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作者说】琴与茶(有声版)

 食品与生活 2023-02-11 发布于上海

古琴,国乐之父,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古籍记载伏羲、神农都曾作琴,也有黄帝、唐尧等造琴的传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讨伐又增一弦,共七弦。

《诗经》有云:“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白虎通义》曰:“琴者,情也;琴者,禁也。”春秋战国时,琴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的凌霜傲骨、超逸情致,在修身养性的各种技艺中列为首位。无论在杏坛讲学抑或受困于陈蔡,孔子的操琴弦歌之声不绝。

插画_ 曹语庭

师旷、列子也都是著名的琴人。魏晋时期,士族阶层琴风盛行,以“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的作曲与弹奏为代表。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他的《广陵散》为千古绝唱。当年老子所崇尚的“大音希声”思想,被后世阮籍、嵇康、白居易、周敦颐、陶渊明、苏轼等人所吸收、继承, 令“希声”之境成为众多文人追求的目标。可以说,古琴早已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

2006年,古琴艺术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伯牙擅古琴,好友钟子期是他的唯一知音。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太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于是有了《高山流水》。此曲到了唐代,分成《高山》《流水》两支。

昔年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并向太空发射,以向宇宙传达人类智慧与文明。著名古琴演奏家成公亮的《流水》是我之前印象最深刻的,其次就是王兆钢的现场版。

初冬,巨鹿路庭院深深的老洋房是时隔12年我和王兆钢再次相见的地方。王兆钢是古琴艺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龚一的徒孙,7年前,从官场退隐的他开始逐步浸润在古琴演奏和斫琴技艺中,抚摸到了古琴深厚、沉默而玄奥的脉搏。他的书桌上始终不离三样东西:琴谱、古典著作、读书笔记。     

沉香袅袅,香茗幽幽,屏气凝神,但见他右手弹古调,左手合正音,泛音击清磬,实音捣寒砧,声声入淡远,余音绕梁,心神俱安,让人不仅养了气,更领略了太古心。

王兆钢演奏了《大悲咒》《女人花》《笑傲江湖》《梅花三弄》和《流水》,涉及宗教、流行和经典古曲。《大悲咒》里,他甚至还加上了自己创作的翻开与合上经书的两个小桥段。他说:“从唐代开始,古琴有了自己专用的记谱法,记录弦位和徽位、左右手的弹奏方法。它由汉字的部首、数字和一些减笔字拼合而成,称作'减字谱’。减字谱尽管神秘,但它记录古琴曲的仔细程度和科学性无法被现代五线谱取代,且不直接记录音高,宽容了演奏者对原谱作适度灵活处理,以体现个体对琴曲的理解和表达。”

插画_ 曹语庭

一琴难求,价值连城,其价值是匠心,也是纯粹。“斫琴”是对古琴制作工艺技术的简称,是一门将文化、艺术、声学、美学、木工、漆工等融汇贯通的综合技艺,也需要斫琴师有相当程度的古琴演奏水平和鉴赏力。

古人对琴材及音韵总结有“四善”(苍、松、脆、滑)和“九德”(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之说。宋人朱长文曾说:“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良质与善斫,道出古琴的形、质之美。琴材之美、大漆工艺及断弦之美、丝弦的音色之美,构成古琴艺术重要的审美情趣与内涵。合乎古法要求的琴材匮乏而昂贵,重良材,亦重古材。若得古良材,胜于精金美玉。

古琴制作有100多道工序,一位斫琴师一生出琴的数量极其有限,好琴更是难得。唐代四川雷氏家庭所斫古琴,在当时就高达黄金三百两。唐琴“大圣遗音”曾先后两度在嘉德拍卖会上现身,最终以1.15亿元人民币高价成交。

王兆钢最初买过两把琴。5年前他的古琴工作室成立,追随老师学习斫琴,攀登古琴艺术的另一座高峰。他四处寻觅采购琴材,足迹遍及安徽黄山、江西婺源和泰和等,找寻至少百年历史的木料,且必须是做过老宅栋梁的房料,因其木性稳定,音质通透,传声性能好,有利于均匀地传播高频声音而音调不变,直抵人心。在江西泰和县,王兆钢买到了平生第一把桐木古琴的材料。

每块琴材都是独特的,王兆钢买了足足可做几十张琴的老木料,并将这些直径三四十厘米的老木料运回上海,找专人开片,自己再顺纹理、辨阴阳、选择琴式、刨制外型、挖琴腹、合琴、裹麻布、上灰胎、髹漆、配件安装及校音调试……许多工序需经不断试验,并无定法,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唯靠自己对木材音色的把握和判断。斫琴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是个系统工程,考验斫琴师木工、雕刻、漆器制作技艺,也考验其音乐素养、艺术修为与审美能力。

斫琴耗时最长的是上灰胎,要反复涂抹20遍左右。灰胎是漆下的腻子,用鹿角炭化后碎磨、捣制而成,既利于共振传声又能保护琴器。生漆珍贵,也极易引发过敏。在髹漆时,王兆钢的皮肤严重过敏,钻心刺痒,整整半个月难以入睡。髹漆完成并晾干后,还要反复几十遍进行擦漆试验,直到做出满意的斑驳沧桑、云蒸霞蔚之美。试音百遍,方能合琴。

在试音环节,王兆钢一次次去斧正微调。一年半后,他制作的第一把古琴完成了。他背着这把琴参加古琴界年会,业界大师评价其音质、器形、髹漆都十分卓越,这不仅是时间的酿制,更有灵性的加持与神来的天成。

王兆钢几乎走遍整个中国,也将他心爱的古琴带去了山河湖海。在海拔4800多米的冈仁波齐峰下,他抚琴一曲,内心澎湃虔诚。自有文字记载古琴的3000多年来,王兆钢是第一个把古琴带到这一海拔高度的人。

从初级阶段的技术层面演绎,到如今情感与灵魂层面逐级领悟与升华,古琴的美学格调让他学会从容与沉淀。风雅、淡然、正静、通悟,古琴于他,浅予深深,长乐未央。

插画_ 曹语庭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古琴与茶自古就是精神伴侣,如同钢琴与咖啡,精通琴艺的宋徽宗就著有《大观茶论》。这些年,我常与包括王兆钢在内的友人们听古琴、品香茗,聚叙形式与之前有了不小的转变。

无主题的宴饮少了,琴茶相伴,在单位时间内能传递更多有效信息与情感,多了静水深流式的链接沟通。古琴是神秘的东方乐器,香茗是高洁的东方饮品,两者同样地摄心凝神,畅通经络,颐养性情,陶冶情志,且自古就与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联系在一起,有一定教化作用。

药,即“藥”,乐无疑也是一味药,宫调式和徵调式健脾养心,羽调式和角调式补肾疏肝,商调式清肺并具有极强的情感抚慰作用。有琴瑟相伴,清茶也有了壶中日月、杯里乾坤的意味。琴与茶两者精神独立,却能彼此提升。琴茶为伴,让人暂时有了一处安宁离俗的栖心之所和灵魂寄放之处,宛如某句昆曲的唱词中所写:偶然间,心似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