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度原料大事件盘点:NMN、CBD受阻,辅酶Q10搜索量暴涨2500%...

 食研汇FTA 2023-02-10 发布于浙江

2022年,原料界并不平静。3月,PQQ正式获批为新食品原料,在脑健康领域掀起热潮;8月,“科技与狠活”将食品添加剂推上了风口浪尖;11月,FDA拒绝NMN用于膳食补充剂中...2023年,大事件继续,新年伊始,辅酶Q10就因为搜索量暴涨冲上热搜。

本篇文章,食研汇盘点了2022年度以及2023年初的原料大事件。


PQQ获批新食品原料
成脑健康和抗衰领域的“黑马”原料

2022年3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发布关于关山樱花等32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2年第1号),其中包括新食品原料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近日(2月2日),吡咯喹啉醌二钠盐作为新食品原料又再次被受理。

吡咯并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简称PQQ,是一种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因其独特的邻苯醌结构赋予了它与其它辅酶许多不同的生理特性,也使它具有了不同的生理功效。

PQQ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剂,在大脑认知和记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QQ可以抑制过氧亚硝酸盐的形成;可以潜在的氧化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氧化还原位点,从而降低NMDA受体的活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来保护线粒体脂质和蛋白质,并且已被证明可以保护线粒体功能免受氧化损伤;可以促进新的线粒体和神经元的生成。日本一项持续8周的试验表明,PQQ对压力、疲劳、生活质量和睡眠有效,能够改善情绪。

PQQ在国外的应用相对成熟,与PS、辅酶Q10、NMN等热门原料复配使用,主攻脑健康、心脏健康和抗衰领域。

延伸阅读: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正式成为新食品原料,会是下一个透明质酸钠吗?

NMN、CBD
FDA合规之路道阻且长

1)NMN:FDA拒绝NMN用于膳食补充剂中

2022年11月11日,FDA在回复内蒙古金达威公司的一项新膳食成分(NDI)通知中指出,β-NMN不能作为膳食补充剂销售,因为它已经作为新药进行了研究。然而去年5月16日,由尚科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SyncoZymes)生产的β-NMN通过了NDI的审批,可以应用于膳食补充剂中,从批准到拒绝,不足半年。

NMN在美国的合规之路比较艰难。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期间,FDA以“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补充NMN是安全的”为由,先后反对了4家企业提交的NDI申报。

NMN申报汇总


NMN在中国

目前NMN在我国还尚未获得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和药品等的许可。去年7月,NMN团体标准T/FDSA 029-2022《β-烟酰胺单核苷酸产品要求和测试方法》正式发布,今年年初,国家卫健委受理NMN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申请。

事件详情:FDA拒绝NMN作为膳食补充剂进行销售

2)CBD:FDA拒绝CBD用于食品和膳食补充剂中

CBD全称大麻二酚,是大麻中的常见化合物。2021年美国天然渠道草药补充剂畅销原料榜单中,销售额排名第一,超过3890万美元。美国市场对于CBD的兴趣与日俱增,尽管如此,CBD的合规之路并不顺利。

2023年1月23日,FDA认为现有的食品和补充剂监管框架不适用于大麻二酚,将与国会合作寻找新的前进方向。FDA指出,CBD 的使用会引起各种安全问题,尤其是长期使用时。研究表明可能对肝脏造成伤害、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可能对男性生殖系统造成伤害。当涉及某些弱势群体(如儿童和孕妇)时,CBD暴露也令人担忧。FDA表示,需要针对CBD制定新的监管途径,通过提供保障和监督来管理和最小化与 CBD 产品相关的风险,从而使消费者受益。一些风险管理工具可能包括清晰的标签、污染物的预防、CBD含量限制以及降低儿童摄入风险的措施(例如最低购买年龄)。

