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名医名方(16)

 百草堂图书馆 2023-02-10 发布于内蒙古

张士舜 二苓利水方
 
组成:茯苓100克,猪苓100克,葶苈子50克,车前子(包煎)50克,泽泻20克,黄芪100克,姬松茸100克。
功能:利水消肿,扶正抗癌。
主治:各系统肿瘤引起的胸腹水、下肢水肿。
用法:水煎取汁36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1剂。
加减运用:本方为治疗胸腹水、下肢水肿的基础方,在临床应用时,应在本方基础上,根据具体证型进行加减,例如:属鳞癌者,加冬凌草、紫草等,可合并抗鳞癌方治疗;属腺癌者,加重楼、白英、山慈菇等,可合并抗腺癌方治疗;肺癌者,加肺形草、紫菀、桑白皮引药入肺;胃癌者,加炒地榆引药入胃;肝癌者,加柴胡、郁金、溪黄草、田基黄等;多梦者,加龙眼肉;失眠者加合欢花、合欢皮、炒枣仁、夜交藤等,合并睡眠方治疗;疼痛明显者加元胡、鼠妇、徐长卿等,可合并癌痛方治疗;阳虚者加干姜、肉桂等;脑转移者,加白芷、冰片;头晕者,加天麻、钩藤;骨转移者加川断、杜仲、骨碎补等。

周来兴 一青二白汤
 
组成:大青叶15克,白术30克,白芍30克,杜仲12克,鸡血藤12克,枸杞12克,山萸肉10克,红参10克,牡丹皮10克,绞股蓝10克,茯苓9克,柴胡6克。
功能:调理脾胃、补益五脏。
主治:各种虚劳病症,如现代西医学的胃弛缓症、胃肠功能紊乱、甲状腺病、糖尿病、肾上腺病、更年期综合征、贫血、癌症放化疗等多系统、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出现的类属中医虚劳临床范畴者及未病、亚健康。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一剂两煎,汤液混合(约300毫升),晨起与临卧时温服,红参一味,可从药渣中捡出,蘸饴糖吃掉。
加减:虚劳多汗,减牡丹皮加黄芪、防风;潮热,减红参加黄柏、怀牛膝;肢
冷,减甘杞果加桂枝、制附子;心悸,减杜仲加龙骨、牡蛎;滞痛,减绞股蓝加葛根、田七;失眠,减山萸肉加半夏、麦冬;烦扰,减鸡血藤加大黄、甘草。注意事项:慎摄饮食、避恶情绪。

赵继荣 颈痛Ⅰ号方
 
组成:葛根30克,羌活10克,茯苓15克,白术2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30克,白芷10克,细辛10克,川芎15克,白芍20克,元胡15克,甘草10克,三七粉4克(冲服)。
功效:补气养血、舒经通络、散瘀止痛。
主治: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项部酸困、僵痛,活动受限,颈部前屈后伸受限及上肢痹痛、麻木等症状。
用法:每剂方药加水浸泡20分钟后,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煎煮两次后留汁400~500毫升,分为2份,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份。
加减: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患者有双上肢及颈肩部发凉症状,可加桂枝以驱散风寒、温经通脉、助阳化气;睡眠欠佳者加五味子、石菖蒲,以益气生津、补益心肾、宁心安神,改善睡眠;如患者舌苔白腻,湿气较重者可加砂仁,以化湿行气、温中。


张恩树 泻白化血汤
 
组成:桑白皮2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粳米5克,血余炭10克,花蕊石(先煎)50克,三七粉(吞服)3克。
功能:清肺泻火,止血生新。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症状较重者,每日2剂,每6小时1次。
加减运用:若出现风热证,伴有发热,头痛,咽痛,去地骨皮,加桑叶、菊花、牛蒡子;若兼有燥火,症见鼻干,呛咳,舌红少津,脉细数,加沙参、麦冬、天花粉;若痰热较重,症见发热,痰多黄稠,加鱼腥草、炒黄芩、大贝母;若木火刑金,症见烦躁易怒,胸胁引痛,加黛蛤散(布包)、炒山栀;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
注意事项:此病初期常兼有表邪,不可过于辛散,酌用少许清热解表之品,且需中病即止;若辛散过度,则熏灼脉络,重伤阴血,亦取“血家忌汗”之意。究其本源,该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咯血之时,宜清泻肺热、祛瘀止血,急则治标;俟症状改善,当从滋水涵木、养阴润肺入手,重在治本,这对于防止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复发,有一定意义。

孙自学 固肾涩精汤
 
组成:生地黄25克,生山药25克,生山茱萸25克,沙苑子15克,芡实12克,知母9克,黄柏9克,莲子心6克,车前子(包煎)10克。
功能:补肾益精,滋阴清热,固涩敛精。
主治:遗精。
用法:每日煎服1剂,连煎2次,首次清水1000毫升煎至250毫升,第二次清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煎得药液1日分早、中、晚3次温服。
加减运用:若偏于肾阴虚者,加熟地黄、枸杞子、阿胶;若偏于肾阳虚者,加锁阳、鹿角霜、菟丝子;若偏于心火旺者,加黄连、栀子、酸枣仁;若偏于心脾虚者,加黄芪、人参、茯神;若肝经湿热者加茯苓、薏苡仁、萆薢。


王净净 面瘫方
 
组成:川芎10克,防风10克,葛根15克,地龙10克,僵蚕10克,牡丹皮10
克,丹参15克,全蝎3克,白附子10克,当归10克,鸡血藤10克,丝瓜络10
克,甘草3克。
功能: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解毒止痉。
主治:面神经麻痹。
用法:每剂中药加水浸泡20分钟后,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每剂煎2次,共留汁400~500毫升,分2次于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加减运用:面瘫初期者加忍冬藤以增强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之功;风寒袭络而伴见恶寒甚,周身肌肉酸痛者加麻黄、桂枝、甘草;风热伤络而伴见发热恶风,口苦咽干欲饮者加生石膏、黄芩、白芷;热毒伤络伴有患侧疱疹灼痛、舌干口苦者加连翘、黄芩、牛蒡子;风痰阻络伴有口角流涎,脘腹不舒者合用二陈汤;血虚肝旺伴有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者加用白芍、炙甘草、钩藤、何首乌;面瘫中后期,迁延日久,嘴眼?斜不除,咀嚼无力者,合用四君子汤以补益脾胃。注意事项:嘱咐面神经麻痹患者急性期出行当戴口罩以避风寒;慎饮食,避免辛辣油炸等肥甘厚味之品;节起居,夜晚早睡,避免长期观看电子显示屏;有眼睑闭合不全之患者可适当选用抗炎、抗病毒及具有润滑作用的眼药水交替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