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4年,曾思玉从电影中认出毛主席,心里咯噔一下:坏了,坏了

 lixj1028 2023-02-10 发布于天津

“你们都是司令,是各路诸侯,兼职太多了,在一个地方干得太久了,有诸多不便。”1973年底,随着毛主席一声令下,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对调,已经在武汉军区任职7年的曾思玉,被调到了济南军区。

自从到了济南之后,曾思玉再也没有见过毛主席。1974年秋天,曾思玉在电影中见到了毛主席接见外宾的情景,他一眼就认出那是在武汉东湖宾馆,但那个印象中满面红光、谈笑风生的毛主席,已经变得异常苍老,连站立走路都十分困难。

曾思玉的心中不禁咯噔一下,心想:坏了,坏了!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为毛主席冒险送信

说起曾思玉第一次见到毛主席,还是在1934年,当时广昌保卫战失败后,中央红军不得已开始后撤。在部队抵达于都县集结待命时,红二师参谋长找到时任通信主任的曾思玉,托他带一个步兵排和两名挑夫,去总部领取地图,并将刘亚楼的亲笔信交给刘伯承。

第二天一早,曾思玉就带着步兵排和挑夫出发了,他们着急赶路,全然不顾炎热的天气。下午四点左右,曾思玉一行人赶到了总部驻地附近的村庄,曾思玉安排其他人到村边的小树林休息,自己一个人前去总部联系。

在哨兵的带领下,曾思玉前往总部收发室,在路过一个打谷场边时,曾思玉注意到那里站着三位首长,一位是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另一位是红军总司令朱德,最后一位,曾思玉没有见过。

文章图片1

图丨毛主席、周恩来与朱德

看着那位身材高大,梳着大背头,右手夹着香烟的首长,曾思玉猜测可能是毛主席,心中不觉激动起来。

在和刘伯承交接完工作之后,曾思玉随参谋前往管理局,安排所带部队的吃住问题。路过打谷场的时候,发现三位首长仍在散步交谈。曾思玉忍不住问参谋:

“那位抽烟的大背头是毛主席吧?”

参谋笑了笑,点点头,曾思玉不自觉地又多看了几眼,心中很是激动和高兴。

到了住处后,战士们纷纷询问曾思玉见到了哪位首长,曾思玉没有多说,让大家赶快吃饭休息,推脱搪塞了过去。当天晚上睡下之后,曾思玉一想到自己看见了毛主席,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毛主席高大的身影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文章图片2

图丨革命战争年代的曾思玉

第二天天刚亮,曾思玉就带着挑夫来到红军总部,拿到东西之后立刻返回师部。回去之后,刘亚楼问曾思玉,在红军总部都见到谁了?曾思玉高兴地说,自己见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周总政委在打谷场上散步谈话。

“如果毛主席来了,就好了!如果毛主席来了,就好了!”刘亚楼一听大为震惊,口中不住地说道。

几个月之后,总部通知二师,让他们为毛主席挑选抬担架的人员,这一任务就落在了曾思玉的头上。曾思玉从全师的担架队中,挑出了6名年轻力壮的担架队员。在抢渡金沙江的路上,中央纵队休息让路,让红二师先行。

当时毛主席正坐在担架上,利用休息的时间看书,忽然听到抬担架的同志喊道:“曾主任,曾主任,你们赶上来啦。”毛主席闻声抬头,问担架员是哪个曾主任,担架员告诉毛主席,就是二师的通信主任曾思玉,他们几个就是曾主任挨个谈话后选定的。

曾思玉闻声赶快停住脚步,向毛主席敬礼问好,并一再叮嘱担架队员要确保主席的安全。毛主席看着眼前这个精明的小伙子,询问了一些他的情况,和曾思玉简单聊了几句。

文章图片3

图丨手不释卷的毛主席

第一次和毛主席谈话,毛主席的平易近人很快打消了曾思玉的拘束。直到几十年过去,毛主席书不离手的学习精神,仍旧鼓舞着曾思玉,促进他养成了看书学习,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1935年9月,红二师在草地急行军一天后,驻扎在一个只有几户藏族人家的村子中。第二天一早,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急匆匆来到红二师驻地,召开紧急会议,不一会儿曾思玉被叫到了另一间房子里,师长陈光交给他一封信:

“曾主任,交给你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而且是十万火急的任务。这是毛主席写给徐向前总指挥的一封信,命你火速送交给他。”

