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人第6期(1992.6)

 同人杂志 2023-02-10 发布于福建

同人题字  6期 19921226

地址:福州市卧湖桥21  邮码:350001 电话:511957

突破闭塞的世界,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和谐。

【作品】

父亲的爱

小时候,我有个温馨的家,爸爸是这个家的顶梁柱,象祖一辈的乡下农民那样,他“日出而出,日落而息”。每天“修理地球”到很晚很晚,带一身泥巴回家了,妈妈打好洗脸水,小小的我就乖巧地递上毛巾,他接过毛巾,总喜欢顺手刮刮我的小鼻梁逗得我叫起来了,挥起了小手打他,他却“嗬嗬”地笑开了。地里的活儿那么累,可一回到家,爸爸却笑脸常开。那时的家,春光融融;我的童年,其阳光灿烂。

到八岁那年,横祸飞来,一片冰冷的电锯,无情地锯走了我的右手,仿佛也同时锯走了爸爸对女儿的爱!那些日子,妈妈哭得死去活来,爸爸却不哭也不叫,成天阴沉着脸,亲切的笑容再也找不到了。多少次,他呆呆地望着我,我可怜巴巴地望着他,多么希望他吐出一句安慰的话,哪怕是一个爱怜的动作啊!可是没有,他的眼里盛满冰冷冰冷的“冰晶”,脸上布满的碴的胡子变得叫人感到陌生。每当看到那空荡荡的右袖管,他总免不了一声长叹。爸爸变得叫人难以理解,难以亲近,委屈的泪水“哗”地一下涌进了我的眼眶。

等到伤好了,九岁了,该上学了。可我却哀哀地拉着妈妈的衣襟,哭着,赖着,说什么也不去上学。爸爸火了,一把抓过赶牛用的竹鞭,凶起了一张十分可怕的脸,斩钉截铁地扔下一句硬梆梆的话:“你要活下去就一定要走念书这条路,不管这条路怎样艰难坎坷。你,不走也得走!”冰冷冰冷的话语锥子一样刺进了我的心窝,布满阴云的脸色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到来。我不敢撒赖了,委屈的泪水咽进了肚里,就这样,我被爸爸的竹鞭赶进了学校,一笔一画慢慢地学会了用左手写字,一步一趔趄地艰难地念完了小学。

升初中了,尽管学校离我家不远,但我爸爸却不管我的苦苦哀求,也不理妈妈含泪的恳求,就狠着心把我扔进了学校,逼得我象其他远路的同学一样成了一名寄宿生,妈妈怜爱我,时常偷偷跑到学校看望我,把我的衣服带回家洗。没发现则已,如被他发现了,他就会凶着妈妈:“你能一辈子帮她洗吗?如果女儿离开我们无法独立生活,倒不如当初不救她好;否则,她一辈子受活罪不讲,我们也要陪送受无期苦役。”这就是我的爸爸!一想到家里有这样一位对他的残疾女儿如此“狠心”的爸爸,我的一颗幼稚无依的心就象掉进了冰窟窿。爸爸对我“无情”,我对家也就远远不如我的同龄人那样依恋。假日到了,寄宿的同学乳燕投巢般地急着往家奔,我却懒洋洋地赖在学校不想动。妈妈来了,哄着求着,推着拉着,好说歹说把我劝回了家。尽管每次回家都会吃到白花花的荷包蛋,又香又甜的猪肝,我也知道这是我爸爸为我补血而准备的“特供商品”,但我一想到这些年来,爸爸把我如充军般驱逐出家,从来不肯到学校探望我一次,我心底就无来由地升起怒火,脸一扭,给他的脸色也就是雪上加霜,冰冷冰冷的了。说也奇怪,爸爸却不介意这些,仍是追星赶月,起早摸黑地终年辛劳,定月寄给我生活费,鸡蛋、鸭蛋也从不间断。

