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部分,它就像是一条电缆,不仅能将大脑的指令迅速传到身体,也能将身体上的感觉反馈给大脑。一旦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可就在昨晚节目的开场,主持人雅淇提到的3个“诡异”病例,就与脊髓息息相关——“插进颈椎的刀”、“脊髓中央的洞”、“钻进脊椎的蛇”,面临着瘫痪甚至死亡的风险。 这些病例,究竟怎么回事?又该怎么治疗?平时该如何保护好脊椎?让我们跟着专家一探究竟。 【本期专家】 ▼ “插进颈椎的刀” 发病率高、隐匿性强、危害性大 案例 早在20多年前,朱叔叔就出现了手麻的症状,一开始只是小拇指麻,以为是喝酒造成的。这几年情况愈加严重,抓不起麻将、拿不住电饭锅内胆,就连走路都像踩棉花一样,需要有人保护以免摔倒。 到医院就诊后,CT发现他的颈椎椎体后方出现了刀片一样的异常结构,一旦摔倒损伤神经,就会导致瘫痪。 幸运的是,经过手术以及2个月的康复训练,朱叔叔已经恢复得跟常人一样了,现在还每天坚持运动,早上跑步半小时,晚上跑步四十分钟。 这“插进颈椎的刀”究竟是什么?哪些人的颈椎可能悬着这样一把“刀”呢? 颈椎是一块一块的骨头组成的,中间有像豆腐一样柔软的脊髓通过。 而“插进颈椎的刀”其实就是后纵韧带骨化,它非常坚硬,会挤压柔软的脊髓,轻则引起上肢麻木、疼痛,重则导致走路像踩棉花、易摔倒,甚至截瘫。 从朱叔叔的片子上也可以看到,“刀片”中间是有裂缝的,如果外力造成裂缝处折断,很可能扎进骨髓,造成严重损伤。 通过手脚灵活度,可以大致判断脊髓功能情况。 ①10秒抓握20次 双手完全张开,然后握拳,记为一次。10秒内完成20次以上抓握,说明脊髓功能正常;若远低于20次,建议及时就医。 ②脚趾“猜丁壳” 用脚趾分别做出石头、剪刀、布的动作。若能顺利完成,说明脊髓功能正常;若难以完成则要提高警惕。 提醒:出现颈椎不适、手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要盲目按摩,范院长和金医生都曾遇到过脊椎病患者按摩导致瘫痪的病例。 “脊髓中央的洞”与颈椎椎体异常有关 2类人需警惕 案例 58岁的佟女士,三年前有时会头晕,但持续十几二十分钟就好了,就一直忍着,没太当回事。 去年3月,佟女士夜间疼痛加剧,早晨手凉凉的、麻麻的,而且是游走性的麻木。后来慢慢感觉腿很沉重,走路步态不稳。去年6月初,某天起床后发现短裤竟然尿湿了。下午4点以后,佟女士就不敢喝水,晚上老有尿意。 就医检查发现,佟女士的脊髓出现了空洞,如果不进行手术,将面临全身瘫痪。 正常情况下,脊髓是实心的,里面都是神经组织,在影像上呈黑色。脊髓空洞时,洞里填充的是脑脊液,影像上看就是脊髓里有一条白线,脊髓功能也必然受到影响。 可脊髓空洞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专家告诉我们,脊髓空洞的形成与颈椎椎体发育异常有关。 人体的头部活动由寰椎、枢椎来完成的,如果这两块骨头脱开,后方的空间就会变小,活动头部时脊髓会受到卡压,引起脑脊液循环异常,导致脊髓空洞的出现。 颈椎椎体发育异常的情况在人群中并不罕见,这类高危人群在外貌体态上就有一些特点。 ①脖子短于6cm 专家表示,脊髓空洞风险高的人往往脖子比较短。 准备一把尺子,测量下颌角到锁骨的距离。正常范围是6~9cm,如果小于6cm就要小心了。 ②闭眼晃头后,头不能保持在正中位置 挺胸抬头,保持头部在正中位置。闭上眼睛,左右晃一晃头,然后归位,再请家人观察你的头部是否真的位于人体中轴线上。如果有偏差,就要提高警惕了。 这是因为闭眼时,身体和头的位置会由神经系统进行调控,如果发育异常,调节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 脊髓空洞早期,可能有不怕冷、不怕烫、不怕疼等痛温觉丧失的表现; 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随着脊髓萎缩,神经对肌肉的营养作用减弱,肌肉也会萎缩,主要表现为大鱼际变扁平、四肢变细等。 脊椎病变往往在悄无声息中慢慢发展,而专家带来一个“㨃㨃操”,可以帮助我们辅助预防脊椎病变。具体动作示范,快点击下方视频学起来吧~ 点击下方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