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种自动警报,四种逻辑谬误,四种结论反思,提醒你读书时该如何思考?

 揉揉人人 2023-02-10 发布于江苏


再次复习读书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想要理解并改变自己,理解并改变他人,理解并改变世界。

理解是改变的动力,改变是理解的结果。

这一切都建立在我们真的把书中的内容放进我们的脑子里,并且在已有的认知体系中占据一个恰当的位置。

——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思考。

我倒也未必有多高的境界,只是在读书与思考这个过程有一点自己的思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习惯。

先来思维导图,千万要读完:

归纳法和演绎法

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持续不断地将文字转义为观点,判断这些观点是否值得被吸纳进已有的认知体系,哪些应该暂存到怀疑区,哪些应该果断地丢弃。

当得出一个观点的时候,只存在两种方式,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很简单,就是总结,我看到一只鹅是白色的,又看到一只鹅是白色的,身边人也说鹅只有白色的,全世界的科学家和探险家都说鹅只有白色的……好的,我们归纳出一个观点:鹅都是白色的。

归纳法其实是一种模糊的贝叶斯模型。

当我们没有见过任何一只鹅的时候,我们无从判断鹅到底是什么颜色;看到第一只白色的,又看到一只白色的,又看到……直到第一千只鹅,都是白色的,我们内心有个模糊的猜测:会不会鹅都是白色的呢?

余生我们继续看鹅,世界各地去看鹅,到处问别人见过的鹅,白色白色白色白色……我们做个很有信心的判断:鹅是白色的!

直到我们遇到一个反例,这就是黑天鹅,我们的人生信念崩塌了……

归纳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用,用得越多越可信,但保不齐什么时候来一个黑天鹅事件,很多观念就被彻底颠覆。

演绎法也很简单,就是推理,从一个确定性的基础,通过严谨的逻辑证明,推出一个绝对正确的结论。确定性的基础可能是一些公认的、确信无疑的事情,也可能是一些暂时认可的假设。

比如经典的欧式几何的五条公理是:1、任意两个点可以通过一条直线连接。2、任意线段能无限延长成一条直线。3、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一个圆。4、所有直角都相等。5、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和,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必定相交。

只要有这五条公理(事实上这也是我们正常世界中认可的),可以通过最严密的逻辑推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

对比一下我们可以发现:归纳法的依据的部分事件是可信的,但将部分事件的规律外推至更多的事件,这个外推的过程可能会有问题;演绎法逻辑的部分是无懈可击的,但可能出问题的是推理的基础。

比如以下一个观点的得出就是归纳和演绎的综合应用: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有用知识的传承是一种好事情(演绎法推理,不用重新发现知识的好处),人具有好为人师的特点(归纳法总结现实),所以牛人愿意传承知识是人类的优势(演绎法推理这是优势);传承知识对牛人最方便的做法不是口口相传,也不是费大力气做成视频、游戏,而是写成文字面向所有人(归纳法梳理),所以文字是目前最好的知识载体(演绎法);书籍在文字中,相比文献更不容易被淘汰,相比碎片文字信息量大且完整(归纳法),所以书籍是最好的文字媒介(演绎法);最终得出结论,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演绎法)。

从上面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应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比科研中要更加粗线条,我们追求的不是绝对而是大概率,这足以让我们应付生活中的决策;如果过分追求绝对,反而寸步难行。

书籍就绝对比文献好?大牛就喜欢好为人师?文字在现在一定是最好的载体?我们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大概是这样的。

无论是案例和素材的支撑,还是逻辑的推演,都无法像科学实验一样排除各种变量,完全没办法排除随机因素和个例,只能做一个似然的总结。

好消息是,生活中,这样真的已经完全足够了。

思考警报器

作为读者,我们劣势很大,作者编一个数据我们可能也发现不了,作者编一个案例我们可能也无从查证,作者直说一方面的事实很容易把我们带偏……

但作为读者我们也有优势,那就是有所怀疑就搁置,判断不可信就排除,这世界书那么多,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可能的烂书上。如果一个观点很重要,我们迟早会再次遇到。

在我们读书过程中,其实有非常明显的提示点,告诉我们这是一本好书还是烂书。

有经验的朋友一定很熟悉,看到书里的某些地方,就开始停下来想一想,通过思考将这一部分内容判定为可信或存疑或否定,这就是思考的过程。

总结我自己看书的过程,有四种思考警报器提示我:数据、案例、逻辑、结论。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就要警觉起来。

数据要敏感

数据可能是计算,也可能是统计。

对于计算,不太复杂的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直觉判断一下。

比如某作者:一个游戏中,赢了可以获得下注的180%,输了就输光赌注,那一个人需要至少70%的胜率才能不亏——初看就觉得70%不是很对,实际我们动手算算就知道了,1.8x>1,55,55%的胜率就能长期不亏,哪怕作者再吹牛自己概率学得好,甚至还要建议大家学概论,后面我们都要留个心眼。

