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z55j03b55 2023-02-10 发布于江西
图片

从很久以前,我们便开始称呼我们脚下的土地为“中国”

无论是上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的“中央之国”概念,还是到了近现代代表国家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一词始终代表着这片土地,背负着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与归属。

从地理概念到国家概念,“中国”一词,在五千年的文明中,历经了曲折的历史故事与时代演变,如今的我们重新“以史为镜”,是否还能窥见“中国”一词背后,独属于华夏文明的独特传承?

而见证了世界上众多国家与文明兴衰的中国,从昔日的天朝上国,到后来的封建衰败与新时代复兴,在其他国家的眼中,我们是什么模样?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国际局势之下,那些奇奇怪怪的称呼,背后又有着什么样不为人知的有趣故事?

图片
图片

纵观五千年华夏文明,“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语,几乎和中华文明同步出现,但其意义跟现代的“中国”有很大差距。

图片

历史上,“中国”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我国宝鸡陈仓区,曾出土一尊名为“何尊”的西周初年青铜器。

图片

何尊首次铭刻'中国'

青铜器内部,刻着这样一段铭文:“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其中的这句“余其宅兹中国”,意为“居住在天下之中的国家”,这也是国古代首次出现“中国”一词的字眼,这里的“中国”,还只是一个纯粹的地理问题,属于地域上的一种说法,并不指国家,而是说这里是整个天下的中心。

西周时期,周王室实施分封制,将土地分赐诸侯,让其在自己封地内建立诸侯国。此时的“中国”,皆为“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之意。

图片

西周分封示意图

到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权制度,这时的“中国”,则是意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中国”成为了一个政权概念。

图片

在汉代之后,“中国”逐渐演变成为正统王朝的标志,与长期分裂、短暂统一的欧洲相反,中国虽然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却是长期统一,短暂分裂。

图片

中国历史朝代的更替

同时,我们发现,尽管中国建立了多个朝代,时有兴衰,但每一个衰落的朝代灭亡后,无论谁夺取了天下,都会宣布自己是继承了前朝大统,而不是新建了一个国家。

前有胡人血统的李世民,得了天下建立唐朝后,宣称自己是李耳的直系后裔,以此来巩固政权;后有清政府入关后推行“满蒙联姻、满汉一体”等国策,采用汉制、祭拜孔子,接受儒家文明,从文化上取代前朝获得正统“中国”地位。

不管新的割据势力是盘踞于中原,亦或是兴起于东北、西北,统治阶级都以统一全国为己任,历朝历代,都认可自己是“中国”。数千年间,在外人看来,中国90%以上的时间都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超级大帝国。而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现存至今的国家。

图片

从秦皇汉武到魏晋南北朝,从唐宋到明清,不同的朝代本是多个不同的强大帝国,但是在中华文化里,他们都是中国,只不过换了个皇帝而已。正如别的国家从来都是从崛起走向衰落;而在中国,“崛起”一词放在任何时代都不够精确,更合适的名词是“复兴”。

这样“大一统”的思想,在中国统治阶级及民间流传了上千年,并且无法被西方思想及文化体系所理解。因为欧洲以血缘关系和宗教关系来作为国家的核心凝聚力,而中国则以中华文化作为国家的核心凝聚力。

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不理解,在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的一段话中非常典型。他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这样描述中国:“中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这样几千年间高度统一的思想,是无法被西方思想及文化体系所理解的,这些,从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们对我们的称呼上,也可窥见一二。

图片
图片
图片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四世纪,印度两部重要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成书,其中,首次出现了对我国的称呼:“Cīna”(梵文),据后人猜测,即取自于“秦”

据后人猜测,由于战国时期,西北的秦常年与西戎作战,他们的事迹通过西戎人的讲述被传至西域甚至是古印度,于是,“Cīna”就成了古印度人对中国的泛称,也成为后来西方对中国称呼的源头。

后来始皇统一全国,在国家内部,秦始皇嬴政一扫六合,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在经济文化上施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在政权上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制度、文化的凝聚和统一。同时也在中国人人的心中,形成了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影响了后世历代统治者与国人的思想。

