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屑病阳虚外寒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辛散发表,瘀热去,皮损消。

 新用户08119963 2023-02-11 发布于广东

刘某某,女,37岁,2022年1月23日初诊。患者全身出红斑鳞屑性丘疹、痒3年余。皮损冬重夏轻,畏寒,手足不温,曾去多家医院中西药治疗,始终未能消退。现头皮、躯干、四肢丘疹色红,上覆银白色鳞屑,瘙痒。纳、眠常可,二便调,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

辨证:阳虚外寒。

治法:温阳散寒,祛风止痒。

拟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处方:生麻黄9g, 先煎十分钟,制附子12g,先煎半小时, 细辛6g,先煎十分钟, 当归15g, 鸡血藤20g ,生薏苡仁20g ,生槐花15g ,陈皮6g,白蒺藜15g,山药15g,砂仁9 g,后下,甘草5g,14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皮损全部消退,无新发皮疹,舌淡,苔白稍腻,脉稍弦,大便溏。中药初方加柴胡10g ,肉豆蔻9g,后下,21剂,水煎服,每日1剂。2个月后微信回访,临床治愈。

体会:​银屑病在中医学上称之为白疕。白疕的“疕”音同“皮”,甲骨文已有记载,从其字形结构上看,是病字头下加上一个匕首的匕,如同匕首刺入皮肤一样,以形容其顽固性。古今医家多以“热”、“毒”立论,按血瘀、血热、血虚三型辨证,凉血贯穿始终。本例患者皮损冬重夏轻,畏寒,手足不温,舌胖偏淡,苔薄白,脉弦。投以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温阳散寒,鼓动大气转动,辛散发表,则瘀热可去,皮损很快消失。此例若以惯性思维,给予苦寒之剂,必致阳衰发生,变证陡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