对于统计,我们按照常识简单做个判断,有疑问的时候顺手百度下。

如果有作者说中国今年新生儿只有九百万,心算下远远不到总人口1%,按照年龄均匀分布到75年中就少了很多,感觉数据有异常就去查一下,结果2022年新生儿956万……这就是一个查证后证实的案例。

作为读者,我们去验证数据的成本有时很高,这时就需要利用一些数据直觉了,如果无法验证就先放过去,要相信如果是烂书,一定还有更多破绽。

案例要谨慎

对于案例,我的置信度排序是:社会试验>社会调查>普通案例>身边案例>极端案例。

个人观点,大体如此。

社会试验中,要重点考虑试验的设计是否有问题?是否引入了其他隐藏的变量?

比如,某个棉花糖试验,研究人员发现,抵御15min诱惑可以在获得一个糖果的小孩,未来的成就大于迫不及待吃掉眼前糖果的小孩,所以得出结论:延迟满足的人更容易成功;但有没有可能试验数据有问题?有没有可能有其他没有关注到的原因影响了试验结果?

事实上,我也坚信了很多年,直到我看到:该实验的复现效果较差,而且据统计,实验中愿意延迟满足的小孩家境都相对好,从而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家境好是不是会更容易成功?家境差的孩子更没有安全感,倾向于一鸟在手胜于十鸟在林。

最有趣的是,有人根据新怀疑重新设计了新的试验,第一轮和之前一样,测试孩子是否愿意用今天的一颗糖换取明天的两颗糖,记录愿意延迟满足的比例;愿意延迟满足的孩子参与第二轮,第二轮研究人员进行了欺骗,没有按照诺言在明天给孩子两颗糖,导致孩子一无所获;第二轮的孩子们继续参与第三轮,同样的测试,发现第三轮中的孩子,在第一轮都选择延迟满足,第二轮被欺骗后,在第三轮中选择延迟满足的比例极低,甚至远低于第一轮全体孩子们的比例(还不到第一轮的四分之一)。

所以新的试验可能说明了,成功与否,其关键点在于孩子是否有一种安全感从而敢于冒险,是这样吗?(逻辑上还漏了一点,现实社会的发展会奖励这种冒险,才能让冒险变成大概率的成功。)

社会试验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控制变量不成功,直接导致试验结论有问题;其次就是相关性解释为因果性,这个我们在后面的逻辑谬误里再谈。

社会调查中,要重点考虑试验的样本选取,是否足够全面足够随机。

这方面案例太多了,二战期间英国发现飞回来的飞机多数都是机翼弹孔多所以判断应该加强机翼,美国大选民意调查采用电话抽样(那个年代电话是奢侈物),还有墨菲定律、倒霉的总是我、我身边的人都有房子……甚至我都能随口编几个:去商场调查单身比例,去闹市区调查帅哥美女比例,去CBD调查平均收入……

可惜很多书中的社会调查太过简单,“采访了30个人”这种毫无信息量的社会调查,读的时候可以直接删掉,并降低对书的信任。

对于其他案例,我个人认为置信度排序:普通案例>身边案例>极端案例。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我们的生活经验了,一个小伙子勤勤恳恳升职加薪,我们比较认可,然后喝醉了误伤家人,就显得太极端了。

而一个案例,或者说故事是否可信,最重要的是细节。

如果作者给出的是非常单线条的逻辑,比如一个前台小姑娘听了我的课从此开启了副业赚钱的道路,这就太过简单了,如果一个案例太过简单毫无细节,看起来就是为了某个特定的观点服务,就算不是编的,意义也不大。

相反,如果作者给出的案例细节丰富可信度高,从一个侧面提取出某个观点,同时也有很多其他的思考,我们更能认同作者的结论。

好的案例只要一个就够了,坏的案例堆一千个都没用。

逻辑要顺畅

逻辑这部分其实是风险最高的部分,数据和案例有问题的书是烂书无疑,但逻辑出问题的书很容易被视为好书。

最常见的逻辑问题,我总结了四个:过度外推、充分和必要混淆、倒因为果、相关性视为因果性。

一个前台小姑娘听了我的课从此开启了副业赚钱的道路,所以得出结论,我的课可以让你赚钱。

这就是反了“充分和必要混淆”的错误,听课最多只是赚钱的原因之一,而结论断言听课必然赚钱,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逻辑问题。

这就是一个过度外推的案例,就算真的有一个个例,是因为听课导致了赚钱,这样的因果能否在更多人身上复现?我们要保持理性思考。

听了我的课的人,现在大多数都是CEO,所以我的课可以让你成为CEO。可能存在这样一种解释,你的课是商学院的课,听课的人都是高管起步CEO满地,是因为是CEO才来听课,而不是听课而成为了CEO,倒因为果得出错误结论。

过去有社会学家研究贫困,得出结论是贫困是因为生孩子多;更多的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发现,其实是因为贫困而多生孩子。喜欢玩游戏导致了学习差?有没有可能是学习差导致了喜欢玩游戏?

