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晓勇:91年考上清华,却自愿回老家做保安:没脸参加同学聚会

 徘徊求知 2023-02-10 发布于广东

保安 张晓勇

常言道:一步错,步步错。

2008年,湖南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来了一个奇怪的年轻人,只见他头戴金丝眼镜,一副文文诺诺的样子。

“你想应聘哪个职位啊?”

“保...保安”

下一秒,负责人接过了他递来的简历,突然失声道:“什么!你一个清华毕业的来我们这当保安?”

此时此刻,众人才意识到,对面的年轻小伙子,居然是曾经的湖南长沙县理科状元,清华毕业生张晓勇。

一个堂堂的清华高材生怎么会沦落到来当保安呢?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张晓勇手持清华毕业证

1

1974年,张晓勇出生在湖南长沙县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在旁人眼里,这个小家伙从小便聪明好学,反应机敏,每回考试,在班里都名列前茅。

正是因为这一点,他的父母从来不让他碰家务,每次吃完饭,都催着儿子去做作业。

有一次,张晓勇偷偷地拿着碗筷去收拾,不料却被母亲逮了个正着,她一把摔碎碗筷,气急败坏道:“你在干什么!你的主业就是考上重点大学,光宗耀祖,这点小事用得着你吗?”

自此后,张晓勇的世界里只剩下了读书,做题,为了报答父母,他还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做一名受人尊重的科学家,为国争光,为百姓造福。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高考即将来临,因为成绩优异,张晓勇获得了保送的名额,

但他却做了一个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决定:放弃保送名额,全力备战高考,因为他的眼里只有清华,他要在这里实现科学家的理想!

1991年,高考大决战,张晓勇发挥出色,不负众望,成功地摘得了长沙县理科状元的桂冠,不久后,清华大学也寄来了通知书。

而他当年的专业选择,更是令所有人感到新鲜:生物科技,在那个网络刚刚普及的年代,这属于非常高端、冷门的行业。

此时的张晓勇,可谓是荣耀满身,真是应了古人的那句话: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那年夏天,在亲朋好友的欢送中,他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但很快,这种骄傲感便荡然无存了,北京真大啊,作为千年古都,这里的胡同多的数不清,高楼大厦林立,立交桥绕得让人眼晕。

清华大学

开学第一个学期,张晓勇便有了一种深深的“自卑感”,在这里大家都是尖子生,自然要比些特殊的。

什么外语托福,钢琴绘画,同学们是样样拿手,而轮到了张晓勇,除了做题还是做题。

那段日子里,为了证明自己,张晓勇开始疯狂的读书,不久后他成功的进入了校园科研组,靠着旺盛的精力和与生俱来的天赋,取得了一点成绩,成为了班级里有名的高材生!

但很快,这些努力都被现实给打破了,因为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张晓勇打算未来入职一所顶尖的研究机构,一方面可以赡养父母,另一方面能继续研究,报效祖国。

但当时的国内顶级科研机构往往青睐于那些海外留学的人才,哪怕张晓勇清华毕业,也很难在其中分一杯羹,而普通的研究所,因为条件差,资源少,做不出什么成果,他压根就没有兴趣。

就这样,一来二去之间,这位天才学霸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1996年,张晓勇毕业了,那一年国家恰好实行“双轨”制度,按照最新的安排,大学毕业生择业有两个途径:一是听从国家分配,到该去的地方去,二是放弃分配,参加社会性的招聘。

因为不满足现状,张晓勇思考再三,决定投身私有企业,去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

好在清华大学的敲门砖,到哪都是硬邦邦的,没过多久,他便成功地被一家位于广东的外资生物科技公司给接走了。

上班第一天,张晓勇激动得差点喊出来,作为一个顶尖人才,他发现这里的办公条件、研发资源那都是一流的,此刻的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成功人生:努力工作,升职加薪,赚取高工资让父母安享晚年。

