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称为“上帝新娘”的中世纪修女,真的清心寡欲甘于寂寞吗?

 夏虫的历史课堂 2023-02-10 发布于江苏

修女的形象

一些人将基督教(泛指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宗教)修道院里的修女视为耶稣的净配,因为她们为了耶稣,为了信仰一辈子不结婚,将自己都奉献给了耶稣。称其为“上帝新娘”或“基督新娘”,只是她们终其一生都无法见到自己的“丈夫”,更别说生儿育女、组建家庭了。

小贴士:严格意义上来讲,“上帝新娘”比喻的其实不是修女,而是指教会。

修女

不过不管怎么样,人们都将修道院里那些将自己一切都奉献给耶稣,一辈子都不结婚,只专注于赞美上帝的修女们视为宗教虔诚者,认为其心态平和,不沾染世俗的欲望,又与世无争,但修女们真的甘于寂寞,不受世俗欲望影响吗?

不知道现代修女怎么样,反正我在书中找到的一些中世纪修女们的记录不是这样,史料显示,中世纪修女们也是女人,也喜欢玩乐、漂亮的衣物和有趣可爱的宠物,也是有血有肉的一群人。

中世纪修女们的生活

中世纪的许多女修道院都是自负盈亏,必须要进行精心的经营和吸纳外界的物产才能维持正常运转,毕竟修女也是人,衣食住行、礼拜等等都是需要花钱的,而这就意味着修女们并不能完全脱离社会和世俗。

一般修女们所处的女修道院都拥有自己的房产、田产,并且还很富裕,田产过多的她们必须要将土地租赁给农民,然后还要将修道院的出产物和收取的实物税,如粮食、牲畜、瓜果蔬菜和布匹出售到市场上(这是修道院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另外,修道院还要不时接纳外人的拜访,或是去拜访他人,因此,修女们的修道院并不是完全与外部世界隔离。

修道院生活

而在与外界的所有接触中,允许女贵族或是贵族子女借住修道院(修道院的另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就是收取贵族的捐赠或者住宿费用),可能对修女们的影响最为明显。

中世纪时,许多贵族女性都喜欢在一年中的某些时间拜访修道院,然后借宿一段时间,把修道院当作是自己的度假地,而爱好玩乐和享受的她们,也会将自己的宠物、衣物、玩具和游戏带到修道院里,耳濡目染之下,本应该无欲无求的修女们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她们的影响。

贵妇人和修女

毕竟修女也是女人,她们中的许多人还不是因为宗教虔诚自愿成为修女,而是被家里送进来才不得不成为修女的。中世纪欧洲的很多地区,女性同样具有继承权,当父母(贵族)意识到自己的财产无法为所有孩子都安排门当户对的婚姻,拿不出足够的嫁妆,但又不想让女儿下嫁,损害自己的名声,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家里的一个或几个女儿送到修道院当修女。根据一项调查表明,当时参加修道的家庭通常有3至9个孩子,从中世纪晚期洛恩那斯地区的一些文件得知,76%的修道女孩来自有5个或5个以上孩子的家庭。

虽然要想成为修女,还必须要交给修道院一些钱,但是其所付出的比嫁妆少得多,因此很多只有十岁左右的女孩,在还天真烂漫的年纪就被送进修道院当修女去了。

这些小女孩接受过贵族教育,她们也有着女性讨人喜欢的虚荣心,当过惯了规规矩矩的生活,再加上修道院生活本就相对枯燥,修女们非常容易受到新奇事物的影响。

传统上修女们必须饶头剪发、换上亚麻、不露双脚,衣服的颜色只能是自然色或乳白色,还不能追求宽袍大袖的飘逸款,成为正式修女后,还要戴上罩顶面纱,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尽可能不暴露太多肌肤。但是当看到同样是女性,但那些女贵族和贵族子女们却有着新潮装扮和时髦衣物、首饰时,她们也会羡慕,然后加以模仿。

照主教们的要求,修女们应当把头巾紧紧系在眉毛上方,完全遮住前额,但是高高的额头恰好是世俗女士们的流行时尚,因此许多修女们非但不把额头遮住,反而还会把头巾往上系或者拨开不系,甚至是通过剪头发来使额头显得更高。

修女形象

一些喜欢找乐子的贵族女性还非常热衷于教修女们如何装扮,告诉她们如何扎头巾才最时髦,还把新式的帽子和长筒袜等送给自己的朋友,一些人还会教给修女们一些新奇轻佻的舞蹈。

当模仿得多了,接受得多了,世俗之风就无可避免地吹进了修道院,修女们开始追捧起漂亮衣物,为了一件漂亮的头纱、头巾、项链和披肩讨论不休,以至于都能忘记每天的祷告,或是在祷告的时候心不在焉、开小差,草率行之(修女们凌晨两点一直到睡觉前,每天要进行7次祷告)。

女子

舞蹈、连衣裙和宠物狗被主教们视为魔鬼派到女修道院里的三个小魔头,让主教们大为头疼,但修女们却非常乐意接受,她们寻欢作乐,醉心于世俗的享受,甚至就连原本最应该严肃管理修女,维持修道院风气的修道院院长都加入其中,当时的人们这么记录一位修道院女院长的轻佻着装:

“我还注意到她的外衣十分雅洁,臂膀上套着一串珊瑚念珠,夹着绿色的大颗珠子,串珠上挂有一只金质的饰针,身着长袍十分得体。”

一位中世纪修女曾详细描述过自己的院长,让我们能够一观一位美丽时尚的中世纪女修道院院长的装扮:

