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传》:三国历史风云尽收眼底

 四地闲夫 2023-02-10 发布于山东

曹操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人们对他的了解,大多是靠“三国戏”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有明显的尊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变成了一个奸臣白脸。新书《曹操传》为非虚构历史人物传记,作者张亚新在严谨的历史考订基础上,详细叙述了曹操传奇的一生,展现了他的成长与变化,分析了他在重大决策中的思考及其历史作用,同时,作者还以专题的方式,集中剖析了曹操的政治思想、军事理论、家庭观念、文学成就以及历代对他的褒贬评论等内容。因此,这是一本较为全面、客观、丰富且详实的曹操传记。

《曹操传》:三国历史风云尽收眼底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桓帝永寿元年(155)出生于沛国谯县,即今位于安徽省北部的亳州市。谯县境内有一条涡河,流向自西北而东南,最后在今安徽怀远流入淮河。曹操的家,就坐落在谯县城东的涡河南岸。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三《阴沟水注》载:'城东有曹太祖旧宅,所在负郭对廛,侧隍临水。’这个地方今属亳州市谯城区,建筑物早已荡然无存,但遗址处还留有高原,当地群众称为庙台子,不时可从土中发现、发掘出汉瓦片子。现遗址处尚保存有两棵千年银杏树,立有一块'魏武故里’的标志,以供游人怀古凭吊。据郦道元的记载,旧宅的背后是城郭,旁边是城壕,前面是人来人往的市集和川流不息的涡河,也算得上是一个交通便利、视野开阔、风光秀丽的所在。”在《曹操传》的开篇,作者张亚新用如此简洁的文字对曹操作了描述。

事实上,曹操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张亚新看来,曹操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全拜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击鼓骂曹》《捉放曹》《华容道》等三国戏所赐。三国故事早已民间流传,并早已被编成“说话”即说书等文学作品,并被大量地搬上舞台,据《录鬼簿》及《太和正音谱》等书记载,金、元时期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剧目就已达四十余种。《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就是在千余年来在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三国戏中的曹操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艺术形象,它虽然以一定的史实作为基础,但还是与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有很大不同。既然是一个艺术形象,在创作时就不可避免地会有想象和虚构。由于自三国分治后,有正统观念的人们或以曹魏为正统,或以蜀汉为正统,而以蜀汉为正统的人们总不免要贬抑、否定曹操;而有忠奸观念的人们又往往不免要站在维护汉王朝统治的立场上,斥责曹操为“奸”、为“篡”、为“汉贼”。受此影响,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及在舞台上演的戏剧中,曹操逐渐被刻绘成一个集谋逆、奸诈、残暴于一身的形象,而《三国演义》则在这方面集其大成,将曹操塑造成了一个与刘备、诸葛亮甚至孙权、关羽等人相对立的反面人物的形象。

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一生都做了哪些事情?怎样评价?他的思想、性格、作风和修养到底如何?他的日常生活、家庭是一个什么样子?这是张亚新想要通过一部著作来解决的问题。“写作《曹操传》,是整整三十年前的事情了。而当时伏在案前专心致志写作的情景,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曹操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塑造得无疑是极其成功的,在中国文学形象的长廊中,它必将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这是值得我们为之骄傲、自豪的。不过,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毋庸讳言的是,有不少人是分不清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与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之间的区别的,往往会将两者混为一谈,甚至认为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就是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这无疑不能算是一件小事情。为了恢复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的本来面目,改变不少人关于《三国演义》中那个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及戏剧舞台上那个作为花面奸臣的曹操就是历史人物曹操的看法,我有了为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写一部传记的想法。”谈及创作缘起,张亚新如是说道。

《曹操传》:三国历史风云尽收眼底

张亚新会写一部怎样的《曹操传》?他为自己确定了写作的三个原则:一是真实,二是全面,三是深刻。他认为,真实,就是要根据有关史籍的记载原原本本地写出曹操的一生,所写一定要有依据,拒绝想象和虚构。“我所依据的史籍,主要是陈寿的《三国志》及其中随处可见的裴松之注、范晔的《后汉书》、房玄龄等的《晋书》、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还有曹操自己的著作即《曹操集》,以及《曹丕集》《曹植集》《建安七子集》等;还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校辑)等。史籍中关于曹操的记载,有的看得出来已经属于传说,但因颇能反映曹操其人的思想、性格和作风,我也打算加以采用,但在采用时要注明属'传说’,或加上'据说’等字样,以表明不欺之意。”

