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钓鱼城的历史由来(总第32期)

 昵称xklrtVz5 2023-02-12 发布于重庆


图片

图片

    钓鱼城的历史由来

图片


风烟八百年,如歌钓鱼城。从1243到1279年,在山环水绕、平地凸起的钓鱼山上,合州军民以2.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坚守36年,击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蒙古帝国的进攻,创造了“钓鱼城保卫战”这一战争史上的奇迹,一举改变了世界战场格局,其贡献为古今中外世所罕见。

钓鱼城之所在,原来是座山,一座并不知名的山,为什么要把一座山筑成一座城?其背景还得从宋朝的中央集权治国策略、巴蜀合治后的四川经济社会和宋蒙战争说起,具体来说就是要回答三个历史之问。

图片

▲钓鱼城


第一,为什么繁荣富庶的两宋王朝总是处在被动挨打的状态,以至于后来不得不偏安一隅?

公元961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建立宋朝,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两宋时期。


宋朝统治者为吸取中唐以来的“藩镇”割据和五代战乱的教训,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采取的治国策略就是崇文抑武、守内虚外。

图片

▲宋太祖赵匡胤

所谓崇文抑武,就是在政治地位、俸爵利禄以及文化宣传上,抬举文官,贬低武将,将文人摆到了国家统治的金字塔顶端。所谓守内虚外,就是将防范可能出现危及政权的内部敌人、武将叛变等作为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以致于为了达到内部的绝对安全,宁愿放松对外部敌人、外部侵略威胁的防范。

为此,宋朝统治者从一开始就通过“杯酒释兵权”等举措,将功臣宿将罢为闲职,将藩镇的军权予以剥夺,将一批资历较浅的将领提拔担任军队要职,借以消除军阀拥兵自重的局面;另一方面,又通过在朝中重用文臣、任用文官掌管地方、重视科举制度等,借以提高文臣地位和权力,以对武将群体构成制衡机制。

图片

宋朝科举取士图

崇文抑武、守内虚外的治国之策是一把“双刃剑”,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各占一半。

从积极影响看,宋朝很少出现武将叛变的情况,王朝稳固,没有内乱,南方人民生活稳定,并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使得宋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当时位居世界第一,并培养出了一大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学家官员,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王安石等。宋朝国无内乱,国祚绵延,是汉朝以后存续时间最长的王朝,统治时间长达320年。

图片

北宋时期各并立政权示意图

从消极影响看,为了分割相权、兵权,本来一个官职的权力分散给了三个官职来掌握,从而造成宋代冗官冗员冗兵现象严重,国家治理效率低下,国力长期不振,特别是在军事上,由于崇文抑武,军队缺乏战斗力,再加之全国精兵几乎都集中在首都,以致边境空虚,整个王朝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不得不以纳贡的方式换取土地的被掠。

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9个大一统王朝中,宋朝国土面积是最小的,到了南宋,更是以淮河——大散关为分界线,偏安一隅。

第二,为什么蒙古军攻宋要着力开辟四川战场,这到底是下的一盘什么棋?


图片

▲合州(今合川)在川峡四路中的区位

宋朝建立后,对地方实行三级行政区划管理:一级行政区为路,二级行政区为府、州,三级行政区为县。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宋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巴蜀之地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合称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置制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四川由此得名。这是巴蜀地区由过去的分治变为合治的开始,从此巴蜀融为一体,同为四川。

四川地处我国内陆西南地区。两宋时,因盆地之佑、山水之隔,这里极少受到战乱纷扰,呈现出了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百姓富裕、经济繁荣的景象。直到宋蒙战争的爆发,四川的平静才被彻底打破,一跃而成为南宋抗击蒙(元)之师的主战场。

图片

▲四川:宋王朝西南地区的经济腹心

南宋时,四川人口占了全国的20%以上,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地区;四川粮食产量,仅仅低于农业最发达的两浙地区,成为全国第二大粮食生产基地;四川的麻纺业和制糖业均居全国第一;四川的酒税占全国的一半;四川的茶叶产量,超过其他地区茶叶总产量的50%。此外,四川是全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全国造纸业中心之一。

四川的商业尤其发达,很早便有商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流通,被称着“交子”,为中国最早的纸币。

两宋时期的合州,属四川繁富之地,为四川纺织、造船、矿冶中心和联系外界的交通枢纽,以及粮食、井盐、瓷器等重要产地。坐拥三江的合州城则以城围16里2分的规模仅次于成都城,位居西南第二,同时也是巴蜀地区最发达的商业城市之一。

图片

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正因为四川在宋朝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所以在两宋之交和南宋时期,四川以一隅之地负担起了整个川陕战场的全部军事费用,独撑西线抗金、抗蒙一百余年之久。也正因其富庶,在蒙古看来可以通过实施“优先攻蜀”、“重点攻蜀”的战略行动,达成“图蜀灭宋”的战略计划,从而以较小的代价,快速实现灭宋的目的,因此四川也就成了蒙古灭宋的首攻之地。

事实上,在这之前蒙古军已攻灭了四川西面的吐蕃诸部和大理国,将其纳入了大蒙古国版图,这也为优先攻蜀创造了条件。

第三,为什么南宋抗蒙要选址钓鱼山筑城,其军事战略价值何在?