不知是对爸爸的“狠心”不服气,还是对严酷的命运之神的挑战,总之是:暑往冬来,岁日流逝,我终于能够独立生活了,自理能力也不断加强。一棵苦命的小草,在岩石缝里挣扎,迎着霜天雪地傲立,一年一年,终于慢慢地茁壮成长了。

是我的艰难跋涉感动了上苍呢?还是命运之神对一个顽强抗争者的偶尔垂青?我终于被这所民政学校录取了!在我收到通知书的那天,妈妈高兴地哭了,爸爸那多年来罕见笑容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尽管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却是实实在在地发自内心的,在我临行的那天,爸爸第一次心平气和地送我而不是赶我离家,他一直送我到车站。他说:“英,读书这条路,你终于踩出来了。你比你的父辈祖辈走得更远,真不容易,爸知道你这些年来吃了不少苦,苦难炼志气,孩子,我们种田人靠的就是这点志气。今后,你的路还很长很长。也许,在旁人的眼中你仍是一个残疾人,但你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要相信自己,不但能活在这世上,而且能活得有意义。我和你妈都这样祝愿你。

痴痴地望着爸爸那不知啥时爬上皱纹的前额,呆呆地听着这多年来不曾听过的亲切的话语,我只觉沐浴春风,心里回荡起阵阵暖流。这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明白了父亲这么多年来的苦心:宁愿让女儿恨他,也不愿女儿依附于父母的羽翼下,沉弱于亲人的怜爱中,成为废人,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宁愿把年幼的女儿赶到学校,让女儿从小多受点苦,让苦难磨炼他的女儿,让生活教会她从容应付,不需倚赖旁人救助的自立自强的意志和本领。

父亲啊,我终于深深体会了你埋在心底的对女儿的厚望和挚爱。

(作者:杨紫英又名杨帆,1971年8月29日出生于三明市尤溪县新阳镇龙益村,现在福建省民政学校学习。兴趣广泛,喜欢运动,性格开朗,好动,擅长打羽毛球。

夏 之 恋

         ――谨以此文献给我尊敬的老师

徐世元

    那年夏季,榕城骤升为“火炉“,七月流火;那年夏季,您给了我清爽温馨的感觉;那年夏季,成了我生命中最深情、最温柔的季节。

老师,记得是在十一年前的夏天,您麾下的莘莘学子正为高考拼杀,时间显得紧张又紧张,每一次的测验结果公布后,您都给我一个满怀期待慈祥的笑脸,让我感到温馨异常。有一天,班主任和同学们给了我一个暗示:体检将是我跨不过的关。我顿时象泄了气的皮球,摸摸书,书却是凉的。我无限长叹:人可以战胜自身的弱点,却不得不面对自身的缺陷。您很快察觉了我的心境,下午最后一节课上完后,您似乎在慢慢地抖落身上的粉尘,也似乎在有意地等着我,待同学们都走后,您走到我的身旁,轻轻地说一声:“我们一起走吧!”我默默地点了点头,在狭长的走廊上,我挪动着拐杖,您把脚步放得很轻、很轻,您向我演绎了历史,谈到了人生,一直谈到那如钩的月亮挂在天上。最后,您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亲切地对我说:“现在你要战胜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身后的那个影子,不必考虑太多了,尽管努力,你能行。”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望着您那满怀期望的眼神,那如慈父一般的笑脸。一阵清爽的风沁入心扉,一般暖流如潮水般涌进心房。从此以后,我又恢复了先前的自信!您每次上完课,都走到我的身旁,谈心、指点,甚至拉起了家常,年仅十七岁的我不知道您良苦的用心,只是感到:您如师、如父、如知心的朋友,让我拥有了最充实的季节;您是风、是雨、是雪,令那如火如荼的夏天变得好清爽,好清爽。我在心中暗暗发誓:即使不为那十年一搏的考场,也要不辜负您殷殷的期望。每次测试,我都让您感到欣慰。可您却不知道:正因为有了您的关怀与鼓励,您的教诲和鞭策,我是努力复努力……

最后的结果,正如人们所预言的:我只能把常人激动万分的成绩单默默地塞进口袋里,我没有去找您,因为我怕伤了您的心,因为我载不动那赤诚的爱。

三年后,还是一个夏日,在市委召开的演讲座谈会上,我们奇迹般地相遇,您为我的坎坷而伤感落泪,为我的奋争而欣喜异常,您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谈了很多很多,临了,还是那句:“尽管努力,你能行!”