大一统之下的秦朝,拥有了雄厚的实力,对外开疆拓土,北击匈奴,南取百越,大将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后世汉武帝时期,中国国土边界延伸至帕米尔高原,历经秦汉、二晋、十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匈奴、鲜卑、柔然,到后来的突厥,始终延续着“秦”的称呼,直至今日的土耳其,依然还将中国人,称之为“秦”。

图片

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历史的车轮走入“丝绸之路”时代。

一条横跨亚欧大陆,东起长安西至罗马的“丝绸之路,运送着源源不断的丝绸、皮毛、香料在这条沟通东西方的“大动脉”上流通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

图片

丝绸之路是汉代中外交流的见证

那时,古希腊和罗马对中国西北地区及其居民的称呼为“赛里斯”(Seres),意思是“丝的”或者“丝来的地方”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织造轻柔美丽丝绸的国家,我们的丝绸,其坚韧、细密、不掉色等等特性,是当时性能最好的织物,因此不仅用于高档服装,而且广泛用于宗教的祭典装饰,和军事上军旗、热带外衣,寒带披风等军备需要。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西方史书记载:古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凯撒大帝穿着中国丝绸袍子去看戏,引起了剧场的轰动,被认为是空前豪华的衣裳。“丝绸”对于当时的西方来说,是一种奢侈品,而对于中国来说,则是代表着对外交往和核心优势。

作为“赛里斯”的我们,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原的铸铁冶炼,凿井等技术传入西域,促进了西域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将西域的各种农作物以及动物等特有品种流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物质,扩大了食物来源。

双方友好、互惠的交往,加速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极大的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巨大作用。

图片

作为最早使用“Cīna”称呼我们的古印度,这个梵文词汇其实有个更霸气的翻译——“震旦”

在印度人眼中,中华大地地处东方,是太阳初升之地,《佛说灌顶经》卷六载:“阎浮界内有震旦国”。“震”有着撼动、震动的意思,而“旦”则是有日光、天空之说,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便有了撼动天地之意,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古印度对当时的中国的崇拜与敬意

中国和印度两国,诞生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四大文明体系之二,6-10世纪是中印文化迎来了交流的黄金期。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注重中华文化的开放性,“佛教东渐”和“西行求法”持续在中印两国间进行。

图片

玄奘法师天竺取经

中国的陶瓷、茶、丝绸等许多产品走进了印度,造纸术在印度的传播使用,不仅让印度本土文化得以保留,更是对印度的教育也产生重大影响,加速了印度文明的传播。

同时印度的棉花、胡椒及其他产品不断地向中国输入,其本土的熬糖法、医学、舞蹈、建筑等重要成就不断被中国吸收借鉴,两大文明古国相互吸收、相互滋养,向世界各国传播自己独有的特色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片

就像我们常以“战斗民族”来称呼俄罗斯,很多俄罗斯人,则会称我们为“契丹”

《天龙八部》中,乔峰在被揭露为契丹人后,因“非我族类”而被污蔑讨伐,但被“老大哥”称呼我们为“契丹”的背后,则是一段中华民族统治漠北、称霸中亚的壮阔史诗。

图片

契丹是我国兴盛于唐末的少数民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称帝建国,改国号为“契丹”,彼时宋朝势微,北部几乎被契丹人所控制,以其强大的国力震慑漠北诸部,进贡、通商不绝,以至于当时的中亚、西亚等地区只知道契丹,并不知道宋朝,他们甚至以为中国就是契丹,契丹便是中国。

公元1124年,宋金联手攻辽,辽国皇室宗亲带着残兵奔逃至北方,并建立了西辽王朝。此时,处于衰落的契丹重整旗鼓,一路向西域、漠北、中亚等地区扩张,一路扫平高昌回鹘、西喀喇汗国、东喀喇汗国及花剌子模等国家称霸中亚,威名远播至欧洲。

这期间,他们仍保持着说汉语,过中国节的习惯,将中国的华夏文明在中亚、西域等地区广泛传播,俄罗斯就是其中一个国家。

因此,即使后来西辽灭亡,契丹人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俄罗斯在内的很多中亚国家都还喜欢称中国为“契丹”,这一称呼背后,是对中华民族即使身处逆境仍能远征万里,开拓全新天地的欣赏与赞扬,中华民族的勇武精神,也在这一称呼中展露无遗。

图片

曾经的“至那”一词,象征着荣光与传奇。

随着唐代对外交往的繁荣与佛教在国内的新生,梵文“Cīna”重新作为“至那”的被音译回来:

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宣,去斯远近?

