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的电视剧《狂飙》火遍全网,大批台湾网友同步追剧,纷纷留言“太好看了”。有盛赞演技的、有紧跟剧情的,还有人说想阅读《孙子兵法》,甚至想去取景地广东江门吃肠粉……“台湾网友看了狂飙想去广东吃肠粉”还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单。 ![]() ![]() ![]() ![]() ▲电视剧《狂飙》截图 对此,广东网友表示: 记得加酱油! ![]() ▲电视剧《狂飙》截图 而文旅君想说 也许不只可以加酱油 黄皮酱、番茄酱都可以加哦! 如果你喜欢广东肠粉 那TA的“表亲”广西卷筒粉 你也一定不要错过哦~ 广西卷筒粉和广东肠粉相似,米浆淋在圆布上均匀摊开,盖上盖待米浆蒸熟用竹板挑起,晶莹剔透的粉皮趁着余温铺在铁板上码上馅料,竹板顺势卷起再抽出,便成就一碟碟白糯发亮卷筒粉。 ![]() ![]() ▲两双筷子一卷一盘,就是一根卷粉。摄影/陆宇堃(来源:地道风物公众号) 与肠粉不同的是,卷筒粉更朴实,馅料也更丰富。豆角肉末、胡萝卜肉末、酸菜肉末、头菜肉末……各种不同馅料也给卷筒粉增加了浓厚的广西风味。 ![]() ▲百色卷筒粉 图/小红书@闲财喵喵 好咸甜口的淋上广西特产的黄皮酱,好酸口的加一勺酸辣椒、酸黄瓜、酸萝卜,还有番茄酱、海鲜酱,各种蘸料随意搭配,撒上两小勺花生碎,卷筒粉皮薄而韧,入口鲜嫩爽滑,那叫一个绝! ![]() ▲南宁卷筒粉,黄皮酱超级赞。摄影/陆宇堃(来源:地道风物公众号) ![]() ▲百色卷筒粉 图/小红书@木子粒粒 ![]() ▲防城港卷粉 ![]() ▲侨港卷粉 图/广西综艺旅游频道 广西的米粉就像变形金刚,各种形状见怪不怪,除了卷筒粉,还有最常见的圆粉、扁粉。在广西,“嗦粉”是一件很随意的事,不论是早餐晚餐或者夜宵,也不管饿或者不饿,都可以到街边店上嗦一碗米粉解解馋。 在中国南方,米粉的江湖浩浩荡荡,错综复杂,一碗小小的米粉,在餐桌上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广西人的米粉极其丰富,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自然物产让米粉呈现出不同的风味,堪称米粉界的“内卷之王”。 ![]() ▲南宁卷筒粉 小红书@十元雅仔 柳州螺蛳粉近几年风光无限,它用鲜、辣、酸、爽的独特风味收割了一大批忠实粉丝,成为当之无愧的“大网红”。 一碗优秀的柳州螺蛳粉需要诸多细节来成就,米粉软弹爽滑,汤底鲜辣浓郁,酸笋嫩、木耳脆、花生香、腐竹酥、青菜鲜,让食客吃得大汗淋漓,又欲罢不能、回味无尽。 ![]() ▲柳州螺蛳粉 小红书@一只瑞秋 除了常见的螺蛳粉,炒螺蛳粉和干捞螺蛳粉也值得一试,尝过的食客都直呼“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炒螺蛳粉 小红书@玉玉米 桂林米粉同样是走出广西的代表之一,桂林市的卤菜粉吃的是一个趁热干拌,几种配菜一撒,褐色的卤汁一拌,明明看起来十分简单,吃起来却口齿留香,让人意犹未尽,秘密就在其貌不扬的卤汁上。 ![]() ▲桂林米粉 小红书@欧妮Onisensei 靠北的桂林全州县爱吃辣,红油鲜亮、米粉细软、黄豆粉糯,一碗全州红油米粉下肚只留下满足感。 ![]() ▲全州红油米粉 小红书@欧妮Onisensei 南宁人钟爱老友粉和生榨粉。老友粉的做法和口味皆不一般,先爆再炒而后加高汤开煮,鲜香爽口,酸辣适中,夏天吃开胃,冬天吃暖身。 ![]() ▲南宁老友粉 小红书@吃遍南宁 生榨粉也以微酸俘虏人们的胃,不同的是它的酸来自米自身发酵后的“酸馊味”。发酵好的米团被手工压榨器压成条状,落入滚烫的汤中,短短几分钟,“现榨现吃”的生榨粉就能出锅。 ![]() ▲生榨粉 小红书@睡睡醒醒Mo啊Mo 一碗热气腾腾的钦州猪脚粉,是唤醒钦州人的能量密码。猪脚油亮,卤汁醇香,烫好的粉浇上一勺猪脚卤汁注入灵魂,汤色微黄,猪脚软而不烂、肥而不腻,连汤带粉一碗下肚,浑身舒畅。 ![]() ▲钦州猪脚粉 小红书@是小圆脸呀 桂东的玉林是生料粉的天下。生料粉吃的是一个新鲜,猪骨汤中加入猪肉、猪杂和米粉旺火快煮,汤鲜肉嫩,米粉吸收了汤汁,软糯鲜香。 ![]() ▲玉林生料粉 小红书@木子粒粒 深受当地人喜爱的玉林牛巴粉则是越吃越香,玉林牛巴韧而不坚、鲜甜耐嚼,米粉浸染了牛巴的甘香,越吃越有味。 ![]() ▲玉林牛巴粉 小红书@小小二 在沿海城市,海鲜粉将整个大海装入一碗粉中。 防城港市的京族炒粉,用京族米粉与虾米、海螺等海鲜一锅爆炒,海鲜的鲜与米粉的香相辅相成。 北海市用一碗汤粉聚集海鲜家族,虾、贝类、螺、墨鱼、鲍鱼满满当当堆在米粉之上,看似清淡的汤底蕴藏着极致的鲜美。 ![]() ▲北海海鲜粉 小红书@徐老爷&徐老爷mama 每座城市都飘散着米粉香,吸引鼻腔,诱惑味蕾,撩拨肠胃,食客闻香而去,大快朵颐。 街边的小吃其貌不扬,却从不辜负食客的期待,酸甜苦辣咸总能完美自洽,满足人们的味蕾。 四季更替,人来人往,广西的米粉始终热气腾腾,期待每一个前来打卡的食客。你,要不要考虑来一趟? ![]() ▲广西美食 小红书@十元雅仔 综合整理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设计 | 罗琳 黄伊莹 校对 | 甘维良 凌雪丽 责编 | 雷鑫莹 总编 | 才巍 李志雄 运营 | 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