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16年,叶圣陶迎娶了未曾谋面的妻子 洞房夜,两人第一次见面

 梦回新疆 2023-02-11 发布于云南
1916年,叶圣陶迎娶了未曾谋面的妻子。洞房夜,两人第一次见面。他用颤抖的手,掀开了新娘的盖头。看到眼前的一幕,他的心忍不住砰砰跳…

新婚之夜,送走宾客后,他马上要第一次见到对方的模样,叶圣陶的心里无比忐忑。

真正看到妻子的容颜,他忍不住窃喜,不自觉的嘴角上扬。大概,这就是他心中的妻子模样吧。

虽然都是第一次见面,但两人对彼此的印象都还不错。

胡墨林比叶圣陶大一岁,因为从小失去了父母,所以跟着姑姑生活。姑姑很喜欢这个侄女,从小就教她读书,才貌双全。

到了结婚的年纪,姑姑想让胡墨林找个好人家嫁人,也算是对去世的哥嫂负责。

一天,姑姑在朋友的婚礼上遇到了叶圣陶,看他一表人才,而且还没有结婚,姑姑便决定找人去叶家说媒了。

叶圣陶的父亲,听说对方长得不错,最重要的他听说“女方是个新女性”,还不收彩礼,便决定了这个婚事。

“新女性”就意味着,和叶圣陶一样读过书。而且,不是传统的小脚女人,更不是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

因为当时流行包办婚姻,叶圣陶被迫同意。就这样,在两个人在互相都没见过面的情况下订婚了。

1916年,叶圣陶和胡墨林正式结为夫妻。婚礼当天,是他们两人第一次见面。两个人内心都很激动,当叶圣陶掀开胡墨林的盖头,看到她的脸:如花似玉,唇红齿白...

一瞬间,叶圣陶的心砰砰跳不停,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吓得一动不敢动,好像在庆幸是对方。

两个人对对方都非常满意,婚后的生活也很甜蜜。

两人志趣相投,有共同的爱好。可谓是,先结婚后恋爱的“代表”。

胡墨林怀孕后,因为叶圣陶要去北大教书,他放心不下,刚教一个月就火急火燎地回家去照顾妻子了。

叶圣陶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墨不在家,便觉异样,墨不在家,余则寂然无聊。”

两人的相处,简直就是爱情的典范。

1918年,胡墨林生下大儿子。叶圣陶捧着一大束鲜花看望母子俩,还给儿子取小名叫“小墨”。

有了孩子后,叶圣陶更加有了生活的仪式感。他还买了一款相机,就是为了记录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后来,女儿出生后,叶圣陶更是非常高兴。他还亲手给女儿做连衣裙,虽然看起来有些粗糙,但一针一线都饱含着父亲的爱。

婚后叶圣陶很少再选择离家远的工作,只要有时间,他就往家走,陪伴妻子和孩子。

好友朱自清羡慕他说:“叶圣陶结婚之后,就变得好像小孩子一样,他的衣着都是由他的妻子打理的,他基本上都离不开家了...”

每次买菜,叶圣陶都会陪着去,因为一家人的菜要买很多,妻子一个人提回来会很重。两人互相支撑,一路有说有笑。

战乱时,家里条件很差,又赶上冬天。胡墨林要给孩子们做棉衣,可她从没有做过,于是不分昼夜的硬着头皮做了下来。

叶圣陶只要有时间,也会帮着缝上两针。终于,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一家人渡过了这个寒冷的冬天。

【黄女子来也】

1957年,胡墨林去世后,相伴了40多年的妻子离开了自己,叶圣陶每天拿着她的照片看,好像妻子一直陪在身边。

妻子去世后,叶圣陶一直独身,没有想过再娶的事。直到1988年,94岁的叶圣陶去世之前,他嘱咐孩子们每年都要记得去看母亲。说完,他放心地闭上眼睛,和妻子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

叶圣陶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正是因为没有停止读书学习,才让他拥有一脑袋的知识。遇到胡墨林时,可以说是,除了才华,一无所有。

在当时看来,包办的婚姻,能有如此美满的结局,可以说是很少见的。

两人的完美婚姻,的确让人羡慕。可以称得上是,人世间的神仙伴侣。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便是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的最幸福的婚姻。

我想,一段婚姻过得好不好的秘诀,当然是双方的经营,但其实最关键的是男方。一个男人兼顾家庭,爱护孩子,尊重妻子,就是婚姻中最大的宝藏。

幸福的婚姻背后,都有一个好男人。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