很多因果倒过来想,其实很有意思。

听了我的课的人,大多数都赚钱了,所以得出结论,我的课可以让你赚钱。

首先怀疑数据的真实性,就算数据是真实的,也没有办法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没有可能是课程的费用极高,只有少数已经成功的人士舍得来听,他们本身就大概率是会继续赚钱;这个案例中,有钱导致了听高价课和后续的成功,但统计上可以看到听高价课和后续的成功正相关,但是不能简单地判定为因果。

我在生活中常讲的一个例子,有人观测到地面积水的时候人们打伞,所以是打伞导致了积水?还是积水导致了打伞?事实是下雨导致了打伞和积水。

结论再小心:顺、逆、扩

如果一个数据、案例、逻辑的链条都不存在问题,至少都不存在致命的、我们能看出来的问题,那么结论至少值得我们重视。

但正因为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概率和运气,证据+逻辑=结论的过程中充满了大概、似乎这样的词,所以要经过多方验证。

一旦看到结论,我们必须停下来了!

停下来的时候,想想以前的书、以前的自己是如何想的?其他人怎么看?矛盾在哪?到底谁错了?

如果是自己错了,就是一个迭代认知的好机会,好好记住;如果是书错了,这番思考也有助于更接近真相,有时候还能排除一本书一个作者。

这既是重新检验链条的机会,也是多方验证的过程。

首先,顺思考:作者通常会有案例或逻辑支撑,我们重新梳理案例是否正确,案例和逻辑能否得出这个结论?有没有什么相似的观点?

比如《21世纪资本论》提到,现代的不平等加剧了,证据是财富的集中度提高了,作者列出了非常多的数据来支撑观点;但不平等和集中度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吗?有没有可能有别的证据呢?如果一个社会集中度虽然高,但动态来看底层人的成功机会更多,顶层人的破产风险也更大,即使集中度高,能得出不平等加剧的结论吗?恐怕不能。

这个证伪的过程是其实是我读塔勒布的书看到的,一看到就明白真相在哪里了;尽管原来的推理有问题但太过隐蔽,当时并没有发现。

其实思考逻辑是否顺畅的时候,可能因为信息差、逻辑能力而判断不出问题所在,但这就是我们多读书的意义,会有更多厉害的人引导我们判断、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且至少,很多漏洞明显的逻辑可以被迅速识别。

比如某作者说:因为双缝干涉实验有个诡异的现象:就是在你不对实验中的光束做任何观测的时候,光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但当你开始观测光的运动轨迹时,光又变成了粒子形态!所以得出结论,注意力是非常有价值的,进而告诉你怎么利用注意力……这就很搞笑。

其次,逆思考:想象作者的观点反过来能不能说得通,对立的方向能不能说得通,有没有反例?

比如有书会写:投资就是要承担风险,风险越高收益才能高,顺便举了好几个名人案例。

反过来说成立吗?投资就是要规避风险?好像也成立,我们的记忆中巴菲特有两条铁律:永远不要赔钱,记住第一条——这就矛盾了。

矛盾了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有一个错了,另一种是,这两条各有适用范围,反过来想就是为了找到边界。

高收益大概率有高风险,高风险不一定是高收益,前一句话就是倒因为果得出的结论。

后一句复杂一些,巴菲特的意思是一定要重视风险,但必要的风险也要承担,低风险大概率是低收益,但风险要合理、可控、能承担,绝对不是字面意思的“永不赔钱”。

多读一些背景知识,其实这是巴菲特的玩笑话,套用的是“最佳的长寿秘籍就是保持呼吸”,价值有限,引用这句话的书都留个心眼。

最好玩儿的是,有书会写,投资越早开始越好,隔几章又告诉你,年轻的时候别着急投这投那,要先投资自己,在职业上有进步。

这两句话都是正确的,但隐隐约约有矛盾,大家不妨认真思考一下。

投资越早开始越好,隐含的两个原因是:早期没钱,试错成本低,可以早点学会;投资年限越长越好,就需要早点开始。

先投资自己,隐含的两个原因是:初期职场个人成长更迅速,收入涨幅更大;年轻的时候本金少,不值得投资。

所以有一个冲突点和一个边界,冲突点是前者认为钱少正好试错,后者认为钱少投资意义不大,我更倾向于前者;边界是投资收益率,当投资自己收益更高的时候选择后者,当投资自己收益很低的时候选择前者——这么一PK,矛盾的地方有取舍,不矛盾的地方可以结合起来。

我个人的结论就出来了:有前景的工作优先投资自己,同时用少量的钱和时间试错(一定要少量);没有前景的稳定工作,优先学习投资,慢慢积累资本——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个人和资本的收益率孰高孰低很难判断,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个过程更多是艺术的部分。

然后,广思考:想象作者的观点是否全面?在原因和结果两方面,有没有什么补充的?

