下次一定可以的;通过赞助商邀请,又是激动,很兴奋;最后出号码牌,拿参赛物资,准备参赛。

这是从报名到参赛的一段心理历程,有人喜也有人忧,每一次参赛都是如此。

首次马拉松参加的是深圳宝安马拉松,那一天早早的去马拉松比赛,喝点温水,吃点东西,比较要跑马拉松,时间还是很长的。

看到大家都在等候区热身,找队友,唠嗑,马上就要开始跑了,首次参赛的我又是激动,又是紧张,又是担忧,心里很复杂。

当起跑开始,眼前就是终点,虽然有人同行,但还是需要一个人跑到终点,前半程是轻松和愉悦,后半程是咬牙坚持和各种痛苦。

前半场大部分体力还不错,沿途也有跑友一起跑,聊聊天,时间过的很快,但到后半程,每个人都体力都不同,跑的快的就继续奔跑,跑的慢,就慢慢跑,跑的慢还跑的不痛快。

我们都知道人生如马拉松,当你跑马拉松的时候,就能深刻的体会,人生并不会如马拉松一般,他是一个长期主义,整个过程你可以快,也可以慢,但一定要按自己的节奏来。

不要与他人去比,有些人跑了几十年,我们很难去比,有些人才跑没多久,他们也比不了,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与自己比,每一次马拉松会不会比上一次更好,会不会PB。

在跑步的最后10公里,眼看就要到9公里……3公里,总会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也会看到沿途的观赛者,有加油鼓励,有助威呐喊,那一刻也会继续往前奔跑。

直到最后一公里了,要调整好状态,保持起跑时那个状态,沿途的摄影师,路人,还有不远处的终点线,就要到了,那一刻感觉前面跑的每一步都很值得,为了到终点那一刻,整个人都是兴奋的,拿到奖品,拿到完赛物资,做好完善拉伸,这一次马拉松终于完成了。

马拉松感悟

虽然这一次谈的都是一些个人的参赛体验,上一次参赛还是在2020年的广州马拉松,这次还有不到15天的时间,我就要参加深圳马拉松,也是第一次参加深圳马拉松。

虽然这次并没有参与报名,是通过全棉时代的一个活动获得的名额,非常幸运,但在准备上还是有些不足,这一次我的目标是安全完赛,不追求成绩。

当我谈马拉松的时候,更多的是谈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可能和大部分人会相同,但参与的体验和未参与的体验还是很大区别的,如果你没有参加过,我建议你去体验一下,哪怕只是半程马拉松也是可以的。

我个人觉得,人的一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我们要用马拉松的姿态去过好每一天,重要的不是要有多快,而是每一次都能安全完赛,每一次都要有新的人生体验。

当我谈马拉松的时候,我更多的要告诉自己,你可以去挑战,你要相信自己,平时多一些训练,跑起来就会很轻松,你若还没有开始跑步,现在就可以去尝试,前提是你有这个意愿,有这个信心。

不然我劝你不要轻易去跑步,你会浪费睡觉的时间去跑10公里,也会浪费很多早起的时间去跑步,也会浪费周末的时间跑半程马拉松或者马拉松,真的,我就是这样过来的。

你的关注,对我很重要
我是罗卜,懂点运营,会点阅读方法,把写作当日常,组织过读书会,开过训练营,做过共读会,参加过马拉松,跑过越野赛。
探寻各种副业,帮好友拿过二手机,有固定的优惠全新手机渠道,欢迎来链接我。
欢迎围观朋友圈。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给个点赞支持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