交待完送信地点和注意事项后,曾思玉被带到了毛主席面前。毛主席一见到他,笑着说:“哎,你不是给我选派担架员的曾主任吗?主任亲自出马,一个顶俩。”

按照首长们的指示,曾思玉火速带人起程,抓紧时间快速赶路,不到半天时间就赶到了指定的岔路口。根据对路面的观察,曾思玉判断徐向前尚未经过,便命令战士们隐蔽警戒,自己带着一名战士在岔路口休息等候。

大概过了两个多小时,瞭望哨发出信号,有一支骑兵队伍正朝着岔路口走来。曾思玉见几个先头骑兵奔驰而来,立即上前拦下他们,询问徐总指挥来了没有,哪位是徐总指挥。

文章图片4

图丨红军时期的徐向前

只见其中一人指了指马上的红军,说那位就是徐总指挥。曾思玉立刻跑步上前,将毛主席的亲笔信交到徐向前手中。徐向前当即拆开信封,打开信纸阅读起来,突然他的脸色严肃起来:

“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后来曾思玉才知道,当时毛主席在信中揭露了张国焘分裂中央的阴谋,向徐向前说明了红军北上的事实真相,并劝徐向前带领红四方面军北上。曾思玉圆满完成送信任务,避免了红军内部冲突,让红四方面军将士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在毛主席的教导下工作

1967年7月的一个清晨,曾思玉突然接到周总理亲自打来的电话,让他立刻前往北京,中央决定调他到武汉军区工作。这边刚刚放下电话,陈锡联又打来电话,让他向在家的常委交代工作。

几位在家的常委听说曾思玉要被调到武汉,心中都不平静,尽管心中有着诸多不舍,但他们还是送上了最好的祝福。

沈阳天气转好后,曾思玉立刻带着秘书和保卫干事前往北京,一下飞机直奔钓鱼台。周总理告诉曾思玉,调他到武汉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定局势,飞机已经准备好,他即刻启程前往武汉。

当天下午,曾思玉就抵达了武汉,并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文章图片5

图丨曾思玉军装照

一个多月之后,毛主席乘坐专列抵达武汉,在车上接见了曾思玉,对曾思玉抵达武汉后的工作进行简单了解后,毛主席指示曾思玉不要急于到武汉军区机关大院办公,先找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全力以赴做好稳定武汉局势的工作。

没过多久,来自阿尔巴尼亚的外宾从延安抵达武汉,周总理从北京赶来迎接,同去的还是有曾思玉等武汉军区干部。数十名群众代表到机场迎接,几十万群众夹道欢迎。

在曾思玉两个多月的治理下,武汉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井然,用事实消除了国内外对武汉的各种谣言。

在曾思玉就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七年中,毛主席每年都会到武汉东湖两三趟,因此在那一段时期,曾思玉与毛主席接触最为频繁。

1968年5月,毛主席再次来到武汉东湖,曾思玉前去看望时,毛主席告诉他,房子的顶棚上不知道有什么东西跑来跑去。曾思玉猜测是野猫捣乱,表示立即派人将这个问题解决。

“不要管它了,野猫也要有个窝嘛!”毛主席挥了挥手说道。考虑到毛主席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休息,曾思玉还是趁着毛主席外出的机会,让管理局上房将野猫洞堵死了。

文章图片6

图丨毛主席接见曾思玉(左)

几天之后,毛主席外出重返东湖,让汪东兴将曾思玉找来谈话。一见面,曾思玉就询问毛主席休息的好不好。毛主席表示休息得非常好,再也听不到野猫乱跑的声音了,并询问曾思玉是怎么回事。

曾思玉表示利用空隙时间让人将顶棚加固了一下,消除野猫捣乱。毛主席听罢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顶棚,幽默地说道:“人要睡觉,猫要走路,看来矛盾不可调和喽。”

随后,曾思玉向毛主席汇报了湖北能源情况,顺便说出河南南阳地区钻探打出了油气层。毛主席高兴地说,湖北江汉平原肯定也有油,如果江汉平原有油,战略价值可就大了,平时将油井封闭不用,战时再启用,作用就大了。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曾思玉召集军区党委和省党委主要成员,落实江汉平原油田勘探工作。经过严密的筹备和数万大军的共同努力,短时间内就钻探打井出了油,王进喜多次来油田指导工作,石油部从各地抽调技术人员,到江汉油田参加油田会战。

