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书,欲得“笔力”,务须“三熟”!

 陈巽之的图书馆 2023-02-10 发布于陕西

书法之力,是书家心力、体力相乘的心身之力,而非单纯的物理之力。

笔力者,筋骨之力,深厚功力是也。刘熙载《书概》云:“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果敢之力谓“刚”,含忍之力谓“柔”,刚柔相济,神采出矣。

要做到刚柔相济,神采出矣,唯有苦功不成,即便天资、天才,亦须如此。清人王宗炎《论书法》云:“圣贤学问,始于有恒,可知绝迹飞空,必先脚踏实地。

”故欲得“笔力”,务须“三熟”:一曰笔熟。一杆毛笔,须把玩得娴熟,有道:(掌)心虚,(执)笔稳,(手)腕灵,乃至提按使转、虚实方圆等,皆须熟练精到,得心应手,方能熟而生巧,心手两畅。正如晋朝文学家刘琨所说:“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二曰锋熟。中、侧、藏、露,顺、逆、收、放等笔锋变化,以及中锋取劲、侧锋取妍等道理亦应了如指掌,运用自如。三曰眼熟。如前所述,先自分清“笔力”“蛮力”之别。平日习书练字,临帖固然重要,但“读”帖不无益处,须多多习阅经典力作;同时还要清楚自身禀赋天性,扬长补短,因势利导。修炼到此,方能熟而生巧、水到渠成;若刻舟求剑,或声嘶力竭、故弄玄虚,则适得其反。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北魏 司马绍墓志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