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废纸篓里“诞生”的悉尼歌剧院

 赫建 2023-02-10 发布于吉林
都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美轮美奂,被称为20世纪世界七大建筑之首。其实这座驰名建筑并非出自名师大咖,而是名不见经传、39岁的丹麦人乌特松设计,而他的成名差点毁在废纸篓里。

1956年,乌特松无意中看到了澳大利亚政府征集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的广告。他遂产生了创作冲动,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最后拿出了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设计方案。

然而在讨论时,乌特松的方案竟遭“枪毙”而扔进了废纸篓里。后来,刚刚抵达悉尼的评委会成员、美国著名建筑师沙尔兰提出,要看所有的方案。当他从废纸篓里翻出乌特松的图纸时,眼睛倏然一亮,连呼:“艺术珍品,艺术珍品!”这样,在沙尔兰力挽狂澜下,乌特松击败了223个竞争对手,大洋洲才有了无与伦比的建筑。

后来乌特松揭秘说,“我的创作灵感其实只是一枚橘子,如果把橘子剥开后,橘子瓣的形态同歌剧院的屋顶造型是相像的。”

退休后,有幸走进这座悉尼地标性建筑,在歌剧院门前,我看见平台座上有一组“橘子瓣”的造型,初始不解其意,后来才醒悟这是乌特松创意的来源啊!

耸立海岬上的悉尼歌剧院高67米,有20层楼那么高。10个大小不等的贝壳形尖拱顶,前七后三错落有致。在蓝天的映衬下,就像张满着白色的风帆格外炫目。

现在悉尼歌剧院每年大约有300多万外国游客到此观光。我在大厅的售货亭买了几张悉尼歌剧院的明信片,也算是不虚此行吧!

更多精彩
“北京人”,你在哪里?
央视的朋友圈-6(完)
央视的朋友圈-5
央视的朋友圈-4

央视的朋友圈-3

央视的朋友圈-2

央视的朋友圈-1

陈铎老师的礼物

车城邂逅老县长

漫画《指错字》的启示

和央视陈铎老师的友谊

感怀

一张获奖证书

书海“拾遗”

向吴印咸摄影大师致敬

小人书《八十天环游地球》

罗马的“真理之口”

烟标点滴

一张报纸和一张宣传画

天下三大行书

题扇

银幕配角—贺汝瑜

从“和”字说开去

“拉洋片”

翠湖观鸥

“天涯”与“海角”

西沙之恋

桂林,有缘

象棋十问

旅游拾掇

永远的岳飞

四大“名壶”

在牡丹江市瞻仰《八女投江》雕塑

宜兴的善卷洞

名著口诀

“不如著书黄叶村”

黑板报的故事

一个人的参观

书传友谊

千古大家苏轼

三姨

最爱北京城

我的小学班主任——金鑫老师

为“红旗”轿车做嫁衣

电影歌曲《一条大河》诞生记

看《跨过鸭绿江》有感

一部介绍一汽的木简书

中国最美乡村—婺源

养花的经历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德国的汽车公司

中华历史文化名人赞

扑克趣谈

咏三大天池

只要肯攀登(外四首)

走进阿尔山

给《经济日报》评报

变脸(外二首)

我眼中的“文房四宝”

庐山感怀

长春,春常在

中国四大名亭

江南三大名楼

中国四大名桥

“泪”

时间的感悟  礼赞  抚顺  2020武汉——献给抗疫中的同胞们  祝贺栾叔当选“感动吉林”十大人物  时代的楷模——南仁东  黄埔军校巡礼

缅怀毛主席  贺“鹤邮作者群”  一台收录机  三张老报纸的记忆  一张《号外》和一段“国家记忆”  漫步长影旧址博物馆  我和饶斌部长的忘年交  我的“解放”我的车  我和“赫友”  走近陈瑾  集邮二三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