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光凭栏:远程研修的收获

 新用户6326I9Ei 2023-02-11 发布于山东

寒假期间,我参加了语文学科的远程研修,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这些课程和讲座如一场及时雨,让我享受了一场精神食粮的饕餮盛宴。

这次研修,让我对2022版新课标有了更加清晰而深刻的认识,贺卫东、袁志勇、吴欣歆等几位专家的讲座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让我深刻领会了新课标制订的背景与内涵。对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我尤其有了清晰的认识。

以前只知道,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审美表现,现在知道了文化自信包括感受与热爱,继承与创新,关注与参与,了解与借鉴。语言运用包括语感与经验,意识与能力,内涵与情感,思维能力包括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和求知态度,审美创造包括审美经验,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

来自西安的卢老师的讲座:《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让我找到了校本研究的新方向。

她的讲座分为三个部分:从“聚焦课堂”的细节谈起,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活动。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提出,研究性教师需要具备五个特征:对从事的职业有执着的热爱,不断追求工作的完美,有理性的思考,善于不断将思考付诸实践,对专业知识的准确把握。

我深有同感,一个教师成为一名经验型教师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就必须不断突破自我,不能浅尝辄止,要善于进行专业的教学研究,要不断进行突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寻找突破口。

如果不进行专业的思考与转型,就无法破茧成蝶,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张华教授说,所谓核心素养,是人们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确定情境的高级能力和道德意识。

它有三个最显著特点,第一,它是一种高层次能力,以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复杂交往能力为核心,而不是记忆能力、知识、技能、熟练等低层次能力。第二,它具有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负责任的创新、创造与批判,不是所有高层次能力都是核心素养。第三,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应信息文明的召唤区别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的人的发展,尽管三种文明之间不是割裂和对立的。

研修课程很好,若是认真去听,收获很大。春天来了,愿我们以寒假研修为起点,以对新课标和语文核心素养的重新认识为基础,以探索新知和共同成长为目标,与孩子们一起在春天奔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