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形式主义进校园的危害长期性

 jumm2015 2023-02-10 发布于陕西

一、什么叫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指的是一种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加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它违背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科学原理。

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其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是欺上瞒下,做表面文章,虚多实少,阳奉阴违喊口号多,不折不扣抓落实少。

形式主义典型特征是脱离现实生活,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认为是形式决定内容,而不是内容决定形式。

二、形式主义的危害

危害一:贻误工作。由于形式主义是务虚不务实,玩假大空,不干实事,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注重形式上的创新,来博眼球。真正的工作并没有落实。

危害二:疏离党群关系。因为注重形式,因此在实际调查研究中注重的是前呼后拥,注重是走过场,注重的声势。注重的权威。结果是脱离了群众。

危害三: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

危害四:腐化了干部。形式主义是一种腐蚀剂,会对干部造成严重腐蚀。对党的事业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危害五:劳民伤财。因为搞形式主义是要讲排场的,这些排场是需要花钱的,而且是真金白银。但却没有作用。

危害六:形成腐败的土壤。

三、学校中常见的形式主义

(一)学校工作督查上的形式主义

1.督查频次上的形式主义。如在疫情防控期间,防疫、纪检、卫生监督所、体卫艺科、乡镇、中心校等都对学校进行防疫工作的检查,但实质上并没有为学校解决防疫上的任何一件事。但各个部门都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出了问题都可以实现自保,唯独学校无法推脱。

2.教育督查内容上的形式主义。如督查活动开展,一定要纸质材料(方案、过程性材料、活动开展的图片资料、总结)如果没有图片资料就认为你没有开展。提供电子档也不行,必须有纸质材料。上课必须要看备课笔记(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对教学内容十分熟悉也不行)、教案必须手写,打印不行。

(二)学校会议的形式主义。

由于上面布置的任务越来越多,政府各个部门都能给学校下达任务,学校为了传达这些精神和要求,就必须要开会,于是一个会议上准备多个会标,不停的在更换会标并拍照留存,作为应会检查的需要。

(三)活动的形式主义。

上面要求学校开展的对学生教育的活动越来越多,学校都必须完成,可工作课时设置是死的,如果要把上面的活动全部开展起来,就有可能影响学校的教学任务完成。于是学校就每一次上面布置的活动按班级轮流完成,全校所有年级轮流下来后,再重新开始。

(四)社团活动上的形式主义。

由于现在讲究学生的全面发展,讲究发挥学生的特长,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于是各个学校都组织了多个社团。当上面的检查来了,这些社团就开始活动,平时就不开展。

(五)减负和延时服务上的形式主义。

工作在中小学全面实施了减负和课后延时服务。但学生的书包是越来越重,学生所购买的资料越来越多,课后延时服务全部是文化课补习。当上面有检查时,就让学生把所有的学习资料全部藏到指定的地方,课后延时服务费也开展一些事先准备好的活动。

(六)特异学生的教育上的形式主义。

为了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完成义务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对一些特殊学生要求送教上门。于是学校也组织了一些老师上门,并拍照保存。但去的次数可能一学期也只有那么一两次,目的是为了完成资料所需要的。

(七)劳动教育上的形式主义。

有的学校在劳动教育上也在做形式主义文章,利用开学或某一天的某一个时段组织学生开展劳动,然后又是摄像,又是拍照,又是请新闻媒体,最终把这个活动意义和作用全部体现出来了,但一学期可能就这么一次。

(八)开学仪式的形式主义。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许多学校在开学仪式上是大做文章,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甚至也有的学校要求背诵满江红。

四、警惕学校形式主义危害的长期性。

我们都知道形式主义危害大,害人深,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利,所以党和国家一直在打击形式主义,一直在反对形式主义,作为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更不能容许形式主义在校园泛滥。

因为,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地方。如果我们现在让学校有形式主义,那么我们的学生也会在这种氛围中学会形式主义,学会弄虚作假。

请问这些学生将来长大成人了,他们能否能静心下来工作,静心下来干实事,静心下来为人民谋福,为子孙后代谋福吗?

这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长期利益和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形式主义远离校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