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别名】耳环石斛、风斗、枫斗、黑节。
【性味归经】微寒,甘;归胃、肾经。
【功能主治】养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鲜石斛清热生津力强,热津伤者宜之;干石斛用于胃虚夹热伤阴者为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加倍;或入丸、散;或熬膏。
【药材性状】
铁皮石斛:呈圆柱形的段,长短不等。表面黄绿色或略带金黄色,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节上有时可见残留的灰白色叶鞘;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绿色,略角质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铁皮枫斗: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为2~6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厘米,直径0.2~0.4厘米。
【临床配伍】
治病后虚热口渴:鲜铁皮石斛、麦冬、五味子各9克。水煎代茶饮。(《浙江药用植物志》)
治肺热干咳:鲜铁皮石斛、枇杷叶、瓜蒌皮各9克,生甘草、桔梗各3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古籍记载】
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铁皮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弱,强阴,久服厚肠胃”。
五代十国时期《日华子本草》:“治虚损劳弱,壮筋骨,暖水脏,益智,平胃气,逐虚邪”。
隋末唐初甄权《药性论》:“益气除热,主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补肾积精”。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石斛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轻身延年,益气除热,治男子腰膝软弱,健阳,逐皮肤风痹,骨中久冷,补肾益力,壮筋骨,暖水休,益智清气,治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
【药膳食疗】
直接吃:鲜石斛洗干净然后削皮,之后直接放到嘴里面嚼着吃,当嚼的只剩下最后的渣滓的时候,就可以咽下去,吃起来清新爽口,味道比较的独特。
泡茶:将鲜条切成片,之后加上些开水冲泡,就能饮用多次,最后将剩下的铁皮石斛嚼碎咽下去。也可以将石斛切成片烹煮一会,然后再饮用。
榨汁:先将铁皮石斛洗干净,剥皮处理好,剪成2-3厘米左右的小段,加入适量的水,然后放在榨汁机中榨汁,为了增加口感,可以加入一点蜂蜜或冰糖,这样口感会更好一些。
做菜:铁皮石斛还可以做菜吃,跟其他的食材一起搭配,也能发挥功效,味道也不错。
煲汤:在煮汤的时候,可以加入一点洗干净的石斛,味道也是不错的。如,铁皮石斛枸杞汤,石斛西洋参猪骨汤,石斛鸽子炖盅,石斛鸡汤等。
注意干的石斛一般打粉服用,不打粉则需煎煮2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