13世纪初,在中国大地上并存着南宋、金朝、蒙古、西辽、西夏、吐蕃、大理等若干个汉族和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形成了多国并立的政治格局。

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今黑龙江阿城称帝建国,国号金。经过10年的努力,金灭辽,并于次年攻入汴梁,随后掳走宋徽宗、宋钦宗,致北宋灭亡。

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今河南商丘称帝,后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公元1141年,南宋与金朝签订“绍兴和议”,双方以西至大散关、东至淮水为界,南宋向金称臣,形成南宋和金朝南北对峙局面。

图片

南宋时期各并立政权示意图

公元1206年,经过十多年征战统一蒙古诸部的蒙古族首领铁木真在今蒙古鄂嫩河源头被尊为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在建国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活动。公元1209年,他三征西夏,使其成为大蒙古国的附属国。1218年,他攻灭西辽。紧接着,他又大举西征,“灭国四十”,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

公元1235年春,窝阔台汗在灭金之后正式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宋蒙战争爆发。窝阔台汗迅速集结蒙古、金国、西夏以及降附蒙古的汉军,分兵东、中、西三路,向南宋发起了大举进攻。由于蒙古三路大军的兵锋所指,分别是长江下游的淮南,中游的襄阳一线和上游的巴蜀,南宋对蒙古的正面作战也就分为了两淮、荆湖、四川三大战区或者说是三大战场。四川是最早弥漫这场战争硝烟的主要战场。

这年,蒙古皇子阔端遣军相继攻破蜀边阶州、成州、凤州和沔州等南宋据点,次年攻入成都。很快,全川五十四州都被攻破,惟有夔州一路及泸州、果州、合州“数州仅存”。此后蒙古军对四川不断地采取破坏性的抄掠进攻,致使长江上游防线一片残破,整个四川战场岌岌可危。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的防御体系建设,被急迫地推到了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的面前。


图片

▲余玠像(资料图片)



余玠(1199—1253),字义夫,号樵隐,今浙江开化人。幼时家境贫困,曾在白鹿洞书院读书,后从军入淮东制置使赵葵麾下。1236年,蒙古军兵伐蕲州等地,余玠应蕲州守臣征召,协助组织军民守城,配合南宋援兵击退蒙古军。1237年,余玠在赵葵领导下率部应援安丰军(今安徽寿县)守将杜杲,击溃蒙古军,使淮右地区得以保全。1238年,他率精兵应援滁州,大败蒙古大帅察罕。1239年,余玠率军远袭开封、河阴(今河南郑州西北)一带蒙古军,全师而还。1241年,余玠率舟师进击攻打安丰军的察罕蒙古军,激战四十余日,大获全胜,凭军功拜大理少卿,升淮东制置副使。因与蒙古军多次交战而有胜绩,为南宋名将。

公元1241年11月,蒙古窝阔台汗病死,内部为汗位发生了纷争,南宋得以暂时休整和调整防御部署。宋理宗命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全面负责四川防务。

图片

▲钓鱼城被称着当时四川防御的“全蜀关键”

次年,播州(今贵州遵义)贤士冉琎冉璞兄弟,欣闻余玠是位贤能的将帅,便至重庆拜谒,献守西南之计,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也就是说,守住了钓鱼山,就守住了四川战区的关键,守住了整个长江上游防线的关键,进而守住了南宋的西部腹地。

公元1243年,余玠采纳冉琎、冉璞兄弟建议,筑城于钓鱼山,并将合州及石照县治所移至城内,屯兵积粮,以作渝夔藩篱、全蜀屏障,全力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这便是钓鱼城筑城的历史背景和由来。

话题:任何叙事都离不开它的背景,背景越宏大,折射的点越深远。钓鱼城作为一座震撼古今的城塞,伫立于三江之上,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相信你也会有这样的看法。

图片

          ▲2018年钓鱼城国际学术会议与会专家实地考察钓鱼城遗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