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如如如柏 2023-02-10 发布于山西

今天早起打卡,小程序生成的日签上面,是这么一句话――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想起古人有闻鸡起舞,苦练本领,估计就是这个意思。又想起弘丹老师曾在一篇文章里说,“每一个不曾写作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想想在今年过去的这两百多天里,浑浑噩噩,真是虚度了,都不敢翻看自己在年初写下的目标和计划。

那天收到参加百日日更写作通知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距离这个年末只有100天的时间,一种莫名的焦虑油然而生。

行动,才是解决焦虑的唯一方法,于是我便果断申请加入。一定要抓住这最后的一百天,就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这样才能在年底复盘的时候,有些许的心安。

百日日更,最简单莫过于做出这个决定,最难的,却是每天都要有事可写。我的方法之一便是先输入、再输出,输入就是读书学习。

《精进写作》这本书已经到手快一个月了,除了刚收到的时候浏览了一下目标外,还没有读过,从加入日更社群的那天开始,我便决定把它先当作手边书,边阅读边学习,也算是能完成百日任务的一个保障了。

因为要上班,每天会抽出半小时来读,每次正好读一章,略读和精读相结合,昨天读了第二章,正好讲到如何突破写作障碍。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梳理要点和心得,今天补上。

如何突破写作障碍,通过学习,我总结了四点。

一、保持自信。

不管做任何事,尤其是一开始,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弘丹老师在《从零开始学写作》和《精进写作》这两本书里,都讲到一个心理学概念――自证预言,指的是人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也就是说,你预言自己干某件事不会成功,就会找各种证据来证明不会成功,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果真如此”;但如果你预言自己会成功,则会想方设法去寻找成功的方法,想尽一切办法来证明自己能行,最后当然会迈向成功来应证预言。所以,自信才是干成一件事情的首要条件。

我早已度过了新手阶段,回想自己刚开始写作时,也是前怕狼后怕虎,怕写的东西自己都看不上,怕发布出去让人笑话,也怕人说不好好上班、不务正业什么的,但是后来我发现,所有的这些都是自己的臆想,周围的人都很忙的,没有人会专等着看你笑话,除非你不思进取,把生活过成笑话。

只要有了开始,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另一半,就是要不断地坚持。

二、保持灵感

写作也是一种创造,要创作就必须要有灵感,然而,就算是再有实力的作家,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会有灵感出现。没有灵感的时候,就要寻找灵感、创造有灵感的条件。

《精进写作》这本书里,弘丹老师介绍了六个方法,分别是:

1.自由写作法。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写什么都可以,比如:“此刻,我不知道该写点什么……”一直写,别删除、别修改、别回头,写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2.关键词创作法。就是随意挑选几个关键词,然后放飞想象,或者干脆放飞大象,不管想法是不是疯狂,你要知道,那不是疯狂,是创意。

3.看书触发法。就是先随便抓起一本书,随意翻阅,看到感兴趣的可以仔细阅读,只需十分钟,然后立即合上书开始写作。

4.看图联想法。我们小学的时候都学过“看图写话”,这就是学习写作的开始,从一句话开始,然后不断去扩展。这“图”,可以来自书报、网络、照片等等。

5.主题创作法。弘丹老师介绍了一本叫做《642件可写的事》的书,即使每天练习其中2个,一年都有写的了。给我们的启发是――平时注意收集一些话题,在不知道该写点什么的时候拿出来,总有一个正好让我们来了灵感。

6.自问自答法。当我们渐渐地长大后,第一个消失的,可能就是我们的好奇心,就算遇到一个新鲜事物,我们总会想,这有什么可好奇的,可能它本来就是那样吧。如果当我们找回好奇心,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我们可能会问,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问完这些问题,再去试着寻找答案,写作灵感自然就有了。

其实这些方法,只是解决了没有灵感的问题,解决了有时候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问题,作为一名写作者,想要更进一步,写得好、有价值,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输入。

三、保持输入

多读书、读好书,自不必说。多读书,吸收各种知识、能量,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创造出有价值、有知识和能量的文章;读好书,对人的灵魂是一种启迪,让人的思想境界会再上升一个高度,写出来的文章便会更有高度,更有价值。

除此之外,输入还可以是去读一篇文章,读一段话,看一段视频,甚至是一则广告,只要我们本着学习的心态去思考,就会有所收获,收获一个观点,收获一个金句,收获一个好词汇,然后把它记录下来,长期积累,量变足够之后,质变只是个时间问题。

四、保证时间

很多写作者都是兼职,尤其是初学写作的人,一边工作、一边生活、一边读书写作,时间往往都是不够用的。弘丹老师在书中介绍了三种时间管理的方法:

1.早起一小时,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都会更专注、更高效。早起的时间里,往往不会有什么打扰,在一个安静的空间里,天马行空,任由驰骋。

2.提前规划,预留时间。读书或许可以用碎片化的时间,可是写作,要完成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就必须要有一整块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前规划好,不要被可以预料到的意外打扰。

3.碎片化时间,用来收集素材,和构思主题。坐公交、地铁,喝水休息,等电梯,只要有翻手机的时间,就有收集素材的时间。写作的人主要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思考主题、大纲、事例等等,不过有些时候、有些灵感转瞬即逝,随身带个本和笔,或者用手机记下来。

有了目标,有了信心,有了方法,接下来就只剩了了执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