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精神分裂症,定义为一种慢性的精神障碍,包括个人的感知觉、情感与行为的异常。患者很难区分出真实和想象,患者反应迟钝、行为退缩或过激,严重者难以进行正常社交。医学上,疾病分类体系定义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障碍。该病常常发作在青年或者壮年时期,发作时,身体感觉、思维逻辑、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等方面产生障碍,但是既不昏迷,也不智障。现阶段研究显示其可能为遗传、大脑结构、妊娠问题以及后天生活的家庭、周围环境因素共同激发,但具体发病机制及病因并未完全明确,因而这种疾病难以治愈。不过,通过适当的治疗手段可以控制病情。 二、症状 精神分裂症最初的症状信号很难去识别,症状可能发展得很缓慢,而且通常出现在青年、少年时期,早期征兆诸如社交退缩、反应缓慢,或睡眠模式改变等,可能被误认为是青少年的一般问题。随后进入到明显症状期,在这期间,患者的精神症状特别严重。在症状发作期后,有些人得以缓解再不复发,有些人在经历缓解期后,会反复发作。 三、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首先与遗传有关,但遗传是相对的,不是绝对遗传,就是两系三代家族成员有患有精神分裂症疾病家族史的,他的子女中发生精神分裂症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2、性格因素,好多精神分裂患者的个性相对比较内向,较敏感多疑,胆小怕事,不善于人际交往,这类型性格特点的患者,遇到事不善于表达,可能会出现思维方面、情绪方面障碍,也是诱发疾病的一个原因; 3、家庭、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的教养不当,缺乏关爱,家庭矛盾冲突较多,还有社会原因如社会的压力大、学习压力大,这些都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病; 4、与患者脑的结构异常有关系。一些新的研究发现患者在围产期或孩子出生时脑部受到轻微的损伤,青春期出现精神分裂症的比例增高; 5、生化因素,患者刚发病可能与泌垂体、丘脑、肾上腺素轴或甲状腺素轴的异常有一定的关系。还有一些生化因素,即精神分裂者发病可能与多巴胺的分泌有关,多巴胺分泌亢进也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原因。 说到精神分裂症,我的脑海里首先想到我的叔叔,他的言语行为极其古怪,总是说有人要害他,马路边随机路过的一辆车他都会认为是别人监视他而发出的信号。 起初我们也只当是他性格本就如此,因为在我记事起,叔叔他不善与人交流,经常一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就没有重视。在他偶然的一次发病中,他竟然拿起了刀举向我们,嘴里一直重复着一句话“你们都帮着他来害我!”他口中的”他”我们都一脸疑惑,但当务之急是稳住他的情绪,避免伤害我们。 此时家里人好像才意识到他可能生病了,并且病得不轻。于是周围的长辈合力把他绑上车送去精神病医院。果不其然,最终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在此之前我从未接触过这种病,只是后来每每想起叔叔拿刀举向我的那一幕就觉得毛骨悚然,后果我简直不敢想象。 他在精神病院治疗三个月后出院了,我看着他精神多了,但又挥之不去他发病时的神情,总之我再也不敢靠近他。后来过的几年里,我几乎不会一个人去和他对话,也不会主动去接触他。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又开始发病了,嘴里一直在喃喃自语,激动地说有人害他,让人家准备几百万给他,说着说着一句话竟然不通顺了。我认真偷听着他意识不清醒说的胡话,可安静了一会儿,又听到他语重心长地说,算了,不要想这么多了,想开一点! 叔叔他应该是反应过来了吧。知道叔叔患病的这些年,我一直都在想尽办法躲避他,我害怕他会再做出“恐怖”的事情,也有用异样的眼光去审视他,唯独没有去了解过这个病,更不会理解叔叔他如同置身在沼泽中,随时与病魔在抗衡。 在这次观察叔叔的发病过程中,我恍惚间觉得我应该去了解一下这种病。叔叔他肯定也很无奈吧,面对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有可能爆发的胡言乱语和冲动行为,自己却无能为力,甚至还要接受众人异样的眼光。 他也一直没有想过去澄清,或许是觉得自己都没法控制住,又怎么改变别人的看法呢? 总而言之,我的叔叔他现在大半辈子就这样一个人过来了,我时常自私地觉得要是他有个妻儿能好好照顾他,或许他的病情会大有好转,但又暗自庆幸还好他孤身一人,否则他该怎么撑起一个家庭。 |
|
来自: 新用户2607590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