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左传》:小人得势,必坏大事

 薄会申 2023-02-10 发布于天津

小人不能得势。小人之所以被称为小人,就在于他们因着依附于强大的团体、或依附于强势的个人,为了得到主子赏识,或者就是为了秀一把自己的存在,就可以狗仗人势为虎作伥,违背公序良俗。但小人做事又不敢明目张胆,不是胡搅蛮缠无事生非,就是暗地里使绊子。

春秋时期,卫国和晋国是盟国,后来卫国又与齐国结盟。公元前502年,晋国邀请卫国重新结盟。晋国六卿之一赵简子想借机羞辱卫灵公,问手下谁敢去和卫国订立盟约,大夫涉佗、成何自告奋勇:“我能!”

订立盟约要歃血为盟。“卑者执之,尊者涖之”,地位低的一方执牛耳(割牛左耳)放入盘中,交予在一旁监督的地位高的一方,由其滴血入碗,再按照地位尊卑,先后手指蘸血入口发誓,订立盟约。

春秋时诸侯交往惯例,小国之君等同大国之卿,小国之卿等同大国之大夫。晋国远强于卫国,本应晋国主盟,但是晋国派大夫参加盟会,地位低于卫国国君。因此卫灵公要求主盟,让晋国大夫执牛耳。

成何首先发难:“卫国领土也就晋国的一个县大小,怎么能当诸侯看待呢?”晋国大夫从实力的地位出发,提出打破惯例,公然与卫国国君争尊卑。实力确实能够决定尊卑,卫灵公自然憋了一肚子火。

将要歃血的时候,涉佗觉得该自己表现了。在卫灵公蘸血时,涉佗故意推他的手,使得牛血顺着卫灵公的手指流到了手腕上。卫灵公再无可忍,暴怒之下拒绝结盟。

过了两年,晋国遣使责问卫国当初为什么拒绝结盟,卫国回答:“因为涉佗、成何!”晋国随即逮捕了涉佗,但卫国还是不答应结盟,于是晋国就杀了涉佗,成何闻讯逃亡到北燕。

赵简子派大夫去和卫国国君盟会,本意是要签订盟约,顺便羞辱一下对方。卫国答应其请求,内心已经默认了要接受羞辱。但涉佗、成何得到权力后,小人心态在盟会上暴露无遗,先是成何仗势强词诡辩,后是涉佗小动作造成卫灵公失态丢丑,二人步步紧逼落井下石,终于导致盟会失败,卫国叛晋。

好在结局喜人:一个身死,一个流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