但很快,这个想法就被摔了个粉碎,实习期结束后,张晓勇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被调到科研部门,而是被一杆子给支到了客服部。

张晓勇

原来这家公司,把科研中心放在了海外,国内压根就没有正经的研发岗位,一夜之间,张晓勇从天堂坠入了地狱。

但此刻的他并不气馁,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他坚信只要自己在客服部创下业绩,迟早有一天可以加入科研部的,为此他开始了拼命的学习,背话术,做笔记。

但很快,这位天才就遭遇重创,因为不善和人打交道,他的回答总是令客户不满意,再加上性格原因,导致他的业绩长期垫底。

正当他迷茫不知所措时,老家打来了电话:“小勇啊,快回来看看吧,你爹得了重病!”

听闻父亲卧床不起,张晓勇急得抓耳挠腮的,此刻的他心中不禁升起一抹悲凉:名校毕业,万人期待,结果工作好几年了,连点积蓄都没有,眼下父亲病重,而他却无法在床前尽孝。

痛定思痛之后,他向上级递交了一份申请,希望可以回位于老家的湖南分公司工作,在得到同意后,张晓勇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张晓勇

2

到家后,望着患病的父亲和衰老的母亲,这位曾经的理科状元哭得像个孩子。

但很快,麻烦又来了,因为时间的原因,分公司的安排经常和照顾父母冲突,一怒之下,张晓勇在两年后放弃了这份工作。

因为失去了收入来源,他很快就“坐吃山空”了,在父母的督促下,他又开始夹着履历,走遍了附近的人才市场,期望找到一个对口的科研岗位。

但小小的县城哪能满足张晓勇的胃口?接连碰壁之后,他只好穿上制服,打着领带去售房部卖楼了。

那段日子里,他每天早出晚归,巴结在客户的屁股后面好话说尽,有时候为了卖出一单,要忍着风吹日晒,在门口一站就是一下午。

最令张晓勇感到煎熬的是,有时候老同学问起:在哪里高就,他只能闷声装死,假装没有看到。

但即使这样,还是没能躲过“阶级的落差”,有一次,他去北京看望一位同学兼好友,席间对方谈起自己的工作,滔滔不绝:跨国公司高官,儿子在英国读书,别墅豪车应有尽有。

正当张晓勇听得愣神之际,对方突然道:“你这位高材生,如今在老家干什么呀?”

“我...我最近在老家开发房地产,赚的也还行”

望着对方称赞的模样,张晓勇突然感觉自己很虚伪,但他又能怎么做呢?总不能直言相告自己在做房产销售吧,一个清华高材生去卖房子,这说出去还不炸了锅?

只可惜,谎言能满足虚荣心,但拯救不了实际的处境,因为不善社交,张晓勇的业绩很快就又垫底了。

眼瞧着同事们一个个八面玲珑,把客户忽悠得如痴如醉的,而自己却大半天蹦不出一个字来,张晓勇有一种茶壶倒饺子——肚里有,但说不出的痛苦。

尤其是到了月底,领工资的时候,眼瞧着身边人大把大把的数钞票,而自己的工资单却少得可怜,他真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

为了养家糊口,照顾父母,无奈下他只能辞了售楼工作,再次硬着头皮钻进人才市场里。

眼瞧着儿子,从众星捧月的清华高材生沦落至无业游民,一旁的母亲急得直上火,她再三鼓励道:“孩子,别气馁,坚持就是胜利”

每当于此,病床上的父亲总会叹口气,老泪纵横地说:“儿啊,都是爹拖累了你,爹没本事啊”