全面,就是要写出曹操其人一生的方方面面。不但要写出曹操一生颇富传奇色彩的经历,写出其丰富多彩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和文学活动,还要写出其复杂、独特、鲜明的思想、性格和作风,写出其家庭状况和日常生活。同时,还要以曹操的生平事迹为主线,融入众多的与曹操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全景式地再现汉末三国时期那令人目不暇接、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此外,还要对千余年来的曹操评论和研究做一个鸟瞰似的回顾,大体交代一下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总之,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记述曹操,要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立体、多面的曹操。比如关于曹操擒杀吕布,书中写道:“曹操为人,有时很残忍,有时又颇具人情味,因爱将才,差点让吕布活了下来;因爱人才,同时也因爱那种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骨气,特别是曹操还十分顾念他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陈宫迎他为兖州牧那段旧情,陈宫更是完全有可能活下来。在经历了数月你死我活的刀兵相见之后,不计较旧恨新仇,瞬息间产生出化干戈为玉帛的诚意,是很不容易的,这说明曹操有时确有包容那些曾坚决反对过自己的人的肚量。吕布是想自己活命,但刘备反对他,曹操也因突然想起了他过去的那些劣迹而不能再容忍他,终于被杀,也算得是咎由自取。临难苟免,摇尾乞怜,全无半点骨气,也确实令人作呕。虽有伟岸身躯,万般武艺,令人觉得不过是徒有其表。陈宫则是自己要求去死,表现了一种士大夫临危不惧、慷慨赴死的气概。当初他自己投入了曹操营垒,后又从曹操营垒中反叛出来,现在不愿再回到曹操营垒中去,大概有保全自身名节方面的考虑,不愿像吕布那样反复无常,落得万人唾骂。当时名士讲求名节蔚然成风,陈宫有这样的想法可以说是必然的。更重要的是,他大概固执地认为他已经将曹操其人看穿,因此宁死不愿再同曹操这样的人合作。不过,他最后同曹操关于老母、妻儿的一段对话,虽在那样的情况下也只好那么说,但也不无将后事托付曹操之意,说明他对曹操的为人倒也并未完全绝望。曹操缢杀吕布等人后,将其首级送到许都示众,然后将其埋葬。他没有忘记陈宫的临终之言,特地将其老母迎来奉养,直到去世。其女儿长大后,又为其操办了出嫁事宜。对其家人的关心、照顾,比当初陈宫在世时还要周到。”

《曹操传》:三国历史风云尽收眼底

深刻,就是不仅要写出曹操外在的活动,还要写出他的志向、愿望、谋划、思虑、忧乐等内心世界、内心活动、内心感受和内心感情,写出每次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写出曹操对推动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历史上所应享有的地位。特别是,笔下所记述的一切不仅要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还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仅要具有历史的深度,还要具有今天时代的高度。比如曹操的性格作风,呈现出多元、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特色。书中用专门的章节对曹操的坦诚与权诈作了生动地解读:“曹操性格中有坦诚的一面,这在他的诗文中和平常待人接物的实际行动中都有突出的表现。曹操对于前来归附的才智之士,对于他所信任的部属,特别是对部属中那些为他出了大力、立了大功的人,他往往能够推心置腹,坦诚相待。可以说,除了方针政策之外,这也是曹操能够大力罗致人才、团结部属、充分发挥部属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部属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只要他认为合理,往往能够尽力采纳,决不含糊。曹操平定汉中回到关中后,关中有一个名叫许攸的将领拥兵自重,不肯归附曹操,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曹操大怒,准备发兵征讨。群僚进谏:'应当招抚许攸,以便共同讨伐强敌。’曹操横刀于膝,作色不听。杜袭打算劝劝曹操,还没开口,曹操就冲着他说:'我的主意已定,你不要再多说了!’杜袭并没有退回去,相反说:'如果您的主意对头,我要协助您使您获得成功;如果您的主意有问题,则应当从实际出发考虑更改。我还没有开口您就让我不要再说了,对待部下怎么能这样不开明呢?’话说得并不顺耳,但曹操并没有拂袖而起。经杜袭的进一步说服,曹操还很快采纳了杜袭的意见,厚抚许攸,许攸受到感动,终于前来归服。像这一类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曹操的权诈性格,在其政治、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都有表现,堪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权谋家。善用权谋,善于权变,在某些场合是完全必要的,比如在对敌的政治斗争中,特别是在军事斗争中,不用权谋,不善权变,不仅不能克敌制胜,连自身的生存都将成为问题。曹操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孙子·计篇》注中说:'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也就是说在用兵打仗时必须诡诈,以适应战场上千变万化的形势。曹操在复杂的军事斗争中,无论用兵、遣将、施术,都充分展示了他随机应变的性格,可以说是将其诡诈权变之术发挥到了极致。由于其目的在于战胜敌人,因而应当说是一种机智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由此生出的许多'不老实’'小聪明’,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官渡之战中许攸来奔,曹操一面竭诚欢迎,没来及穿鞋光着脚就迎出去了,但另一方面在存粮问题上又一再隐瞒实情,不肯说出实话,在对许攸并不完全摸底的情况下,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又比如,曹操因坐骑践踏小麦而割发代首自惩,虽有几分玩弄权术的味道,但其目的还在维护法纪的严肃性,用意还是可嘉的。还有一个著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说曹操有一次带队行军,天气炎热,途中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眼看就渴得受不了了。曹操突然往下传令说:'大家再坚持一下,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梅子,甜酸甜酸的,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了,个个口中都分泌出唾液来,不再感到口渴,这样一直坚持到了有水的地方。曹操在这里巧妙地利用了条件反射的原理,克服了一场干渴的危机。这自然也只是一个传说,但颇符合曹操谲诈的性格,而在当时情况下曹操这样做又是完全必要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编审刘文忠对《曹操传》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有关曹操的史料很多,《三国志·武帝纪》仅仅是个梗概,更多的史料散见于《三国志》的各篇及其他典籍中。亚新写《曹操大传》,引用、参考的书目达四十多种,千万字以上。把这些材料梳理清楚,并加以准确的系年,工程量是相当大的,为此,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劳动。《曹操传》是一部学术研究著作,但它没有“八股气”和“经院气”,作者在学术著作通俗化与可读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能不引用史籍原文的,则不引原文,而把原文译成现代白话。作者的目的是要扩大读者面,力图做到雅俗共赏,这是学术研究著作的一个新的尝试。“我认为这是一个新路子,这个新路子有可能给古典文学与史学的研究带来新的命运和转机。如果研究著作不仅仅是专家看,一般读者也能看,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不是很好么?学术著作没有读者,是不会有学术著作出版的繁荣的。”(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