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名医名方(98)

 百草堂图书馆 2023-02-10 发布于内蒙古

董建华的 肝胃百合汤

[组成] 柴胡10克,黄芩10克,百合15克,丹参15克,乌药10克,川楝10克,郁金10克
[功能] 疏肝理气,清胃活血
[主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胃神经官能症等属肝胃不和、肝郁气滞血瘀、肝胃郁热者。
[用法] 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加减] 上腹痛有定处而拒按,舌质滞暗或见瘀斑者加桃仁10克;腹痛而见黑便者加生蒲黄克;便秘者加火麻仁或瓜蒌仁15-20克;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数者加沙参、麦冬各15克,或加生地12克,瓜蒌15克;神疲气短者加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


何绍奇的 带状疱疹治方

【组成】:大栝楼1、2两,甘草2钱,红花5分。
常以此为基础方,酌加大青叶、板蓝根、僵蚕、桑寄生、银花清热解毒,赤、白芍,延胡索,丹参,七厘散(吞),活血止痛, 病延日久者,则要从久痛入络考虑,酌加桃仁、当归须、全蝎、蜈蚣。在带状疱疹两端拔火罐,也有助于止痛。在疱疹上亦可拔罐,如破溃滋水者,涂以龙胆紫即可,有的疼痛不在疱疹部位,则另在痛点(阿是穴)拔罐。

王渭川的 带状疱疹特效方

【方用】: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凉开水调涂,一日数次。(干则再
涂) 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疗痛痒,疥痱等疾甚效,用鹅一翎蘸扫患处,痛
痒自止,红肿即消。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等
邓铁涛老先生的(五灵止痛散方)治带状疱疹后遗证:丁香9g,郁金9g,柴胡9g,枳壳9g,川芎9g,赤芍9g,板兰根30g,甘草9g,(疼痛严重者压加五灵脂、蒲黄、冰片少许共为末)装胶囊,一次3-5g,水送服。


邹学熹的 铁枵消疹饮

【组成】:丹皮15克、赤芍15克、紫草6克、生地15克、防风10克、银花藤30克、地肤子15克、全蝎6克、蝉蜕10克、僵蚕10克,白藓皮15克
【功能】:凉血祛风,清热利湿
主治:各种湿疹(包括湿性过敏性皮炎)。专用于全身湿疹,搔痒难忍,黄水横流,此消而彼发,羧年不愈之证,也用于青春痘;酒渣鼻等皮肤病,都有较好果。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3一5次服。

李寿山的 和中消痞汤

[组成]  党参15克,制半夏10克,黄连3克,丹参15克,蒲公英15克,白芍
15克,炙甘草6克,干姜3克。
[主治]  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闷胀,或脘腹痞满,嘈杂不舒,似痛非痛,饭后饱胀明显,纳呆食少,口苦口粘,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象弦滑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痰湿中阻、寒热夹杂之胃痞症。
[用法]  日一剂,水煎分两次口服。
加减: 胃痛明显加元胡、香橼皮;胃中冷倍加干姜、肉桂;灼痛口干者干姜易炮姜,加石斛;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枳壳;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等。

董建华的 加味麦味地黄汤
[组成]  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山萸肉10克,紫石英15克(先煎),熟地10克,山药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肉桂3-6克
[功能] 补肾纳气平喘
[用法]  日一剂,文火久煎,分温两服
[主治]  老年性喘咳(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许多老年喘咳患者,病史多在二三十年之上,用清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常法屡不见效者,以本方从肺肾入手,纳气平喘,疗效甚佳。


董建华的 黄精四草汤
[组成]  黄精20克,夏枯草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豨莶草15克。
[用法]  日一剂,水煎服
[主治]  眩晕,手麻,肿胀兼有高血压者(高血压病)。


关幼波的 健脾舒肝丸

[组成]  党参12克,山药12克,炒苡米12克,陈皮12克,草蔻6克,当
归10克,白芍12克,柴胡10克,郁金10克。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或倍其量,其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服1-2丸,日服2次。
[主治]  肝病后,胸胁胀满,纳食不香,身倦乏力者。临床多用于肝炎恢复
期,肝功能已恢复正常,消化机能未完全恢复者。

关幼波的 青碧散

[组成]  青黛10克(包),明矾3克,草决明15克,生山楂15克,醋柴胡10
克,郁金10克,丹参12克,泽兰12克,六一散15克(包)
[主治]  肝炎后肝脂肪性变。临床以肝炎恢复期由于过度强调营养所致短期内体重迅速增加,食欲亢进,仍极度疲乏,不耐劳作,大便不调(次数多、不成形、不畅通),舌质暗,苔白,脉沉滑为特征。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或共研细末,装一号胶囊,每次饭后服一粒,每日2-3次。
[加减] 若见有肝热,头晕目眩(血压常波动或一直偏高者),属于实证者加苦丁茶、生槐米;血压显著各高并伴有头痛者,加生石膏;若属大肠湿热,大便粘滞不畅者,加川军、瓜蒌、白头翁、秦皮、焦四仙;若见明显乏力,动则气短汗出,面肢浮肿,证属脾虚气弱者,加葛根、党参、苍术、玉米须、泽泻;若见失眠,腰膝酸软,劳累后肝区疼痛加重,证属阴虚血亏者,加何首乌、黄精、枸杞子等。

丁锷的 消瘀接骨散

【组成】:花椒20克、五加皮50克、白芷50克、桂皮20克、川芎50克
【功能】:温经通络、行瘀止痛。
【主治】:各种急、慢性损伤后的局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急性腰扭伤以该药外敷后分钟即可止痛;新鲜骨折复位后外敷10分钟止痛,1~2天即可消肿,明显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
【用法】:上述药物研成粉未,用少许饴糖或蜂蜜调成糊状即可使用。取该药膏适量敷于患处,外用洁净的纱布或棉布覆盖固定即可。每24小时更换一次,1周为1疗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