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鸡一农民一锄头下去,发现西周大墓,专家:许是姜子牙族人墓地

 浩然文史 2023-02-10 发布于山东

旧文精选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三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宝鸡石鼓山

商周时期的统治者喜欢用青铜器代表自己的身份和等级,也常常在墓葬中陪葬青铜器作为死后享用的物品。青铜器通常都是以单件为单位随葬的,成套成组出现的很少,若是出土,必定是重大发现。

今天宝鸡市区渭河两岸,戴家湾居北,石鼓山居南,在这不大的区域内,百年间竟然4次出土大量青铜器,其中“柉[fán]禁”就是一种独特的组合,刷新了世人对西周初年青铜器组合使用的认识。而出土青铜器的墓葬群,墓主的身份更是给人以无限猜想。

宝鸡渭河两岸

一、旧的发现

“柉禁”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晚清大收藏家,时任湖北巡抚端方的著作《陶斋吉金录》中。而这也引出了宝鸡戴家湾青铜器的第一次大发现。

《陶斋吉金录》中的柉禁全图

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1901年八国联军的战火刚刚平息,清王朝摇摇欲坠。陕西宝鸡的农民王奎在戴家湾耕地时,发现了青铜器。

时任湖北巡抚端方就爱收藏古玩,立马派人前往收购,共得铜禁1件,铜尊1件,铜卣2件,铜盉1件,铜爵1件,铜觚1件,铜觯3件,铜角1件,铜斝1件。之后又出土了1件铜觯、6件铜匕,也一起归了端方。

清朝金石学家端方

端方得到这批宝贝,喜不自禁,在《陶斋吉金录》中为这批铜器绘制了线图,制作了精美的拓片。所谓“柉禁十三器”,就这样名冠于世了。

柉禁十三器照片

端方这个人官运亨通,之后不久,他就调任两江总督,从武昌搬家到了南京,没过几年,又做了直隶总督。这“柉禁十三器”作为端方的最爱,自然是跟随着端方四处奔波。端方也将这批器物不断展示给他的朋友们观赏,更让前来的朋友与柉禁十三器合影。于是留下了下面这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端方等人与戴家湾出土的柉禁十三器合影

不过端方也有不幸的时候。1911年,端方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死于战乱。这珍贵的柉禁十三器就落入了外国人福开森之手。福开森得到这批器物后,将其送到了纽约,今天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还能看见它们。

福开森(前排右二)

二、传承和新的发现

清朝灭亡了,民国建立,不过战火纷飞,军阀混战。在宝鸡也出了一个盗墓的大军阀——党玉坤。1926年左右,党玉坤盘踞在宝鸡一带,征发民夫,大肆盗挖古墓葬,得到了许多古物,据说其中也有一件铜禁。这一次流散出来的大量珍贵的西周文物,许多可能再也难以找回。

盗墓贼留下的盗洞

历尽了劫难,新中国成立后,戴家湾、石鼓山地区终于迎来了科学的考古发掘。1983、1992年,石鼓山地区多次出土青铜器。到了2012年,更是有了一次举世瞩目的大发现。

当时石嘴头村民在村东南取土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座西周墓葬,考古人员将其编号为石鼓山M1。在墓中,考古人员共清理出铜器175件。如此众多的铜器让考古人员喜出望外。更喜人的是,在临近M1不远的西北方约10米,又发现了一座墓葬,标记为M2,其中又出土了铜器3件和许多宝石、玛瑙。

石鼓山西周墓地发掘现场

惊喜接连不断,就在石鼓山M1、M2的发掘接近尾声的时候,在其西北约21米处,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西周大型竖穴土坑墓,标记为M3。M3的发掘收获之丰富、发现之惊人、谜团之神奇,大大出乎考古工作者的预料

石鼓山M3平面图

M3南北向,长约4.3米,宽约3.6米,深度推测在7-8米。内有两椁一棺,墓主骨骼已经腐朽,但墓内的壁龛和二层台上却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青铜礼器共计31件,有鼎6、簋6、卣6件,甗[yǎn]、壶、尊、方彝、爵、觯、罍、盘、盉等各1件。

更更喜人的是,还出土了一件与端方旧藏“柉禁十三器”近乎一模一样的铜禁。这大大激发了考古工作者的兴趣。这是何等的巧合呀,在宝鸡石鼓山、戴家湾这个地方,居然出土了三件形制近乎相同的铜禁。

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出土的铜禁

三、文化属性

宝鸡是周人腹地,那么石鼓山-戴家湾墓地发现的如此高级别的墓葬属于周人吗?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考古人的心头。根据出土的器物形制,考古工作者判断墓葬的年代应是西周早期。

石鼓山墓地出土的青铜鼎

墓中铜器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有典型商文化因素的器物;第二类是周人在灭商以前自己制作的较为粗糙的器物;第三类是西周初期在石鼓山一带出现的特有的体量较大、器体厚重、装饰繁缛的青铜器。这似乎说明了石鼓山-戴家湾墓地墓主人的独特身份。

石鼓山墓地出土的提梁卣

一般情况下,要是在西周墓葬中出现来自商文化的器物,那应该就是西周初的墓葬。也就是周武王灭商之后,将战利品赏赐给有功的将领。在石鼓山墓葬中出土的商文化因素器物,很可能就是来自这场商周变革的战争。

如果是这样,那墓主人是一个战功卓著的将领吗?

这一问题陷入了僵局。

然而在发掘过程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注意。在石鼓山M3出土的很多铜器上,都有一个“户”字!专家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族徽!所谓族徽,就是“族氏铭文”,最早由郭沫若先生提出,是一种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标识器主族属身份的符号。而此次发现的大量“户”字族徽,就说明墓主的家族是“户”族。

史学大家郭沫若

“户”族的起源,史书记载与“有扈氏”有关,而“有扈氏”是姜戎的一支。大家熟知周人是“姬姜同盟”的部落联盟,周初有非常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姜子牙”,那这支石鼓山地区的“户”族,很可能与姜氏有关。石鼓山、戴家湾一带或许就是姜氏族人的采邑。

石鼓山-戴家湾地图

文史君说

宝鸡,青铜器之乡。几千年来这里历经风雨沧桑,但依然为我们承载着厚重的文明。石鼓山-戴家湾墓地,谜团还有很多,工作还在继续,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新的发现,引导着我们向真相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周原鹿鸣》,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

任雪莉:《宝鸡戴家湾商周铜器群的整理与研究》,线装书局,2012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西周墓》,《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1期。

尹盛平、尹夏清:《关于宝鸡市戴家湾、石鼓山商周墓地的国别与家族问题》,《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召燕不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