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除“我执”改变命运

 培训班文摘 2023-02-10 发布于山西

                                                                      《人生五大问题》读书笔记

我不喜欢读佛教的东西,对这些有先天或后天的排斥感。这就是我的“执”。从来没有读过的东西,为何我坚持认为它们是有害的,不值得阅读的呢。因此,为了表明我的谦卑受教态度,本篇读书笔记会着重挖掘作者观点的可取之处。

    佛教最突出的特点是思辨性强。这篇文章有鲜明的佛学特点,开篇就提出人生五大问题。幸福是什么?我是谁?生的起源,死的所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命运是什么?

作者对幸福的定义是“幸福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我认为他对幸福的定义抓住了幸福的两个特点,一是易变,二是感觉。幸福是相对的,但注定变化越大,感受的幸福感越强烈。比如,面对一成不变的生活,你很难感到幸福。所以“快乐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常态,而幸福则是人心对环境变化的应激反应。因此,作者认为只有改变内心,或者说只需改变内心,就能找到人类幸福的不二法门,具体方法是佛,法,僧。以佛为本,以法为途径,以僧为导向。

对第二个问题“我是谁”,作者第一步就撕破了“我”的肉身,肉身并不代表全部的“我”。“我”有色身,观念,心态。色身是具体的,短暂的,可变的。对观念和心态作者没有进一步展开,似乎是将情绪等同于观念和心态。而情绪也不是真我,而是“我执”。“我执”就是将万事万物和“我”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七情六欲。我认为作者从这个角度解释情绪,是很有新意的。

作者的目的不是解释情绪的由来,而是告诉读者应该戒除“我执”,不要将万事万物与自己牵连,其实就是去除“自我中心主义”,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去除自我的骄傲和自私。这样,才能达到“无我”,去除“我”的有限,对外在事物及自我认识的遮盖。西方哲学史上的现象学在这一点上与佛学是一致的。

第三个问题“我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思想这个问题,并交出自己的答案,说服自己的内心。作者首先否定了唯物论,因为唯物论否定了永恒和生命的意义。作者给出了佛法的答案,生命既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有限与无限,精神与肉体在佛法里是并存的。而这都缘于人的“心念”,当下即是永远,现在即连接轮回。所以,佛教对人的生死,落脚于个人当下的努力,尤其是心念的调整。

第四个问题“何为命运?”。作者认为命运是个人“不同心行作为因而导致的结果”,也就是佛教著名的因缘观。所行,所说,所想构成的因果,贯穿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体可以通过认识“我执”的顽固,主动强化正念正行,从而形成习惯,造就性格,成就命运。

第五个问题“为什么活着?”。对于这个人生价值的终极问题。作者给出的答案仍然是有佛教的特色:不外求,重心性。“每个生命都具有潜在的、佛菩萨那样的高尚品质,也就是众生本具的佛性”。活着的意义,就是开发自身的佛性,尧舜之德,从而去除“我执”,照亮“无明”,才能利他而利己。

总体而言,佛法强调人的心性对世界、自我的重要意义。在解决哲学三大问题:人的本体、人的价值、人的认识时,将人的“心”作为解决问题之道。这给我的启发是,重新认识思想、情感、意识的作用和局限,主动加强正面思想,去除个人偏见,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思维习惯、情绪反应模式。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