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老旧小区“停车难”与“退绿”问题的一点“畅想”!

 良有方 2023-02-10 发布于上海
01
楔子

这两天我看到新颁布的《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中提到
居住区绿地内部布局不合理,如需调整的,调整后的绿地面积不得少于原有的绿地面积。而调整的办法是:通过增加屋顶绿化、棚架绿化、垂直绿化形式以平衡绿化总量,其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五可折算为地面绿地面积。
如果是在城市更新一线从业的人员,看到这个文件一定会挠头。因为老旧小区“停车难”与“退绿”两个问题,几乎是“零和效应”,一个多了,另一个必然是少了。如果用“绿地率”这个指标来衡量,那就更加剧了工作的难度。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想提出一个畅想:是否可以用”绿化覆盖率“来等效“绿地率”?再辅以“屋顶绿化、棚架绿化、垂直绿化”等形式,达到“绿地面积减少,而绿化品质不降低”的目标。


02
停车难 VS 退绿

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增加;第二是老旧小区原规划的停车指标偏低。我老旧小区地面停车“扩容”问题,可以多点畅想!一文中,有详细的数据阐述。
而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的方案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通过缩小绿地面积,扩大地面停车面积;也可以是增加立体停车库的方式;还可以挖掘地下停车库的方式...,我在改善“老旧小区停车难”的几种可能!一文中,有具体的介绍。
所有的解决方案都会面临两个困难改造的资金如何解决和居民征询能否通过的问题。
特别是居民征询问题,小区里总会有无车的家庭,绿化就更和他休戚相关了,所以众口难调。
即使这届居民都同意退绿修建停车场地,但小区的业主是个动态的平衡。有业主通过购买二手房的方式进入之后,对于这个退绿的行为如果不认可、进行“追溯”,法律上又会支持谁呢?

所以很多小区出现了汽车爬到草地上,生命通道被占用的现象。紧急情况下,特种车辆进不来小区的新闻,时有耳闻。(下图)

正因为“作为”是“带着枷锁跳舞”,所以很多小区的物业管理选择了“躺平”(不作为),才出现了以上各种停车的“乱象”。
老旧小区停车难与退绿,是否真的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呢?

03
他山之石

近些年,我国很多城市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城市内涝、热岛效应等。德国柏林、瑞典马尔默、美国西雅图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以及英国西北区先后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评价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994年,柏林市政府针对市中心区提出了生态面积系数(Biotope Area Factor, BAF),以保证中心区在高强度开发的同时,构建足够的绿色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上图)
不同于我国的绿地率,它作为一个评价体系,评价元素除了地面实土绿地外,还包含立体绿化、低影响开发技术等。其实,宏观层面的绿地率只能说明城市绿地的总量,并不能反映绿地布局的均衡性。
国外绿化评价体系管控注重的是绿化产生的实际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也旨在阐释绿化元素(或技术)和它们在建成环境中所能发挥效益之间的关系。各元素依据其生态效益的高低被赋予权重(系数)。地块的BAF值是各元素表层面积与系数乘积之和。
国外绿化评价体系在元素筛选和权重赋值方面注重多元性和引导性。从评价元素来看,除地面实土绿化和水体外,还有立体绿化、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和植物配置技术等。(上表)
因为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区,仅靠地面绿化是难以满足环境需求的。所以,地下建筑物顶板绿化、屋顶绿化和墙面绿化等立体绿化形式被赋予较高的权重。
老旧小区是一个缩影,其实面临同样的用地紧张问题,是否可以参考国外的这种做法呢?用更加立体的评价体系,达到更接近真实的绿化效果。
国外绿化评价体系最大的优势在于业主和设计师在满足BAF总值达标的前提下,可依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元素。
这样,政府既保证了所有地块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绿色基础设施,同时又赋予业主选择权,实现了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04
国内发展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以“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 三项指标来指导城市绿地建设。这些指标在指导城市绿化质量及功能建设方面,已经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为追求绿地规模增长或求新求异的视觉效果,而导致绿化物种不合理;生物多样性单一;群落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和持续性差以及养护成本过高;长期经济不可持续等问题。
绿化覆盖率
指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
1979 年,在国家城建总局转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书》中首次出现了绿化覆盖率这一指标。
绿地率
城市绿地总面积占城市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在最近的《广州市绿化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对绿地率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居住区、居住小区和住宅组团,不低于30%;在旧城改造区及城中村的不低于25%
所以,学者们都在探索建立更加多维和综合的城市绿地评价指标体系。
a.刘滨谊等探讨建立城市绿地系统指标体系以及确定原则,提出以绿量率为代表的生态、立体绿化的观念。
b.黄磊昌等基于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c.刘晓光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市域、规划区和建成区三个层次, 选用景观多样性、网络连接度、景观游憩吸引力、绿地系统连续性、绿地分布均匀度和游憩可达性等指标。
d.肖希构建了澳门半岛高密度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绿地系统指标体系,包括人均游憩绿地面积、空间绿视率、 人均城市绿道长度、街区绿地率最低值、公园服务盖度等10个指标。
绿地面积固然重要,但面积和效益并非成正比。研究发现,与绿化生态效益相关的因素除了面积外,还有绿地的位置、形状、绿量、群落结构、植物空间类型、乔木数量和配置,甚至包含铺装比例和材质等。
所以并不能单一的只看”绿地率“一个指标,而应该在注重绿化数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绿化质量。用一套统一、科学、有效的指标评价体系来实现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

05
等效法

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客观存在,而且乱停车事实上已经侵占了”绿地率“,不管你承不承认,实际的绿地率已经减少了。面对这种情况,”堵不如疏“。
既然地面上的绿地面积置换存在困难,那就往空中谋发展;既然单一的草地产生的绿化效果有限,那么用立体的绿化来补充也不失为一剂良策。
特别是在老旧小区停车退绿问题上,是否可以用乔木替换植被和灌木,达到相同的绿化效果呢?
具体到改造实施层面,措施可以有
1.在宅间绿化中增植枝叶繁茂、冠幅较大的高大乔木,形成连续的遮荫树冠,以起到夏季改善室内外热环境和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如下图)

2.增加立体绿化,尤其是建筑东、西山墙上可通过吸附类和蔓生类攀缘植物建造植物墙,夏季能有效阻挡强烈的太阳辐射。(如下图)

3.在相邻停车位连接处,采用带状绿化带搭配绿篱种植,使停车空间增加韵律感;对于停车位地面的铺设,应避免硬质建材铺装。(如下图)


老旧小区宅前屋后的绿地大多比较零星,不成规模,也无法起到美化环境和调节小区微生态的作用。如果用”等效“的思路能够大大提高小区的绿化效果,那为什么不呢?当然这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支撑。

06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居住的城市、小区环境越来越好,绿化越来越多。但汽车的保有量也越来越大,停车难问题无法回避。当”绿地“和”停车“,”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我们应该采用创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绿化效果好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更不是”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简单等效“的问题。从国外先进的经验来看,它是一个系统问题,我们应该用系统的思维来考虑
随着我国绿化指标评价体系的日趋完善,像老旧小区这种”停车难与退绿之间矛盾“的问题,一定会有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今天这篇文章只是抛砖引玉。





文献引用:
1.《居住区停车问题剖析及解决方案探索》
2.《城市园林绿化指标体系初探》
3.《城镇老旧小区绿化改造更新策略研究》
4.《从国外绿化评价体系看运用管理手段促进室外环境改善技术集成》
5.《上海城市绿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6.《我国城市绿色指标的研究》
7.《基于提升绿化覆盖率的老旧小区停车空间改造模式研究》
8.《新时期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指标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