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

——《大唐西域记》

图片

唐玄宗《题梵书》称中国为“支那”(另一种汉译写法)

与此同时,一个在中国古代外交史上重要的国家出现了,它就是——日本。

要明白日本与中国的古代外交史,首先要听一段当时日本向中国称臣原因的故事:

日本大化改新后期,内部出现大量反革派。此时的日本由于其合作邻国百济被唐朝覆灭,从而丧失了在朝鲜的威信。此时,唐军攻打高句丽,百济遗臣向当时的日本求援,内忧外患之下,大和朝廷举全国之力出兵朝鲜抗击唐军。

公元663年,白江口战役爆发,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唐朝水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顺风投火,对其四百搜木船连发火箭,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

668年,唐朝大将李勣为帅,一举踏平高句丽,自此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唐朝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地位,同年,日本天智天皇即位。白江口战役的惨痛教训,迫使天智天皇审时度势地恢复了与强盛的大唐帝国的国交。

图片

日本关于“遣唐使”的古画记载

自从此战后,日本开始大量学习唐朝文化,先后派出十九次遣唐使来唐,从技术、文化、建筑、医术、政治、制度、文字等进行全方面的改进和模仿。此时,日本对中国的称呼,最常用的是“唐”“唐土”,这是他们对中国最美好的记忆,也是他们文化发展的源头。

公元804年,日本遣唐使来唐朝学习,在佛经中接触到了“至那”这个词以后,这些佛教界人士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和虔诚,也开始使用 “至那”一词来称呼中国。

图片

日本唐风建筑平城宫

时间来到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开始向外侵略扩张。此时的中国虽然刚经历洋务运动,但由于清政府腐败、人们生活困苦,无力进行现代化战争的清政府三场海战均已失败告终,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时,中国与以日本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传统的“朝贡关系”开始被新的“条约关系”逐渐取代。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半个多世纪里,彼时作为尊称的“至那”一词,也被列强扭曲为带有歧视意义的侮辱性词汇。

图片

侵华史料《支那事变画报》

从带着崇敬的尊称,到歧视性的蔑称,一切的变化都源自于那段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年代,“对外交流”不仅是经济上的交流互助,更是相互学习、博弈,互相争夺生存权与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前面我们提到过,中国自古以来,始终在“复兴”。

后来,中国人醒了,中国醒了,中国重新踏上复兴之路——从辛亥革命打响的第一枪,到新中国在万众瞩目中成立;从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到如今坐稳五常座位,与四大国划分世界格局……在时代的变化里,在国力的强盛中,那些曾经带给我们荣光和屈辱的名字,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仅留一段段史料供后人查阅。

图片

1971年11月15日,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首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乔冠华仰头大笑,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张经典的照片“乔的笑”诞生了。

图片
图片

纵览现今全球,那些曾与中原文明相爱相杀多年的突厥人,他们的后裔土耳其人依然称呼我们为“秦”;见证了中华民族政权远征中亚的俄罗斯人,依旧唤我们为“契丹”,曾作为中国属国、学习中华文明的日韩,至今仍在沿用中文的“中国”二字称呼中国……

千年历史沧桑巨变,那些不变的称呼后,却蕴藏着传承五千年不曾湮没的古老文明,蕴藏着百年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复兴之路。

当今天的我们每一次登上历史舞台,那一声代表着瓷器和丝绸的“China“和”Seres”,犹可窥见昔日大漠黄沙与滔天巨浪之路上的荣光,在昔日的余光中,同时也藏着中国作为“中国”,从山河破败到浴血重生的涅槃蝶变。

当我们再次回忆起那个问题: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因为“大一统”的思想传承,因为渴望复兴华夏的历史责任;

因为千年历史的不变根基,因为文明不朽,因为美德不灭;

因为这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