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写作课》从零开始学写作,欢迎光临立志读书会,今天我们开始第二十节课程。 前几天与几位媒体作者聊天,核心内容是写什么样的作品最难,答案是写人! 行业内一直流行着一句话,“写事容易,写人难。” 是的,写人从本质上来看就是读心。 如果不能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来的人物就会给读者留下刻板的感觉,甚至会让读者觉得人物性格不够鲜明。 要把人物写活,并不是爱情影视剧中那种“我把心掏出来给你看”那么简单,而是从外到内的综合描写,这里面有冲突、有心理变化、有人类原始的欲望、有危机、有生命的选择,这样才能展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把一个人物写“活”。 01 千万不要使用“镜像式”人物描写。 “镜像式”人物描写就是事无巨细的对人物外表进行描写,这种描写可能会写上一页纸,一下子把人物外表的信息抛给读者。 这样的写作手法会给读者造成很大的阅读压力,不会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有愉快的体验感。 巨大的信息量是很快被读者遗忘的,可能看了几页之后,对人物的外表已经淡忘了,当人物再次出场时,很多人物细节就显得异常混乱。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绝不要用整整几十页的篇幅去描绘主人公的肖像、外貌、身材,说他长得如何的漂亮,之后才让这个主人公去展开行动,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方法,这不能引人入胜,因为这是停在一个地方不动。” 这种非常啰嗦的人物描写通常会让读者生厌,让人感觉无聊,因为读者根本就不会关心一个人物过于详细的外表。 02 对于人物的描写我们应该采用”分布式“写作手法。 就是要提炼人物外貌的关键词,用以展现人物特征。 比如古龙小说中吃花生的叶开,还有那个长着四只眉毛的陆小凤。 人物的关键词只要一展现,读者就知道是哪位大侠出场了。 接下来我们就是在故事当中通过事件不断的对人物关键词进行描述,以此来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可以做一个表格: 左边写上人物的名字(无论是否主角,只要是故事中的人物都将名字罗列出来)。 在表格上方对应写出身份、衣着、饮食、语气、优势、弱点、喜好。 将以上这些都提炼出关键词,并融入到人物描写当中。 03 人物外貌的描写要遵循散布、反复、归一的原则。 从人物性格来能发衬托人物的外貌。 不过有一点要值得注意,反复的描写并不是将原有的文字进行重复,而是要根据情节来进行适当的调整。 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做过5外人物外貌的描写,都是根据时间、情节来进行调整。 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在后面的章节中有出现了这样的描写: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04 很多初学写作的小伙伴非常追求将人物描写达到”入木三分“的境界。 其实这种写作手法很容易将人物的特征与个性淹没掉。 朱光潜在《谈美》中所言:“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手拿琵琶半遮面才是升华的美,别总想着看庐山的真面目,要的是一种意境。 人物的外貌描写也要有距离感,就如同拍照一样,都是把人与景融合在一起,不可能拍出一张大头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