从2017年开始,FDA便开始重点关注CBD。2019年4月,FDA宣布,将成立一个高级内部机构工作组,以探索合法销售含有 CBD 的膳食补充剂和/或常规食品的潜在途径,并在同年7月强调会致力于制定健全的、基于科学的CBD政策。然而4年之后,FDA认为CBD因为安全问题,不能应用于食品和膳食补充剂中,这也是对消费者保健产品协会 (CHPA)、责任营养委员会 (CRN) 和天然产品协会 (NPA) 的三份公民请愿书做出的回应,请愿书请求FDA允许CBD产品作为膳食补充剂进行销售。

FDA对CBD的新闻发布和声明汇总

FDA对CBD的拒绝遭到了多方的抨击,CRN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米斯特 (Steve Mister) 警告说,“FDA忽视了当前市场的现实。FDA的不作为和优柔寡断挫败了消费者对向他们提供安全有益的 CBD 产品的兴趣,并允许在没有有意义监督的情况下出现'灰色’CBD 市场,过去四年,FDA一再无视证明与CBD在补充剂中常用水平相关的安全性证据,并继续严重依赖与高剂量Epidiolex 相关的安全问题来支持该机构的不作为。”


二氧化钛、绿茶提取物
不平坦的“欧盟之旅”

1)二氧化钛:欧盟废除将二氧化钛列为吸入致癌物的法规

2022年11月23日,欧盟法院废除了2019年欧盟委员会授权的法规,该法规将粉末形式的二氧化钛列为吸入致癌物质。欧盟法院废除了涉及二氧化钛统一分类和标签的有争议的法规。法院发现,欧盟执行机构此前的决定存在明显的评估错误,并且违反了第1272/2008号条例规定的分类标准,该标准规定物质必须具有致癌的内在特性(intrinsic property to cause cancer)。

2016年,法国主管部门向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提交了将二氧化钛列为致癌物质的提案,次年,RAC通过了将二氧化钛归类为2类致癌物的意见,包括危险说明“H351(吸入)”。

2020年2月18日,在RAC意见的基础上,欧盟委员会通过了第2020/217号条例,此条例对二氧化钛进行统一分类和标签,确认该物质在粉末形式中含有1%或更多直径等于或小于10um的颗粒,且经吸入对人类具有致癌性。2021年11月8日,成员国批准了欧盟委员会关于从2022年起禁止使用二氧化钛(E171)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提案。2022年1月1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通过了禁止使用二氧化钛作为食品添加剂(E171)的禁令,过渡期6个月。2022年8月7日,欧盟关于二氧化钛的禁令正式全面生效。

事件详情:一波三折,二氧化钛被欧盟解禁

2)绿茶提取物:欧盟将绿茶提取物纳入食品中限制物质列表

2022年11月3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新规 (EU) 2022/2340,将含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的绿茶提取物纳入限制物质列表。新条例已于2022年12月21日生效,不符合新规要求的相关产品自2023年6月21起将被限制销售。但是作为绿茶叶中高度纯化的提取物(含量>90%),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在强化食品和膳食补充剂中的使用不受本法规的影响。

绿茶儿茶素可以作为传统的绿茶浸泡液、再造茶饮料或作为含有浓缩绿茶提取物的食品补充剂食用,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含量差异很大。

2015 年 10 月 12 日,欧盟委员会收到挪威、瑞典和丹麦地方当局的请求,要求根据法规(EC)  1925/2006第8条启动程序,因为消费者摄入儿茶素存在潜在风险,特别是用于食品制造的绿茶提取物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根据这一要求,EFSA于2018年 3月14日通过了一项关于绿茶儿茶素的科学意见,EFSA 得出结论,经过临床试验表明,每日摄入≥800毫克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会导致治疗受试者的血清转氨酶显著增加,这表明肝已经损伤。

在此背景下,决定只有在法规 (EC) 1925/2006附件 III 规定的条件下,才允许将含有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的绿茶提取物添加到食品或用于食品制造中。2022年春季,大多数成员国表示支持,并于2022年11月30日通过了关于添加含有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的绿茶提取物的新限制。

(EC) No 1925/2006 附件 III Part B 修订

绿茶提取物在中国

2023年1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4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包括绿茶儿茶素,推荐食用量≤300毫克/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