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安诗词班|曲课资料汇编之四(宫调)

 老九9ccdvxsyy7 2023-02-10 发布于福建

曲课PPT汇编四


  宫调本是音乐术语,不管词、曲皆有所属宫调,因此当时填词、度曲都与音乐有关,到了后世,词、曲渐渐脱离了音乐,成了纯粹的歌词(文学范畴)。尤其是“词”,宫调已经不再提及。然而,历代精通词曲者,没有不精通音乐的,这点可以肯定。就是现当代如龙榆生、吴梅、任中敏等,亦如此。
  散曲学习者,有乐理基础的不难从音乐理论上理解“宫调”,没有乐理知识的就当了解一下“宫调”,对学习创作散曲来说不无裨益。
  李渔《闲情偶寄》曰:“从来词曲之旨,首严宫调,次及声音,次及字格。”此所述即宫调不同则声情有别。
  燕南芝庵《唱论》:大凡声音各应律吕,分为六宫十一调,共十七宫调。
  为方便认识宫调,上图课件先从“音名、唱名”说起。
  西洋音乐有十二个音名,分别标明钢琴上的“十二琴键”(七个白键五个黑键)。

  中国古代也有十二个音名,所谓的“十二律”(六律六吕)即是。

  这十二个音名分配到上图“键盘”上,对应的就是西洋的十二个半音。

  中国五声音阶:宫(1)商(2)角(3)徵(5)羽(6)
  (注:以上括号内数字表示简谱。)
  中国五声音阶,增加两个“偏音”后,构成完整的七声音阶(与西洋相似)。
  中国古代三种调式音阶
  一、雅乐(西周制定,用于祭祀,庄严肃穆。)
1(宫)2(商)3(角)#4(变徵)5(徵)6(羽)7(变宫)
  二、清乐(兴起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清新闲逸,类似轻音乐。)
1(宫)2(商)3(角)4(清角)5(徵)6(羽)7(变宫)
  清乐七个音与西洋大调音阶同。
  三、燕乐(即宴乐,隋唐宋时期宫廷宴会歌舞用。)
1(宫)2(商)3(角)4(清角)5(徵)6(羽)b7(闰)
  宋词以当时流行的燕乐为基调,而散曲由于元代“胡乐”在北方兴起,曲便与这种新兴的“胡乐”相结合,故而产生词、曲两种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
  凡以“宫”为主音的调式称作“宫”;以其他各声为主音的调式称作“调”,统称“宫调”。(《元曲辞典》)
  理论上说,中国古代七声音阶(加两偏音)与“十二律吕”可以组合成八十四个“宫调”(即:12x7=84。)
  但实际可操作的宫调只有“六宫十一调”,常用的只有“五宫四调”(教材举例即这九宫调)。

  构成乐曲的乐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并以其中的一个音为主音,这个体系叫作调式

  把调式的中心音主音作为起点和终点,其他各音按音高的顺序依次排列成音阶的形式,称调式音阶

  如:1234567i,其中“1”是主音。中国“宫”调式与西洋大调式,均为“1”调式。

  再如:234567i2,“2”是主音,商调式;67123456,“6”是主音,羽调式。这两个调与西洋小调式比较相似。

  把调式与调性(即1=?)结合起来解释宫调,如:【正宫】(即“黄钟宫”)1=C。

  再如:【大石调】(即“黄钟商”)2=C。

  对于没有乐理基础的人,可能会听得一头雾水,没有关系,就是听不懂,也不影响你学习创作散曲。

  至于什么宫调与什么声情关系密切,对度曲已完全脱离音乐的现代人来说,尽管曲牌上还挂着“宫调”,但已经没有多少意义,随它去吧,由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并无大碍。

  调式、调性、音阶等不大理解者,就当了解,不必纠结。

[名曲鉴赏]卢挚《沉醉东风·秋景》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写山林逸趣,有写诗酒生活,较多则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表现出元前期北散曲作家清丽派的特色,对散曲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晚风·随意



关注原创 关注生活

●作者:

  陈久麟,微名老九。中国音协会员,省作协会员。中华诗词、福建诗词学会会员。老退厦门“归闲居”,聊作诗文消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