所有的一切,都为江汉油田的顺利开发提供了保证。

次年夏天,毛主席两次在武汉接见了怎敢死于,询问江汉油田的会战情况,再次强调了江汉油田的重要性。12万会战大军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文章图片7

图丨江汉油田大会战

1969年,江汉油田遭遇罕见的暴雨袭击,洪水泛滥;1970年,又遭遇了倒春寒、旱灾和冰雹。这些困难都没有动摇会战大军的坚强意志。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会战在1972年5月胜利结束。

后来,曾思玉给毛主席汇报会战情况。江汉平原不但探明了石油储量,还在应城探明了极为丰富的固体盐和卤水。毛主席听后高兴地说:“你湖北地区宝藏真多呀!你们动员科研部门加强科学研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曾思玉当即表示将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开发出地下宝藏为人民造福。毛主席笑着说:“有你们这股干劲,一定会搞出成效。”

“主席不让干的事,千万别做”

1970年9月,毛主席在东湖逗留了几天后,突然要回北京,曾思玉接到消息后,急忙赶往东湖。此时,毛主席已经走到了大门口,见曾思玉和刘丰来了,和他们一一握手,并叮嘱他们不要送了:

“到此止步,说话算数,以后再见。”

说完,毛主席就坐进了汽车,曾思玉告诉汪东兴,他们一起到候车室去看看,并特地与毛主席车队拉开距离,走进了车站。曾思玉到达候车室后,想到毛主席说的“到此止步”,不敢贸然到站台上送行。

文章图片8

图丨毛主席与曾思玉亲切握手

可是刘丰却不以为然,见曾思玉不再前行半步,决定自己去站台送送毛主席。毛主席见到刘丰,让张玉凤将他叫上车来。

没过多久,刘丰很不自然地下了车,毛主席的专列也缓缓离开了车站。曾思玉问刘丰,毛主席在车上和他谈了什么。刘丰告诉曾思玉,上了车之后,毛主席让张玉凤领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弄得刘丰站立不安,尴尬至极,后悔不听毛主席的话。

主席不让干的事,千万别做。”曾思玉对刘丰说道。

1971年9月过后,曾思玉受到林彪牵连,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对于曾思玉和林彪的那一段历史,毛主席是知道的,因此为曾思玉讲了话:“曾思玉是活党,不是死党。”让曾思玉免于责难。

那是1935年中央首长进驻瓦窑堡之后,林彪奉命前去开会,左权让曾思玉护卫林彪前往瓦窑堡。会议结束之后,林彪准备亲自去黄河边实地勘察,毛主席同意了他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林彪带着曾思玉的骑兵班向黄河前进,晚上在距离黄河不远的村子住下来,准备第二天再到黄河边。晚上,曾思玉向林彪汇报,说雪下得很大,林彪坚定地告诉曾思玉:“照常去,找个好向导就行。”

文章图片9

图丨曾思玉在战争前线

首长一句话,曾思玉连夜开始做准备,找了两名年纪大一些的向导,并借来了十几件光板羊皮袄。第二天一早,大家穿好羊皮袄,抵达了黄河岸边,看着黄河水推着一排排硕大的冰排奔腾而去,林彪、曾思玉等人顿感心旷神怡。

全国解放之后,曾思玉将这一段经历写成文章并发表,结果就被说成是林彪的“高参”,好在有毛主席为其作证澄清。

1973年12月,各大军区司令员在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见,商议对调一事。毛主席挨个问他们任职多长时间,曾思玉回答说,自己在武汉军区已经七年多。毛主席说:

“是啊,你们在一地,最短的也有七年了,到处可以革命嘛,要常来常往嘛。你们集中精力把军队搞好,回去立即行动,不要带人多了,明年元旦消息见报,热烈欢送。”

虽然有些司令员对于对调一事想不通,但在毛主席的开导下,纷纷拥护毛主席的决定。曾思玉丝毫没有这些想法,回到武汉之后,他就忙于进行工作交接,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在规定时间正式到济南军区工作。

文章图片10

图丨晚年曾思玉

遗憾的是,曾思玉到济南军区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毛主席。直到有一次在电影中见到毛主席,才发现毛主席已经和自己印象里完全不一样,他没想到毛主席的变化居然如此之大。

不久,毛主席逝世的噩耗传遍了全世界,曾思玉第二天就赶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向毛主席遗体告别。

曾思玉离休之后,辞去了一切兼职和社会活动,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撰写回忆录中。七八十万字的回忆录,有19篇都是回忆毛主席的文章,毛主席对曾思玉的影响,贯穿了他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