老师,离开母校,离开您已十一年了。您可能还不曾料到:在十一载春秋里,在夜校、在自学考场,在工作上、在生活中,多少困难与艰辛因了您那满怀期待的音容笑貌,因了您那暖暖的话语,因了那令人思念的夏季而释然,而奋然前行!这不,在柔和的灯光下笔耕,耳旁又重响您的教诲,心中的暖流依然激荡。我突然感到:生命中的每一个季节都变成了那诱人的夏季,令我心旷神怡,令我依恋到永远!

【文摘】

改革治懒不治残

联合国确立的第一个“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维护残疾人权益工作特别需要加强,改革的根本原则是治懒而不是治残。

邓朴方说:随着企业自主权的增加,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残疾人在竞争中必然会处于不利的地位。比如说开始搞优化劳动组合,一些企业便将不少残疾人“优化”了出来,这就违背了改革“治懒不治残”的原则。企业的自主权不能与“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相违背,残疾人有权在一个合理的岗位上工作。

在谈到目前有些地方在执行残疾人政策上出现的偏差时,邓朴方说: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初期,残疾人可能会受到一些冲击,但大家不要丧失信心。目前,我国正在一些地区进行残疾人分散就业、按比例就业的试点工作,尝试推行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必须雇用一定比例的残疾职工的就业方法,相信残疾人权益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据了解,到1995年,我国将在1/3左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社会各单位按比例录用残疾人的制度,到2002年在全国城镇普遍实行这一制度,使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

(据丁佑推荐的第1759期《北京青年报》)

【消息窗】

92年10月,刘懿医师获福建省首届青年中医优秀科技奖,并被省卫生厅授予“优秀中医药工作者”称号。

原驻连江32877部队卫生队军医聂秋根,现已调福建省军区干休所工作,并在福州五四路汤边村77号办“福建省军区第十干休所康复门诊部”,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脑瘫等,效果显著。

【人物志】

难忘的斯科特

                     大卫·E·内桑森文 严文译

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有一座叫“赫哈中心”的慈善机构,智力残疾的成年人可以在那里生活到老。斯科特是个唐氏综合症患者,这是由染色体紊乱引起的疾病,每八百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得此病,它能造成低智商,对心脏肺和呼吸系统功能也有影响。33岁的斯科特身材瘦小,智商只相当于6岁儿童。

在斯科特18个月时,专家告诉他的父母:“你们的孩子虽也是血肉骨头构成的,但智力低下,让我设法尽快给他找个收容所吧。”

“我们愿意自己来照顾儿子”斯科特的父亲舒威毅然决然地说。于是,由母亲杰恩教儿子最基本的拼写,姐姐林恩也象妈妈一样帮助弟弟,替他梳理头发,系鞋带等。在全家人的争取下,西弗吉尼亚的教育委员会率先设立了特教课程,这样,斯科特可以上学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斯科特表现出唐氏综合症患者所特有的令人伤感却也令人感动的天真和慷慨,象许多智力残疾人一样,他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发育良好。譬如,无论他认识的哪个人生日临近,他都会及时提醒朋友寄去礼物和贺卡。

在这良好教养的家庭环境中,斯科特愉快健康地成长,直到他15岁时母亲因癌症去世。姐姐林恩也准备上大学了,舒威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儿子,犹豫再三之后,他终于到赫恩中心为斯科特报了名。

我到此自愿给他们上跑步课并认识斯科特时,他已在这里生活了17年。我们每周集中训练三次,路程从二百码、1/4哩、一哩、二哩逐渐增加,他们每前进一步,我都非常自豪,仿佛是我在进步。斯科特的肌力大大增加,原先粗短的大腿显现出运动员的线条,肺活量也明显增加,甚至连原来轻微的结巴也改善了许多。

经过几个月的锻炼,我估计斯科特可以通过第一次测验——十公里赛跑。我问他:“你喜欢和我赛一回吗?我们都必须坚持到底!”

