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老照片》之 《父亲的金龙、爷爷的路》

 赫建 2023-02-10 发布于吉林

今天的主人公吴宁

长春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立下了不朽的丰碑,是众所周知的“汽车城”。


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厂诞生在一片荒 地上,当时数十里的荒原上汇聚了成千上万的建设大军。如今这些人扎根的地方,成了这座城市里著名的汽车产业基地,在这里居住的老人大都能讲出不少跟汽车有关的往事。今天要跟我们分享经历的吴老先生,就诞生于这样一个汽车工人之家,他给我们带来了一条龙和一段路的故事。


这张全家福拍摄于1960年,站在第一排最左端的男孩就是这张照片的提供者——吴宁,当年他年仅六岁。拍照时正值隆冬,那年吴宁的姑姑,也就是照片中第三排正中穿花袄的女子吴英彬考上了大学,激动不已的全家人换上崭新的冬装,特意拍下了这张全家福。照片中最年长的老人,是吴宁的爷爷吴丹,而第三排中带眼镜的男子,是吴宁的父亲潘小力。吴氏祖孙三代在长春汽车厂的老街区里生活了60年。今年,吴宁62岁。


平日里,遛弯买菜,走在附近的小路上,吴宁总在心里感叹岁月的变迁,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找一处安静的所在,重拾记忆中的点滴往事。


吴宁手上的这张照片,由于常常被摩挲,已经有些微微褪色。照片里戴着草帽,推着小车,顶着烈日炎炎辛苦劳作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吴宁的爷爷吴丹。每当看到这个行走的身影,吴宁眼前总会浮现1964年的跟随爷爷修路的经历。



吴丹所修的路位于昆仑一路与创业大街交会的位置,就是照片上汽车飞驰的地方。别看照片里的路面宽阔平整,这是吴丹用汗水浇灌过的样子,没修之前这里曾令人谈之色变。 

据吴宁回忆,现在花园酒店的位置曾经那个是一座山,汽车经过此处经常会被遮挡视野,造成车祸。在这种情况下,吴宁的爷爷吴丹想到了修路。


年轻时,吴丹曾做过木匠,如今想做几件趁手的工具自然是手到擒来。像照片中的手推车和铁锹都是他的作品。最初修路时,吴宁十岁,吴宁的二哥十二岁,两个孩子一个老人,这就是修路小分队的主力阵容。


跟随爷爷开山挖路时,吴宁上小学,正是贪玩的年纪。别的孩子都在打沙包、弹溜溜的时候,他却每天早上三点起床,在和一车车的泥土较劲。这样风雨无阻的劳作整整持续了一年,通过一年的劳动,吴宁晒黑了皮肤,磨出了老茧,但也养成了规律的作息,收获了强健的体魄。不过当时的吴宁毕竟还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在劳动间歇,听爷爷讲上几段故事。这其中,最令他百听不厌的的就是关于一只小金龙的故事。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数千年来,龙的影响延伸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在毛泽东坐上的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轿车的车头上,就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金龙。


它诞生于1957年,制作者正是吴宁的父亲潘小力。


小金龙的故事开始于1957年年末,一汽工具车间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要求在两个月内,做出一条龙,镶嵌在轿车机盖上。这条龙既要象征着中国轿车工业的崛起,又要体现出一汽人不怕困难的决心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这项任务交到了潘小力等人的手中。

照片背景中的这栋小楼就是小金龙诞生的工具车间,当时突击队在这里辛苦忙碌20天,却制作不出理想的金龙雏形,因为工艺的原因,龙身上的鳞片大量粘连,不够清晰,这让大伙头疼不已。最终这个难题在潘小力连续两天不眠不休的手工修整、雕刻下得以解决。同志们对他的技术都十分钦佩。

这辆“金龙在身”的东风轿车最终开到了中南海,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好评。父亲的光辉形象也就此扎根在年幼的吴宁心中。如今说起这些往事,仍然令他骄傲不已。


