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县志记载:“仕芝者,字德周,蓟邑西五里公乐亭人,先籍乃辽宁铁岭人。其先人随清入关,后辗转定居于蓟地。芝公生于乾隆60年,殁于光绪六年,享寿八十余岁。公貌身躯伟岸,长眉畿覆其目慈容可掬,诚若田舍一翁也。”按其家谱商仕芝名字中间字应为:“仕”,是商氏在蓟县的第七代。 商仕芝于幼时即得武传,公乐亭乃山明水秀的地方,明代到蓟州后,先游公乐亭,后去盘山。常有慕名远道而来游览的。一日,商仕芝的父亲见一游者流连顾盼于公乐亭上,其人往来纵越于数丈阔水面,神态自如,其父十分惊异。就延请至家中,恳请传授武艺给其子仕芝。商仕芝虽然学得武艺,但自觉不足。到了成年,即赴盘山北少林寺学艺,拜武僧景礼为师,尽得真传。 北少林寺也叫北少林禅寺,盘山少林寺,北少林,处天津蓟县盘山东南麓“中盘”的开阔山坡上。旧名法兴寺,魏、晋间建,是蓟县县志中记载的现在可找到的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天津最早的寺院。明代进士刘侗《盘山记》记载:“(盘山)盘有三,下盘泉,上盘塔,中盘寺,少林寺也。寺傍红龙池,水鲜崖老”明确指出盘山中盘以少林寺为名。
![]() 其基本技术如下: 基本拳脚套路:一为《弹腿》。此套路为习拳基础,是基本招法的组合。原为十趟。商仕芝根据自己的演练实际情况,创编了两趟弹腿破解之法,共计十二趟。一位《连合炮十二摥》。这是商仕芝按照少林武术风格创编的,同弹腿并称二十四趟弹炮腿。这两个套路是学习北少林武术的入门必修课,是入门的基础精粹。 徒手套路:少林拳种类中的大小洪拳、梅花拳、日月拳、太祖拳、五封炮、乾坤拳、金刚拳、太和拳等拳谱一一俱备。 散手:《同备拳谱》,计二十二门,一门五式,共一百一十招,外有两招,总计一百十二招。这外有两招“怀中挂印”和“喜鹊串枝”正是商仕芝自己创建的。 “同备拳”原称“通臂拳”。“同备”与“通臂”,虽说仅两字之差,这两个字却浸透着商仕芝的无数心血啊!这时的同备拳包括摔、拍、穿、劈、攒五种基本拳法。这五种基本拳法又分别包括摔、击、抖、炸;拍、捕、扑、塌;穿、攉、挤、按;劈、雷、掉、搠;攒、崩、追、刺共二十种拳法。运动方法有伸、探、毒、顺、合、舒、挺、扣、曲、随、摧计十二要诀,力量是由腕——肩——肋——胯——腰一齐发出,即由丹田汇集全身内外之气而发出。通背汇集成同备,完善完备,融会贯通了少林拳法的一切功能,力量也不再是仅限于从肩到腕了,达到禅武结合的最高境界。 拳脚徒手对打:金刚八招,靠打,六合对打等。 器械套路:大小夜叉棍、风魔棍;《汇集乌龙枪谱》六摥,共合二百四十六枪;《大枪练手一套》、《花枪六趟一套》、《六合枪》、《八卦枪》、《梅花枪》、《连环刀》、《青云刀》、《六合双刀》、《五虎断门刀》、《春秋大刀》等及其他长短双软器械多种。 器械合手(器械对练):单刀进枪,大刀进枪,双刀进枪,三节棍进枪,单刀拐子进枪,对扎闪枪等。枪与棍本是同一种类,大小夜叉棍及风魔棍等与枪法对练,共用一套拳谱汇总《枪棍拳谱》一册,并绘有详细插图以供习学之用。 功法类:铁砂掌,阴泉功,点石功,木桩功,足射功,拍打功,沙包功等。药功分为口服壮药,洗药等。养生功法多种,如轮睛功,扣齿弹耳等。另有九忌十八伤之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