“戴着价格昂贵的金戒指,有各种珠宝,还有镶有金丝和银丝的丝绸头巾,而且她还会把头巾戴在额头上很高的位置,这样就能把前额全部露出来,大家都看得到,还穿松鼠皮毛的外衣。还有,她穿着雷恩的织布做成的衣服,要花十六便士呢。另外,她还穿有蕾丝的长袍,都用镀金白银丝线装饰而成,然后让所有修女都这样穿。而且,她在头巾上戴用羔羊皮制成的贵族帽,脖子上戴一条长长的蕾丝带,一直垂到胸前,她还有一颗镶钻的金戒指。”

主教们明白,只要有修女与世俗妇女自由来往,就不可能阻止修女们的穿着打扮走世俗路线,但主教们还是在女修道院里发起了一场反对时尚的“圣战”,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但即使如此,主教们还是会不定时驱赶一些贵族女性离开修道院,在一份留存于世的女修道院史料中,人们找到了这样一份主教的命令:

“鉴于其着装和访客,请菲尔斯汉姆的妻子及其家眷以及其他女性在一年之内搬离修道院,因为她们扰乱了修女的正常生活,树立了不良典型。”

除了装扮受到世俗的影响外,修女们还在一些其他行为上与当时的贵族女子们并无两样,比如在养宠物这件事上。中世纪的贵妇人们喜欢养宠物,当修女接触之后,也很快就追上了这一时尚潮流,当然修女中的许多人在还没有到修道院之前就喜欢养宠物,在修道院里养宠物不过是延续习惯罢了。

在主教们的访问报告里,记满了关于修女们养小狗和其他小动物的记录(有猴子、松鼠、兔子、小鸟和猫咪):

“她(修女)养育着几只小狗,喂的是烩肉、牛乳和最佳美的面包,如果死了一只,或有人用棍子打了一下,她就要伤心流泪。”

修女喂宠物

主教们认为宠物不利于修女们遵守纪律(确实如此,因为一些修女们会违反禁令把宠物带到唱诗班),试图将动物赶出女修道院,因此给修女们下了各种命令:

“确切证据显示修道院里有修女带着小鸟、兔子、猎犬以及其它无聊的小动物进入了教堂,她们关注这些动物胜过关注教堂,并且常常阻碍了自己和同伴修女们吟唱圣歌……严禁全体修女和修道院擅自把鸟、狗、兔子或其他轻佻又助于长无纪律之风的小动物带入教堂……如若继续允许猎犬和其他小狗在修道院及其附近地区存在,则等于吞噬了穷人的救济金,对于教堂和修道院来说都是一种可耻的被玷污行为。”

但是主教们从没有成功过,每次都是主教派遣的专员来到女修道院时,修女们把宠物藏起来或是赶出修道院,但是一等到专员离开,修女们就立刻吹着口哨把宠物喊回来。

而为了防止女修道院越来越世俗化,公元1300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甚至不得不发布一则特别诏令,要求所有女修道院和修女们遵守:

“除非特殊情况,修女永远不允许踏出修道院大门半步,世俗世界的人若未经特别允许和正当理由,决不允许进入修道院探望她们。”

只是教皇的这一则诏令也没有取得什么效果,从来没有人能让这份诏令生效超过五分钟,不管修道院如何禁锢,修女们还是“歌照唱,舞照跳”,因为真正“看破红尘”的修女并不多,并且还有一些修女直接选择了反抗,比如英国林肯区的一位主教把教皇的这份特别诏令副本送到当地一个女修道院,下令所有修女都必须遵守时,修女们竟然追到城门口,把诏令扔到了主教的头上,大声尖叫着说她们永远都不会遵守。识时务的主教们只能停止强制执行,任由修女们继续找各种理由外出游乐,借机闲逛,然后多加阻挠。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世纪女修道院的名声其实并不好,传出了许多奇闻轶事,在关于中世纪修道院的史料中,人们还找到了一条记载一位轻浮修女行为的记录:

“在周一晚上,(修女)在北安普敦与奥古斯丁会的修士们一起过夜,同他们一起跳舞、弹琵琶,玩到半夜,又在第二天晚上,和北安普敦托钵修会的修道士们一起唱歌、跳舞、弹琵琶。”

呃,这是准备偷尝禁果吗

其实穿着时髦、养小宠物,跳舞唱歌,粗心对待宗教仪式都算是小事情,因为中世纪时敢于偷尝禁果的修女并不少见,甚至曾出现过修女与贵族谈恋爱、偷情产子(戴绿帽子?),以及跟自己相好私奔的事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十日谈》,里面挺有意思的。

本身女修道院里各种麻烦事也不少,为了更好地管理修女,主教们虽然不会住在女修道院,但是他们还是会定期派出代表,检查修道院是否正常运作。

主教的代表来到女修道院里会一个个地和修女们交谈,让她们报告修道院的各类事务,然后记在书册上呈交给主教检阅,而这些书册上都记满了修女们鸡毛蒜皮的小事,本应该专注于赞美上帝的修女们,所表现的并没有比世俗妇人好多少:

“修女们总是抱怨连连……哪个修女打了她的耳朵,哪个又过度沉迷于取悦朋友,哪个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外出,又或者哪个修女和一个吹长笛的流浪人私奔……”

怎么说呢?修女也是女人,有血有肉的,但我想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不是吗。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们,原创文章创作不易,给点支持可好?您只需点击文末的点赞在看按钮即可,除此之外还可注并设本公众号为星标★公众号天天阅读好文章,小编以后会更加努力更新精彩内容来感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