某作者说: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朋友,一看他是不是涉黑,涉黑走不远;二看他对老婆怎么样,如何对最亲密的外人反映一个人的人品。

顺思考:作者用亲身案例说明这个观点,说服力不足但继续往下看。

逆思考:涉黑的人可以交朋友?我的潜意识就是最好别,仔细想想,涉黑的人身边没有安全感,而且他迟早进去,有道理。

继续逆思考:对老婆不好的人就不值得交朋友了?虽然没有大概率上的事情,但是对老婆不好确实没法让人信任,有没有对老婆差但对兄弟好的呢?恐怕很少很少,就算有也感觉怪怪的。

观点是很不错的,我们暂时接受。

可广思考:对老婆好、不涉黑,这朋友就可以交了?恐怕还远远不足。

就是作者同一本书隔了几章,就提到:朋友就是要共同成长、朋友要乐观不抱怨、朋友要知错改错……

别笑,这真的是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的原话,这样的书问题就是不太归纳总结,说到哪算哪,问题是话还说的特别死,这一章一副这就是唯一真理的样子,下一章又出来了很多重复的真理……

同样是这本书,作者提到人生三大坑:莫名其妙凑热闹,心急火燎随大流,为别人操碎了心——有道理吗?有,但不多。

执行才是输出

最后,可执行:观点仅仅是观点吗?理解了以后可以做出什么改变吗?

有些观点没法执行,比如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历史中最关键的三个要素就是钢铁、枪炮、瘟疫,宇宙大爆炸的时间是150亿年前——这种属于现实生活中用处几乎没有,最多满足好奇心的观点,有个大概记忆就好。

有些观点极难执行,比如人脑的学习是通过神经元的结合,人类寿命的上限取决于癌症——这种属于现实生活中用处比较有限,它们是更实用的观点的基础,通常自身实用性一般,有个基础认知就好。

有些观点较难执行,比如人生要乐观,投资就是要高买低卖,读书是最对得起努力的一件事——这种模糊的大方向,通常构成的是人在某一领域的整体规则,它们在为实践作出理论支撑,要作为底层逻辑时时提醒自己。

有些观点容易执行,比如生活中本文聊如何读书,一些成长类书籍聊学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这种行动的指导原则已经具备可行性,通畅需要结合自己情况制定方案。

有些观点就是用来执行的,比如神奇公式的股债平衡,每日反思和时间日志,读书做好记录——这本身就是方法论,按章执行即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微调和迭代。

复习一下我们在前面提到的:

读书有没有用,其实不在于读还是没读,而是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有效的思考,在读完之后,有没有适用自己的总结,以及身体力行的实践。

读到烂书知道问题在哪,读到好书,认真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多多思考和自己实际的结合,简单制定最小可执行方案,实践中反复迭代,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真正地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努力方向、金钱身体实践和人生体验,才是身体力行地读书!

没有思考实践的读书就是白读。

读书是为了读书之后的行动,这是读书这个通解的特殊之处。

最后

思考这件事过于复杂,和读书结合起来就尤其复杂。

小小经验,一家之言。

初期读书可以刻意练习,熟悉了以后其实就是一种自动化的报警模式,看到异常数据、草率的试验和调查、明显的逻辑错误,脑子里就开始“滴哇滴哇”报警了,真正需要理性把控的是结论的部分,顺思考、逆思考、广思考,一套招数下来,妖魔鬼怪都要显形。

最重要的建议是多读!

一方面可以锻炼思考能力,很多书本身就是一个美妙的思考之旅,其他性质的书也在间接培养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很多观点和事实的储备,个人认知体系更加完善牢固,不容易被邪魔外道攻破;即使读到烂书,也能增强自己的思辨和反驳能力,未尝不是一种巩固和提升。

这样也是我不认同“只需要读经典”的角度之一,大家可以将这个观点作为课后题演练一番,顺便猜一猜我的另一个角度。

我总是说读书有多少好处,还有一个无法证明的个人视角,我从未说过:

人生路上有好书相伴,真的很幸福。

愿我们一生都有好人携手,好书相伴!

我遗漏了什么

做个思维导图吧。

大家自行完善信息。

这一章应该需要再补充的有很多,更多逻辑谬误、广思考,其他思考方式,还有更多案例。

虽然还很不完善,但我很喜欢这章,很多我自己读书的案例,其实就发生在这一周,写的很累但很开心(不开心能写7500多字吗?)。

我很喜欢,也希望大家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