吴宁:毕竟是中国第一台轿车,大伙的评价非常高,我感觉很自豪,美国人那时候还说呢,中国人不可能造出轿车来,但中国就用一年时间就造出来了。


做为技术骨干,当年一汽建厂后,第一批出国进修的人员中,就有潘小力的身影。异国风光,先进的技术,为他打开了新的视野。归国后,他先后参与了解放汽车、东风轿车、红旗轿车的制造,在汽车产业上发挥着光和热。



这张照片中,站在解放汽车上,最右侧戴帽子的男子就是潘小力。


照片的背面,写满了手写的俄文,右下角还盖有一个“格拉斯柯夫”的印章,标注的日期为1956年10月1日。从日期推断,1956年正是“解放”牌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的年份,10月1日又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周年,照片中所有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也许当时的他们,正在为祖国的生日和民族汽车工业崛起的双重喜悦而激动不已。


那么,“格拉斯柯夫”又是谁呢?发现这张照片时,吴宁的父亲已经过世,吴宁只能猜测,或许这个留下印章的人就是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对不懂得俄文的吴宁来说,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仿佛是一个谜,随着父辈们的故去而被深深地藏在了相册里。



步入晚年的吴宁,最近新增的一个爱好就是翻阅家里的老相册,这两本经过时光洗刷的相册褪去了 表面的光鲜,与之相对的是一股浓烈的年代气息扑面而来,透过封面上的烫金俄文还能感受到浓浓的异国风情。它们是1954年潘小力从俄罗斯归国时带回来的一份纪念。

相册里有十来张潘小力穿着军装的照片,当年他在部队时就精于维修,摩托车之类的物件都不在话下。原本在部队发展很好的潘小力,为什么会选择退伍来到了一汽呢?吴宁说,这都是爷爷吴丹的要求。


不只是潘小力,在中国第一汽车厂建厂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吴家先后有29人投入到汽车建设之中,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工人之家”。为什么吴丹对汽车行业如此执着?这要从他早年的经历说起。



解放前期,吴丹的职业就是汽车司机,曾为抗日做过“小交通”,当时开的是外国车,修的也是外国车。解放后传来了党中央在长春筹建汽车厂的消息,吴丹为能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而兴奋不已。1953年,他举家搬到长春,从此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这份对汽车的热爱也延续到了子孙身上,成为了一个家族的事业。


当儿孙们一个个都有了出息,古稀之年的吴丹也告别了他热爱的汽车产业。但他的目光却总也离不开与汽车有关的人和事。当他得知家附近的那座山挡住了驾驶员的视线,造成事故频发时,他开山造路的决定是如此的直接和坚定。一年后小路终于修好,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解放汽车能够欢快的行驶在这条路上时,这条路的名字也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越叫越响。大伙亲切的称吴丹为老愚公,称呼他修的路为吴丹路。




以愚公来比喻吴丹,是人们对他敢想敢干、不懈努力的精神的肯定。而他也正是以这样的精神来要求、影响着子孙后辈。如今,吴丹和潘小力两父子都已不在,吴丹路的原址也已经变成了花园酒店的停车场。80年代中期花园酒店竣工后,这条路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走入了人们的回忆之中。三十年后的今天,每当吴宁走到这里都会驻足眺望,追忆那段关于爷爷的路和父亲的龙的故事。



金龙和小路承载着吴家人对汽车的热爱,在吴宁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他心里始终牵挂着那张写满俄文的照片,很想知道它的意义。拍摄过后,我们请教了俄语专家,翻译出了这段珍贵的文字,它的内容是“潘小力同志:祝贺中国生产出第一批国产汽车,在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周年庆典之日发来祝福。1956年10月1日 格拉斯柯夫。格里高利。叶菲莫维奇,长春。”希望这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能唤起吴老先生更多珍贵的回忆。


更多关于 《父亲的金龙、爷爷的路》的故事,尽在8月06日(本周六)22:13分《我们的老照


《我们的老照片》

首播    周六 22:13

本刊宗旨:传播集邮知识,弘扬集邮文化,结交集邮朋友,共同发展集邮。谢谢阅读,欢迎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