“没问题!”他向空中用力挥了下拳头,“不在话下!”

我们用了83分钟跑完全程。这个成绩很一般,即使对残疾人来说也没什么特别,一个月后,他用70分钟跑完同样的路程,这对唐氏综合症患者已属奇迹了!

为达到更高的目标,斯科特每周训练五到六天,我画了张训练路线图给他,并带他走了一趟,还教他记下每天跑的圈数。他认真地按我的指导进行练习。每个周六,我们一块儿跑步,然后去吃早餐,每天,他都准7:30分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一天的情况。与此同时,斯科特的自理能力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能够和中心少数几个居民一样,在工作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也能看管好暖房里的植物。

听说要举行体育三项赛,我让斯科特参加,以庆贺他培养起来的独立性。三项赛包括在纽约港环绕自由女神像游一圈,骑自行车穿越新泽西州,然后在费城跑10公里——总路程102哩。斯科特的游泳不行,也不会骑自行车,于是,我说服了比赛组委会,让我们提前5天出发,徒步跑完全程,这样,我们就能与其他选手同期到达费城。斯科特对参加比赛非常激动,称自己是:“道路之王”,这个绰号听起来很响亮,有时我干脆叫他“路王”。

这一不同寻常的消息迅速传开了。我们刚出发,沿途上新闻记者常常堵住道路采访我们。在新泽西州,有人问斯科特有何感想,他咧开嘴笑了笑,答到:“我累了。”他不会象别人那样讲一些陈词滥调,而总是一针见血地说起事情的实质,这一点我很佩服。

庆功晚宴上,竞赛组织者请斯科特说几句,这是他始料不及的。他困难地环顾一周,最后手指着我和另一位陪我们跑步的同伴,大声说:“他们是我的好朋友!”这已足矣!在场的人们无不热泪盈眶。

费城赛跑后,斯科特接受了第二年十月参加纽约马拉松比赛的邀请,费用全部由邀请方支付。还没有唐氏综合症患者参加马拉松赛的记录,更不用说跑完全程了。斯科特说:“我来跑。”

他开始了艰苦的训练,我都替他担心。每次训练要跑数小时,还跑楼梯,常常是他催我训练,太难以置信了,我心想,这小子就是没打退堂鼓。

我常常听见他气喘吁吁地边跑边唠叨:“他累坏了,他累坏了!”我只得憋住笑,陪送他跑下去。

斯科特是纽约马拉松赛一万六千名参赛者中唯一的唐氏综合症患者,如果能跑完全程就将载入记录。我们花了6小时10分钟完成全程。我永远不会忘记他撞线时的情景,他举起双手,大叫着冲过终点。

现在斯科特敢于正视别人,与人握手。回到家,全家人都为他的自信而惊叹。有生以来他头一次谈论自己的成就,一遍又一遍地迅速跑进房屋,然后挂着奖牌勋章走出来。

我陪斯科特参加了四次马拉松赛:纽约、波士顿和两次洛杉矶赛。比赛途中,当电视摄像机对准他时,他就加快脚步。看到终点,他咧着嘴,加速冲过去。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我。

在洛杉矶的一次比赛中,他在一千九百名参赛者中位居地一千六百五十名,我很为他骄傲:“我们战胜了约12%的正常选手,真不简单”

在一次赛前有记者参加的早宴中,斯科特抓住了每个人的心,冗长的致词后,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把话筒伸到斯科特面前,问:“斯科特,我知道你将成为跑完马拉松全程的唯一的唐氏综合症患者,你对此有何感想?”