但对于张晓勇而言,这一切木已成舟,眼下只能找份踏实的工作。

2008年,张晓勇得知马王堆陶瓷场要招聘一名保安,于是便拿着简历找到负责人,起先对方以为他投错简历了,但一番促膝长谈后,还是把他给留下了。

从那天起,张晓勇正式脱下了“高考状元”的光环,心安理得地沦为普通人,开始站岗、守门。

出人意料的是,这份工作对他而言,反而有些得心应手,因为少了尔虞我诈,他可以轻轻松松地与周围人相处。

张晓勇

每天一大早,张晓勇便穿上制服,开始巡逻,中午回家给爹妈带点吃的,伺候他们饮食,虽然赚得不多,最起码可以陪在父母身边。

心情愉悦后,爱情也找上门来了,在做保安期间,他邂逅了自己的另一半,一年后孩子也顺利地来到了这个世上。

此时的张晓勇,也算是找到了人生归宿,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甜蜜的过日子。

2013年,为了更进一步,张晓勇考取了《物业管理员证》,凭借着远超常人的素质,他成为了我国首批拿到物管证的人。

靠着这块“金字招牌”,他实现了升职加薪,成为了市场物业的客户部主任,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每天的工作无非是帮附近的商户们找一找猫,寻一寻狗,处理的都是不入流的琐事。

一开始,居民们对这位清华高材生还有些隔阂,但随着打交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大家发现张晓勇没有一点名校毕业生的架子。

他做事负责,待人诚恳,与周围的同事们打成一片,每天按时上班,勤勤恳恳,月底领着2000多块的工资回家交差。

张晓勇

3

也许是不愿看着儿子继续堕落,老父亲央求张晓勇去找一找以前的老同学,疏通疏通关系找一个体面的工作,但张晓勇却一口回绝了。

在他担任保安期间,同窗们念及昔日的情谊,曾不止一次地伸出援手,希望能拉他一把,但张晓勇碍于面子,全都婉拒了。

甚至为了杜绝这种尴尬事再度发生,他连此后的同学聚会都没再参与过,每当问起原因,他总是苦笑道:“人家都一个个腰缠万贯的,我坐在那里,真不知该如何开口”

在张晓勇看来,一个清华高材生窝在小县城里做物管,实在是有违当初的宏伟志向,今天的他大有项羽战败后,“无脸面对江东父老”的感觉。

同样为他感到可惜的,还有万千网友们,不知是谁把张晓勇的故事搬到了互联网上,一夜之间,引发了滔天的争论。

一大批网友站在了反对的立场上,他们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用文字声讨着张晓勇,在他们眼里,这位理科状元,是国家、父母培养了多年的优秀人才,本该有着大好的前程,去为国争光,为民造福,结果却自甘堕落,躺在市场里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张晓勇

对此,当事人张晓勇有着自己的看法,在接受采访时,他感慨道:“谁说清华出来的,就一定要当大官、挣大钱?曾几何时我也曾努力成为一名科学家,但如今我更享受父母、老婆孩子在身边的生活!”

不料,此言一出,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愤怒的网友甚至直接嘲讽道:“呦,既然如此自甘平庸,当年干嘛还要费劲读书呢?”

“简直就是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清华那么好的地方,结果培养了个看大门的!”

好在,生活早就磨平了张晓勇的棱角,对于这些污言秽语他早就听习惯了,如今的他生活幸福、夫妻和睦,孩子也特别的听话,家里老人身体康健,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回顾张晓勇的前半生,简直比电影还精彩,名校毕业,志向高远,结果在外企碰壁,沦为接线员。

生活的巨浪一次次朝他袭来,而他最终倒下,遍体鳞伤,在他无助之际,一份看门的工作让他重燃希望,之后的日子里,爱情、事业双丰收,父母也渐渐走出了疾病。

这一路走来,虽然不华丽但步步踏实,现如今这位清华高材生已经年过半百,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被母亲摔碎的那只碗,他曾经说:“我的梦想就犹如那只碗,我不是怀才不遇,而是在被摔碎后,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人生罢了”

对于张晓勇的选择,你有什么看法?在你心里,为国争光,为民造福和留在父母身边尽孝哪一个更重要,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