斯科特答道:“我不知道是否有必要回答,我们大家都饿了。”

人群中发出欢呼声,他又一次单刀直入,触及了问题的实质,这是早餐时间,不是采访时间,大厅里所有的人都饥肠辘辘了。

他在一家烘烤店打工,包炸土豆条和洗碗碟。他很高兴自己能赚钱了,领工资的第一件事是给赫恩的朋友们买了礼物,又买了回家的机票,他的父亲惊喜道“这小子真的长大了。”

1990年6月的一次路程五哩的赛跑中,我发觉斯科特比以往提前疲倦,跑完后眼圈发黑,看起来比他39岁的年龄老多了。参加了秋天为美国癌症协会募捐后,他显得异常憔悴,但我只当是他住饭店不习惯,晚上睡眠不好的原因。

中心的医生检查斯科特身体时,发现他体重减少了11磅,眼白呈黄色,活组织检查后确诊为不宜手术的肝癌。

我带了张画面为跑动中双脚的广告画挂在病房的墙上,对他说:“病情好转后,我们再去跑”护士走进来,斯科特告诉她:“我是跑步运动员,戴夫是我的朋友,这是他送给我的画。”

1990年12月10日,他在姐姐林恩的护送下,坐轮椅被推进飞机,带着住院前为家人购买的圣诞礼物回家过圣诞节。

圣诞节这一天,斯科特虚弱得连打开礼物的气力也没有,四天后,他在睡眠中安详地离去了。

斯科特为后人留下了永恒不灭的遗产。为纪念他,迈阿密市赛跑者俱乐部设立了阿基里斯竞赛分会,这是为残疾人跑步爱好者而专门设立的。赫恩中心二十名居民加入了分会。去年九月他们参加了路程三哩的纪念斯科特·瓦格纳赛,一万一千名健全运动员加入了比赛,以表达对斯科特的敬意。

从斯科特身上学到的东西让我终身受益,他让我看到勇敢和坦率的力量,那是谁也无法比拟的。他努力挖掘自己的每一份潜力,并教我如何挖掘,在我心中,他永远是“道路之王”。                  (大卫·E·内桑森,哲学博士,心理学家,迈阿密市佛罗里达国际学院教授)。

【大世界】

盲人按摩

波兰只有盲人才允许从事按摩工作。全波兰约有八百名的盲人从事这项工作,按摩者与被按摩者在温室里,全身裸露并打上润滑剂。按摩者以人体的解剖为依据,按肌肉与神经的走向轻轻抚摸被按摩者,起安定、消除疲劳与保健的作用。

日本有两万名盲人从事按摩,每个按摩者都要经过三年(专科)或五年(本科)的大学学习,与中医按摩有相类似之处:以人体解剖生理为基础,在人体上找出许多敏感点,类似于中医的穴位,可以治病。

台湾有一万多的盲人从事按摩工作,并且明文规定只有盲人才能从事按摩。台湾的教育普及率相当高,盲人的入学率也不低,从小失明的孩子上启明学校,后天失明盲人,可以到盲人重见院学习,其中一项学习内容就是按摩。

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比较盛行脚底按摩。它把人的脚底分成几十个反射区,相应的疾病都能在足底找到相应的反射区,运用一些特殊的手法治疗,据说疗效还不错。香港逐渐开始盛行盲人从事美容按摩,中医认为,人的内脏机能的变化,都可以在脸面部体现出来,通过按摩相应内脏机能达到美容的效果。

中国的按摩技术源远流长,是最早的医疗方法之一,中医经穴理论的最直接应用。目前,我国约有八千多盲人从事按摩工作,其中副主任医师仅十六人,这几年盲人按摩发展很快,正逐渐为医学界承认。

(平潭陈志建提供)

【求助】

有人告诉我,

这世界属于我,

在浩瀚的人海中,

我却失落了我。

有人告诉我,

阳光普照我,

我寻找了又寻找,

阳光下没有我。

有人告诉我,

欢乐属于我,

走遍天涯海角的笑痕里都没有我。

我在何处?何处有我?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交友】

陈雁军,男,24岁,左脚截肢,爱好文学,几年来创作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在报刊上发表。地址:福建省屏南县代溪乡代溪村,邮码:3523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